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探析(附件)
摘 要《影》是张艺谋导演在2018年推出的一部电影新作。在这部武侠动作影片中,导演采用了一个架空的历史新朝代来进行故事的阐述。其中,影片中水墨画式的画风、对太极文化的阐述以及深刻的人性解读等给观众带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影片在叙述策略上,采取了寓言化叙事的手法,使得整部影片不论是在主题、情节、人物上,还是在色彩、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了双层意蕴。暗示、隐喻、留白寓言化叙事手法的运用,使整部作品在具有艺术美的同时,又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本篇论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影片《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中国传统元素的融汇等方面展开论述。此外,也将进一步探讨影片的不足之处,揭示它对当今电影的启示意义。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二、寓言化叙事手法的界定 3
三、《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 4
(一)扑朔迷离的故事 4
(二)大繁至简的时空 5
(三)似真非真的人物塑造 6
(四)阴阳太极的道学阐释 7
(五)水墨光影里的影像视听 8
四、《影》寓言化叙事手法的不足 11
(一)多线叙事下的内容杂乱 11
(二)过度留白下的剧情空泛 11
五、张艺谋的《影》对当代电影的启示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名导演,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起,拉开了32年波澜壮阔的电影创作史。如今,电影市场新辈朋出,制作精良、有口皆碑的电影更是井喷式涌现,但张艺谋仍然活跃在影坛上,为致力于拍摄有深度、有思想的国产电影,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不遗余力。《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影》的灵感来源自朱苏进的小说《荆州杀》,这部小说是以《三国演义》中的“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为创作背景,主要围绕“荆州”这一战略要地,东吴的周瑜和吕蒙与汉中蜀地的关云长、关平父子展开智斗与暗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故事进行讲述。不同于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场景设置、时空设置等,张艺谋在他的影片中,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水墨画式的中国风、架空的历史背景、道教的阴阳哲学等等,使得影片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视角,不仅打上了张艺谋过往影片的经典印记,也带有游走在时代前锋的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人文意蕴。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作为一部2018年上映的新作,目前对于该片的研究较少,已有文献主要是从影片的影像风格、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等角度进行探讨。本篇论文希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影片《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中国传统元素的融汇等方面展开论述。此外,也将进一步探讨影片的不足之处,揭示它对当今电影的启示意义。
理论上,本文提出了对于《影》这部电影在"寓言化叙事"上研究的新观点,填补对于该影片在寓言化叙事上的研究空白,深化寓言化叙事在整个电影创作中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扩展对于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的理论研究。
实践上,通过对《影》的分析研究,深化大众对于第五代导演寓言化叙事在电影中应用的理解,能进一步分析张艺谋在当代的电影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变化,并在当代电影工业的转型期,关注与探讨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现状,为现代电影创作提供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
内容分析法:大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统计分析适用于本论文的论据。
个案研究法:多次反复观看影片《影》以及与影片相关的资料,例如:《张艺谋和他的“影”》、《十三邀》等,深入探析电影。
二、寓言化叙事手法的界定
《说文解字》中写道:“寓, 寄也。”“寄, 托也。”寓言就是作者将某种思想集中放到一个故事空间里,然后在这个故事中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进行详细的讲述,从而来寄托某些意味深长的道理或含义。寓言化叙事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作品的其中一个显著特色。相比较于文学作品中运用文字去进行寓言式的创作,电影中的寓言化叙事,则更多地是利用影像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电影思维和电影的表达方式将这种寓言视觉化。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早期的电影中,多采用了寓言化叙事的叙事手法。在他2018年的新作《影》中,通过一个“影子”的故事,也同样将这种寓言式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
(一)扑朔迷离的故事
影片可以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影子”的成长史。一个年仅8岁的男童,与母亲在境州街头走散,后被权贵寻觅选中并带回府秘密训练,即要被培养成沛国大都督子虞的暗影。在混幽至极、静默无声的暗室里,他被教导如何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子。极少人知道他的存在,就连他的名字——境州,也是子虞为了实现收复境州城池的愿望而起。如果子虞一辈子不出现大的意外,那么境州到死都是影子的存在,无价值,无意义,终生关在小小斗室不见天日。但是,因为子虞之前受杨苍的大刀所伤,身体难以支撑,所以影子——境州被启用。境州很聪明,将“沛国大都督”这一角色扮演得游刃有余。不仅骗过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甚至也恍惚了一直与他扮演假夫妻的小艾。后来,破境州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大雨连续下了七天,积水漫过了堤口,小艾悟出的沛伞打法让境州成功在杨苍的大刀下过三合,田战也带领死士偷袭境州,再加上子虞的运筹帷幄,境州破。故事到这,基本圆满。可是,境州爱上了小艾,母亲更是被杀,境州人性由此大转变,后在与子虞、沛王的的“朝堂肃杀”中,完胜。“没有真身也可以有影子”。
之所以说故事扑朔迷离,主要存在于《影》这个故事有三个背景:朱苏进的小说《荆州杀》、《三国演义》中的“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以及张艺谋的电影改编。《荆州杀》和《三国演义》的书粉可能对张艺谋的改编方式加以吐槽,但是,深入研究这三部作品作品后,就会发现,《影》只是借用了《荆州杀》中的精髓内容,即小说中取境州的故事情节,和关于“影子”的阐述。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二、寓言化叙事手法的界定 3
三、《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 4
(一)扑朔迷离的故事 4
(二)大繁至简的时空 5
(三)似真非真的人物塑造 6
(四)阴阳太极的道学阐释 7
(五)水墨光影里的影像视听 8
四、《影》寓言化叙事手法的不足 11
(一)多线叙事下的内容杂乱 11
(二)过度留白下的剧情空泛 11
五、张艺谋的《影》对当代电影的启示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名导演,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起,拉开了32年波澜壮阔的电影创作史。如今,电影市场新辈朋出,制作精良、有口皆碑的电影更是井喷式涌现,但张艺谋仍然活跃在影坛上,为致力于拍摄有深度、有思想的国产电影,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不遗余力。《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影》的灵感来源自朱苏进的小说《荆州杀》,这部小说是以《三国演义》中的“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为创作背景,主要围绕“荆州”这一战略要地,东吴的周瑜和吕蒙与汉中蜀地的关云长、关平父子展开智斗与暗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故事进行讲述。不同于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场景设置、时空设置等,张艺谋在他的影片中,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水墨画式的中国风、架空的历史背景、道教的阴阳哲学等等,使得影片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视角,不仅打上了张艺谋过往影片的经典印记,也带有游走在时代前锋的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人文意蕴。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作为一部2018年上映的新作,目前对于该片的研究较少,已有文献主要是从影片的影像风格、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等角度进行探讨。本篇论文希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影片《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中国传统元素的融汇等方面展开论述。此外,也将进一步探讨影片的不足之处,揭示它对当今电影的启示意义。
理论上,本文提出了对于《影》这部电影在"寓言化叙事"上研究的新观点,填补对于该影片在寓言化叙事上的研究空白,深化寓言化叙事在整个电影创作中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扩展对于张艺谋及其电影作品的理论研究。
实践上,通过对《影》的分析研究,深化大众对于第五代导演寓言化叙事在电影中应用的理解,能进一步分析张艺谋在当代的电影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变化,并在当代电影工业的转型期,关注与探讨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现状,为现代电影创作提供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
内容分析法:大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统计分析适用于本论文的论据。
个案研究法:多次反复观看影片《影》以及与影片相关的资料,例如:《张艺谋和他的“影”》、《十三邀》等,深入探析电影。
二、寓言化叙事手法的界定
《说文解字》中写道:“寓, 寄也。”“寄, 托也。”寓言就是作者将某种思想集中放到一个故事空间里,然后在这个故事中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进行详细的讲述,从而来寄托某些意味深长的道理或含义。寓言化叙事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作品的其中一个显著特色。相比较于文学作品中运用文字去进行寓言式的创作,电影中的寓言化叙事,则更多地是利用影像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电影思维和电影的表达方式将这种寓言视觉化。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早期的电影中,多采用了寓言化叙事的叙事手法。在他2018年的新作《影》中,通过一个“影子”的故事,也同样将这种寓言式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的寓言化叙事手法
(一)扑朔迷离的故事
影片可以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影子”的成长史。一个年仅8岁的男童,与母亲在境州街头走散,后被权贵寻觅选中并带回府秘密训练,即要被培养成沛国大都督子虞的暗影。在混幽至极、静默无声的暗室里,他被教导如何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子。极少人知道他的存在,就连他的名字——境州,也是子虞为了实现收复境州城池的愿望而起。如果子虞一辈子不出现大的意外,那么境州到死都是影子的存在,无价值,无意义,终生关在小小斗室不见天日。但是,因为子虞之前受杨苍的大刀所伤,身体难以支撑,所以影子——境州被启用。境州很聪明,将“沛国大都督”这一角色扮演得游刃有余。不仅骗过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甚至也恍惚了一直与他扮演假夫妻的小艾。后来,破境州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大雨连续下了七天,积水漫过了堤口,小艾悟出的沛伞打法让境州成功在杨苍的大刀下过三合,田战也带领死士偷袭境州,再加上子虞的运筹帷幄,境州破。故事到这,基本圆满。可是,境州爱上了小艾,母亲更是被杀,境州人性由此大转变,后在与子虞、沛王的的“朝堂肃杀”中,完胜。“没有真身也可以有影子”。
之所以说故事扑朔迷离,主要存在于《影》这个故事有三个背景:朱苏进的小说《荆州杀》、《三国演义》中的“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以及张艺谋的电影改编。《荆州杀》和《三国演义》的书粉可能对张艺谋的改编方式加以吐槽,但是,深入研究这三部作品作品后,就会发现,《影》只是借用了《荆州杀》中的精髓内容,即小说中取境州的故事情节,和关于“影子”的阐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