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现象分析及其规避之策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网络媒体凭借技术上的特殊优势以及它区别于传统媒体所独有的一些特性,所以对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给公民提供了自由言论,所以成为了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但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本文指出的“舆论绑架”问题。舆论不仅绑架了事实,无辜的人,还绑架了司法,使得现今的道德规范遭到质疑,固有思维体系被打破。本文通过对“舆论绑架”涵义的概述,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性分析网络媒体产生的背景,提出三个网络媒体“舆论绑架”事件来分析其成因、影响,继而为网络媒体避免“舆论绑架”提供可行性思路。
Key words:Network media;Public opinion kidnapping;judicial;strategy目 录
第一章 网络舆论绑架的界定 1
1.1 何谓“舆论绑架” 1
1.1.1舆论绑架的语义分析及界定 1
1.1.2 舆论绑架与道德绑架 2
1.1.3 舆论绑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2
1.2 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3
1.2.1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影响力 3
1.2.2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产生的原因 4
1.3舆论绑架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5
第二章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案例分析 7
2.1 舆论绑架思想——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 7
2.1.1事件回顾 7
2.1.2案例分析 7
2.2舆论绑架道德——湖南孕妇羊水栓塞事件 9
2.2.1事件回顾 9
2.2.2案例分析 9
2.3舆论绑架司法——药家鑫事件 11
2.3.1事件回顾 11
2.3.2案例分析 11
第三章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现象的规避 14
3.1媒体人、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 14
3.1.1完善网络媒体采编管理体制 14
3.1.2加强网站的自律机制建设 15
3.2网民素质及网络媒体舆论领袖素质的提高 15
3.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传播管制制度的完善与实施 15
3.3.1突出管理重点 16
3.3.2调整管理模式 16
3.3.3建立舆论监督组织 17
3.3.4实行网络媒体分数制 17
结 语 18
致 谢 19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创造自由的信息空间的同时,又打开了传播不良信息的大门。所以便出现了本文中所提出的“舆论绑架”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为何会出现?有哪些事件?该如何避免?这些都是现在网络媒体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媒体具有互联网的很多特点:网络媒体传播没有限制,然后大家可以随意在互联网上发表任何东西不受限制;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加上网络上的监管相对松懈;同时又使得不良信息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发现,所以导致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实施刻不容缓。
重庆“最牛钉子户”;湖南羊水栓塞事件;药家鑫事件等一些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案例的出现,正在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现象以及对这个现象的反思,更加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和颁布传播管理制度。然而我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管制还非常得薄弱。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问题如何解决时,首先必须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概念进行概述以及对“舆论绑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舆论绑架”这个现象是在2006年初才出现,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于“舆论绑架”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分散。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关于“舆论绑架”的主要文献有4篇,现将文献中的研究观点梳理如下:
陈桥生在《舆论绑架现象及其规避》中认为:“抓住一个热点和话题,或者抓住对方一句话、一个词,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肆渲染、炒作、批判,全然不顾及事实的真相、舆论的影响,有些媒体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舆论绑架’[]”。
王爱玲、郑保章在《浅谈BBS中的“舆论绑架”与媒介偏视》中指出:BBS论坛中的“舆论绑架”大多源自网络公众的心理满足,其议程设置也往往是“大众狂欢”的结果,并非媒介理性协调社会的必经途径[]。
顾理平在其《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嬗变》中指出由于网络监督门槛大幅降低、监督限制不断减弱、监督空间无限拓展、舆论监督善变中的是与非等诸多原因使得网络“绑架”思想现象层出不穷[]。
陈力丹,王辰瑶在《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儹越》中分析了“舆论绑架”的原因和规避对策:“究其原因,与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和自身角色的定位混乱有重大的干系.....对于那些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粹私人事件,除非被报道者本人同意或对被报道者没有负面影响,否则不应报道。对那些与公共利益有一定关联的私人事件,媒体应选好报道的角度,关注私人事件背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沉溺与对私人事件本身的细节渲染[]。”
本文通过资料的查阅以及网上的资料搜集整理概括出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内涵。探究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规避之策,首先要了解网络传播规律,因此需要运用传播理论进行分析;网络媒体的管制,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政府,媒体单位和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又引入治理理论进行分析。
本文一是通过查询网上的资料以及书面资料,查询相关典型案例;二是通过分析比较,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本文中所提到的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规避以及对策。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个案研究。选取重庆“最牛钉子户”作为个案来研究分析舆论“绑架”思想的过程;选取湖南羊水栓塞事件作为个案来研究分析舆论“绑架”道德的过程;选取药家鑫事件作为个案来研究分析舆论“绑架”司法的过程。
跨学科研究。“舆论绑架”现象不单单是一个新闻现象,它和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定有必然的联系,所以研究该课题的时候也需要运用以上的理论来辅助分析研究。
本文的框架首先就重庆“最牛钉子户”;湖南羊水栓塞事件;药家鑫事件这三个“舆论绑架”类型分析“舆论绑架”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归纳论述“舆论绑架”的内涵。然后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内涵及特性分析“舆论绑架”出现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对症下药,提出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规避之策。
第一章 网络舆论绑架的界定
Key words:Network media;Public opinion kidnapping;judicial;strategy目 录
第一章 网络舆论绑架的界定 1
1.1 何谓“舆论绑架” 1
1.1.1舆论绑架的语义分析及界定 1
1.1.2 舆论绑架与道德绑架 2
1.1.3 舆论绑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2
1.2 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3
1.2.1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影响力 3
1.2.2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产生的原因 4
1.3舆论绑架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5
第二章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案例分析 7
2.1 舆论绑架思想——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 7
2.1.1事件回顾 7
2.1.2案例分析 7
2.2舆论绑架道德——湖南孕妇羊水栓塞事件 9
2.2.1事件回顾 9
2.2.2案例分析 9
2.3舆论绑架司法——药家鑫事件 11
2.3.1事件回顾 11
2.3.2案例分析 11
第三章 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现象的规避 14
3.1媒体人、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 14
3.1.1完善网络媒体采编管理体制 14
3.1.2加强网站的自律机制建设 15
3.2网民素质及网络媒体舆论领袖素质的提高 15
3.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传播管制制度的完善与实施 15
3.3.1突出管理重点 16
3.3.2调整管理模式 16
3.3.3建立舆论监督组织 17
3.3.4实行网络媒体分数制 17
结 语 18
致 谢 19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创造自由的信息空间的同时,又打开了传播不良信息的大门。所以便出现了本文中所提出的“舆论绑架”问题,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为何会出现?有哪些事件?该如何避免?这些都是现在网络媒体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媒体具有互联网的很多特点:网络媒体传播没有限制,然后大家可以随意在互联网上发表任何东西不受限制;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加上网络上的监管相对松懈;同时又使得不良信息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发现,所以导致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实施刻不容缓。
重庆“最牛钉子户”;湖南羊水栓塞事件;药家鑫事件等一些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案例的出现,正在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现象以及对这个现象的反思,更加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和颁布传播管理制度。然而我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管制还非常得薄弱。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问题如何解决时,首先必须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概念进行概述以及对“舆论绑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舆论绑架”这个现象是在2006年初才出现,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于“舆论绑架”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分散。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关于“舆论绑架”的主要文献有4篇,现将文献中的研究观点梳理如下:
陈桥生在《舆论绑架现象及其规避》中认为:“抓住一个热点和话题,或者抓住对方一句话、一个词,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肆渲染、炒作、批判,全然不顾及事实的真相、舆论的影响,有些媒体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舆论绑架’[]”。
王爱玲、郑保章在《浅谈BBS中的“舆论绑架”与媒介偏视》中指出:BBS论坛中的“舆论绑架”大多源自网络公众的心理满足,其议程设置也往往是“大众狂欢”的结果,并非媒介理性协调社会的必经途径[]。
顾理平在其《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嬗变》中指出由于网络监督门槛大幅降低、监督限制不断减弱、监督空间无限拓展、舆论监督善变中的是与非等诸多原因使得网络“绑架”思想现象层出不穷[]。
陈力丹,王辰瑶在《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儹越》中分析了“舆论绑架”的原因和规避对策:“究其原因,与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和自身角色的定位混乱有重大的干系.....对于那些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粹私人事件,除非被报道者本人同意或对被报道者没有负面影响,否则不应报道。对那些与公共利益有一定关联的私人事件,媒体应选好报道的角度,关注私人事件背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沉溺与对私人事件本身的细节渲染[]。”
本文通过资料的查阅以及网上的资料搜集整理概括出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内涵。探究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规避之策,首先要了解网络传播规律,因此需要运用传播理论进行分析;网络媒体的管制,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政府,媒体单位和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又引入治理理论进行分析。
本文一是通过查询网上的资料以及书面资料,查询相关典型案例;二是通过分析比较,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本文中所提到的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规避以及对策。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个案研究。选取重庆“最牛钉子户”作为个案来研究分析舆论“绑架”思想的过程;选取湖南羊水栓塞事件作为个案来研究分析舆论“绑架”道德的过程;选取药家鑫事件作为个案来研究分析舆论“绑架”司法的过程。
跨学科研究。“舆论绑架”现象不单单是一个新闻现象,它和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定有必然的联系,所以研究该课题的时候也需要运用以上的理论来辅助分析研究。
本文的框架首先就重庆“最牛钉子户”;湖南羊水栓塞事件;药家鑫事件这三个“舆论绑架”类型分析“舆论绑架”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归纳论述“舆论绑架”的内涵。然后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内涵及特性分析“舆论绑架”出现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对症下药,提出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的规避之策。
第一章 网络舆论绑架的界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