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舆论对网民公众的负面影响

试论网络舆论对网民公众的负面影响[20200418124124]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一、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内涵 1
(一) 舆论的内涵 1
(二) 网络舆论的内涵 1
二、当代新媒体是舆论最有效的载体 2
(一) 微博是舆论传播的有效载体 2
(一) 微信是舆论传播的有效载体 2
三、网民公众的特点和网络舆论的特征 3
(一) 网民公众的特点及其传播舆论的不足之处 3
(二) 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自身的不足之处 4
四、如何减少网络舆论对网民公众的不良影响 6
(一) 制定法律,对网上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 6
(二) 监管部门要依法对网络舆论进行过滤 6
(三) 由意见领袖引导,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7
(四) 网民要提高自身素养,自觉抵制不良舆论引导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摘 要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为我们每天获得信息的众多途径之一。互联网不仅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而且也为广大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最新消息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广大网民。网民公众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网络平台上,无数观点的累积形成一种舆论倾向,这也是网络舆论的基本雏形。而有一些不恰当的网络舆论,引发了一些网络的语言暴力、侵犯公众隐私等极端行为。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制止网络暴力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是当今网络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网络舆论、网民公众
目录
ABSTRACT
In todays increasingly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ny ways we get information. Internet not only widen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ut also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free speech. Micro-blogging, micro-social tools appear, greatly promoted the exchanges between people.
Delivers the latest news via the Internet will be the first time the majority of Internet users, Internet users across the network to the public their views published in the network platform, numerous views of the cumulative tendency to form an opinion, which i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basic shape.
Public opinion and some inappropriate network, creating a network of language violence, extreme behavior such as violations of the privacy of the public people. How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gainst violence network, purifying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s a major issue facing todays Web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Internet users 一、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内涵
(一)舆论的内涵
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写道: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⑴简而言之舆论是社会上的公众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看法、观点和意见。舆论对公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舆论“在宏观上对社会有着巨大的牵引力;同时,在微观上它又对社会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强大的制约力。”舆论,是再现社会集合意识并对社会某一事态有影响力的多数人的倾向性意见。由于舆论是一种极为丰富和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要想给舆论下一个十分科学并规范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综合以上几种观点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给舆论下个简单的定义:舆论就是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⑵
(二)网络舆论的内涵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互联网这一个词十分陌生。虽然当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老百姓获得信息还是依靠报纸、收音机、电视机这些传统媒体。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⑶互联网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6.88亿。⑷互联网虽然在中国起步很晚,但是可以预测到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推动了无数新兴的电子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问世,方便了信息的实时传递,普通群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正在慢慢向新媒体靠拢,新媒体正在以无法阻挡的优势占据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而这也刺激了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丰富了普通网民的业余生活,也为众多的网民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发表意见的平台。随着天涯、猫扑等论坛的出现,不少网友每天都会在论坛中对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通过发帖或者跟帖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相互交流思想。这些网民观点的集合,可以算是网络舆论的雏形。
网络舆论在网络上的传播,离不开网络上意见领袖的推动。意见领袖一般是在网络上喜欢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向他人传播自己观点想法的网络“活跃分子”。意见领袖的获得信息渠道十分广泛,他们拥有众多的“粉丝”,在网络上受到网友追捧,他们用犀利的语言针砭时弊,往往能吸引很多网民公众的关注。那些关注意见领袖的网民会对意见领袖的犀利得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无数的网友根据意见领袖的言论表达自己支持或是反对的观点,在无形之中意见领袖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形成。
二、当代新媒体是舆论最有效的载体
(一)微博是舆论传播的有效载体
微博即微型博客。在2006年的时候全球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在美国成立, 140个字符短小精悍微博内容吸引了无数网友,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支持视频、音频和图片的上传。而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新浪微博一直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新浪微博与Twitter的功能大同小异,自从微博问世以来,精简的操作界面,独特新颖的设计,让它成为不少智能手机用户钟爱的社交软件。新浪微博采用了与新浪博客一样的推广策略,即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开设微型博客,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在用户名后会加上一个字母“V”,以示与普通用户的区别,同时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户相同。⑸这样一来,无数明星粉丝成为了新浪微博的忠实用户。新浪微博通过这一战略性的举动,一举成为与Twitter并肩的全球性社交软件。
前不久微博上爆出,电影《百鸟朝凤》的出品方,劳雷影业的总裁方励在微博上通过直播讲述了这一部电影在上映后遭到歧视,排片量一直在最后,最后63岁的方励下跪磕头痛哭,他呼吁全国各院线能支持电影,增加《百鸟朝凤》的排片量。此微博一经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转载,立马引起了不少网友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网友质疑方励哗众取宠,为了电影宣传不择手段。但是不少网友因为这个微博观看了电影《百鸟朝凤》深深的为电影里一代艺人对艺术的执着而感动。微博上对此事件支持和对立的两方互相争论不休,让这一事件一时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二)微信是舆论传播的有效载体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文字、短信、图片和视频,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短信、彩信等方式的交流。⑹自微信问世以来,深受广大智能手机用户的喜爱。2012年微信用户为5600万,到2013年为1.5亿,2014年为3亿,截止到2016年1月微信用户为4.5亿。⑺随着微信的微信红包、微商、微信支付等各种实用功能不断完善,微信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智能手机App。
虽说微信与QQ同是腾讯公司开发的聊天软件,但是微信的保密性相比于QQ保密性更强,如果在微信上双方不是好友并不能看到对方的朋友圈。因此微信的朋友圈的私密性个高、保密性更强。由于微信朋友圈相对于比较私人,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更容易让人相信。虚假信息的泛滥也成为了微信朋友圈当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刑法修正案(九)》在201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有一项是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注意。微信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社交软件,法律规定的这一条款对朋友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此次刑法中增加了一项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当下这个信息量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一条消息不胫而走的速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传播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法律将会严惩。⑻虽然如此,微信上的虚假信息还是屡禁不止,“关闭朋友圈保智商”也成为微信网友面对微信朋友圈虚假信息泛滥的无奈的嘲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9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