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研究(附件)【字数:13090】

摘 要在“眼球经济”形态下,杂志的版面编辑设计对于杂志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零散,研究时间也比较短,因此本文以1950年创立的《中国国家地理》为研究样本,通过个案简要分析版面编辑设计,主要从版面编辑思想,版面的功能结构、设计要素,文字和图片的搭配、图片编辑和封面设计这几方面切入,同时与美国《国家地理》进行对比,这一部分会重点讲述美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封面的优势,最主要的就是图片的质量和图片在杂志中的比例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家地理》的版面设计提出建议。
Key words:;"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ic ";Layout editor;"National Geograph 目 录
绪论 1
一、阐述选题目的及意义 1
二、《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研究现状分析 1
三、研究样本和方法 2
第一章 《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简述 4
1.1杂志的理念引导版面编辑思想 4
1.2版面的功能结构 5
1.3版面设计要素 6
1.4文字与图片的结合 7
1.5封面设计 8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的比较 10
2.1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 10
2.2地理中的与时俱进—拍摄题材的选择 11
2.3地理是选择“图片”还是选择“文字” 12
2.3.1封面品牌标识 12
2.3.2图片使用比例 13
2.3.3千分之一的选片率是制胜法宝 14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建议 16
3.1跟随时代的微调 16
3.2图片质量 16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绪论
一、阐述选题目的及意义
《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一本以专业地理知识为基础的优秀杂志,有着66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也遭受过重创,但也坚持了下来,在2001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2002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成为我国本土杂志“走出去”的典范。这也使《中国国家地理》更具研究价值。
一本杂志存在优点也有缺点,在这篇研究中会对改版之后的《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排思想和手段,版面功能区,版面空间应用和布局结构,版面美化和设计几个方面研究,从而了解本杂志的可取之处。我也会在研究中以一位90后的眼光审视这本杂志,提出意见(仅供参考)。
版面是杂志一个版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语言也是相对固定的,随着杂志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版面能够看出杂志编辑经验的积累,“研究版面实际上就是研究版面语言以及如何运用版面语言来进行传播。”杂志版面是读者对一本杂志最直观的印象,文字和图版因为编排的变化而使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决定是否购买这本杂志。“眼球经济”和互联网的双重考验下纸媒的版面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同时一本杂志的版面也能够体现编者的编辑思想和手段,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掌握这种方法需要多多研究参考,先模仿后创新。
二、《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研究现状分析
因杂志版面编辑主要以实践为主,所以《中国国家地理》版面编辑研究方面很少有专业书籍或者论文,并且研究时间也较短,大都是2000年之后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编辑思想为主。《追差异之美 求内容之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李栓科社长访谈录 》,《对近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策划与设计的思考》,《编辑创新,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索》, 《<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接轨的编辑思想》 等文章,其中主要以对杂志内部人员的采访为主,展示了一个杂志社在不断发展中愈加成熟的编辑思想。
以文字编辑为主。《<中国国家地理>文本风格研究》等,分析文本风格,“探寻杂志如何将地理、地质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内容转化为大众文本向一般公众传播的问题”。
以主题编辑策划为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题研究 》,《选题策划之道:<中国国家地理>的探索实践》,《编辑记者其实就像制片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策划的求新求变 》等,总结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选题的优势所在,并探讨了优秀期刊的未来发展之路。
以封面(美学)分析为主。《<中国国家地理>封面的视觉美学分析》,《期刊封面与读者忠诚度的培养——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封面编辑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国家地理》优质的原创图片。
综合分析《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中国国家地理>办刊特征研究》,《视觉文化时代的地理传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特色研究》,《<中国国家地理>何以异军突起?》等。
与《美国国家地理》相比较。《<中国国家地理>做中国的<国家地理>》,《谁的眼睛? 谁的地理?——从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国家地理>看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冲突与互动透视<中国国家地理>的风景 》等。
三、研究样本和方法
研究样本
主要以2000年后的《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研究对象
从1950年创刊的《地理知识》开始时只是简单的排列地理知识,版面的功能也只局限于文本的秩序,读者在排版中并不能看到本杂志的特色所在。在1998年之后的《地理知识》杂志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杂志的定位从科普杂志向科学传媒转变,传播地理知识也引进了“大地理”的概念,物质条件的改变在客观上为改进版面提供了可能性,在1998 年第一期的《地理知识》封面上杂志采用了精美的铜版纸印刷,售价从 4.9 元提高至 16 元,到 2000 年 10 月,刊名正式由《地理知识》变更为《中国国家地理》,办刊宗旨“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也一直延续至今。这个时候的《中国国家地理》以确定了基本的排版风格,也更有研究价值,为以后杂志的版面编辑实践提供更加实用的理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