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探析(附件)【字数:10810】
摘 要 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经济学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专注于这两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分析也不少,也有集中讨论外贸发展对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影响的学术研究,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互性影响研究却不是很多,也体现出了这方面理论体系的不足性。以江苏为例,其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地提高,对外贸易发展对其各个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可以更加深层次的探析对外贸易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及意义,从而推动江苏省外贸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以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来分析对外贸易发展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本文首先讨论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框架,且对已有的有关外贸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理论点进行了疏通;其次介绍了江苏省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状态特征,这是研究的一个基础以及出发点;再次,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参考模型样本以及结果数据,对江苏省外贸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最后,总结并对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第一章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 2
1.1 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 2
1.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3
1.3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结构关系的理论依据 4
第二章 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 6
2.1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6
2.2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8
第三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10
3.1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10
3.2模型结果分析 11
3.3总结 13
第四章 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以及主要结论 14
4.1 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14
4.2依靠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4
4.3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 言
近年来,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有关研究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江苏省来说,全省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对省内各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结构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它有利的支撑了对外发展,对外贸易也推动了产业升级,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支持,两房之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
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趋势。而对外贸易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贸易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江苏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大省,其对外贸易也相对发达,产业结构的对外依赖程度也较高,第一产业的渐渐向第二三产业演进,这也是必然的是产业结构的必经过程。
第一章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
1.1 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
1.1.1对外贸易结构的含义
对外贸易也叫做“进出口贸易”,顾名思义,即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形式分为进口与出口,则输入商品或劳务的一国便是进口商,输出商品或劳务的一国便是出口商。
而对外贸易结构是指一些有关因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包括其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基本可分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等。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也决定着他所占的优势,对外贸易结构越突出,其资源规模优势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便是指一定阶段内一国的商品贸易指数在该国对外贸易总指数中所占的比例大小,这往往可呈现出该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在国际上占的地位。一般较为发达的国家往往会以进口初级商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因为一个国家拥有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能力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就越高,优势也越大,而一般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由于其贸易结构的不足,他们往往是以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商品为主,所以其所占的优势就越低,发展程度也就相对较慢。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外贸易结构也就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从初级商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来研究讨论,初级产品大致则分为食品饮料矿物燃料动植物油等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则可分为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以及一些原料制成品。划分如下:
表1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划分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食品
化学产品
饮料
原料制成品
矿物燃料
机械设备
动植物油
其他制成品
动植物油
其他制成品
在这些产品中,根据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我们可以分成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及技术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则包括食品、动植物油制品以及纸制品鞋帽制品、矿产品等;资本密集型商品则包括化工产品、机械电气设备以及饮料烟草制品等;技术性密集商品则包括珠宝医疗机械等高端产品。
1.1.2有关对外贸易结构的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即制作相对于别的国家具有优势的东西,进口相对于别的国家不足的东西,这样便使得国际分工相对平衡,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但在完全具有优势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如果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低于一般的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便会导致它的价值也相对降低。而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国不一定要生产出口与别国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只需要产品与别的国家比具有突出的地方,那么变也可以获取利益,这样所生产的的产品价值也会有所提高,不会与国际产品价值相差较大,这样的对外贸易相对优势也可以促进其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其国际价值度。
要素禀赋理论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两位经济学家认为,生产某些商品都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各个国家对其生产要素的拥有程度也不一样,资金量大的国家必然会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优势,劳动数量充足的国家必然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优势,这样会让他们的生产成本相对变低,其相对利润就会变高。则在进出口贸易中,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便是一国或地区应出口本国较充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较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的产品。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第一章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 2
1.1 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 2
1.2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3
1.3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结构关系的理论依据 4
第二章 江苏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 6
2.1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6
2.2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8
第三章 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10
3.1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10
3.2模型结果分析 11
3.3总结 13
第四章 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以及主要结论 14
4.1 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14
4.2依靠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4
4.3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15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 言
近年来,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有关研究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江苏省来说,全省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对省内各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结构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它有利的支撑了对外发展,对外贸易也推动了产业升级,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支持,两房之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
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趋势。而对外贸易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外贸易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江苏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大省,其对外贸易也相对发达,产业结构的对外依赖程度也较高,第一产业的渐渐向第二三产业演进,这也是必然的是产业结构的必经过程。
第一章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
1.1 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
1.1.1对外贸易结构的含义
对外贸易也叫做“进出口贸易”,顾名思义,即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形式分为进口与出口,则输入商品或劳务的一国便是进口商,输出商品或劳务的一国便是出口商。
而对外贸易结构是指一些有关因素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包括其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基本可分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等。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也决定着他所占的优势,对外贸易结构越突出,其资源规模优势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便是指一定阶段内一国的商品贸易指数在该国对外贸易总指数中所占的比例大小,这往往可呈现出该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在国际上占的地位。一般较为发达的国家往往会以进口初级商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因为一个国家拥有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能力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就越高,优势也越大,而一般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由于其贸易结构的不足,他们往往是以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商品为主,所以其所占的优势就越低,发展程度也就相对较慢。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外贸易结构也就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从初级商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来研究讨论,初级产品大致则分为食品饮料矿物燃料动植物油等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则可分为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以及一些原料制成品。划分如下:
表1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划分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食品
化学产品
饮料
原料制成品
矿物燃料
机械设备
动植物油
其他制成品
动植物油
其他制成品
在这些产品中,根据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我们可以分成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及技术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则包括食品、动植物油制品以及纸制品鞋帽制品、矿产品等;资本密集型商品则包括化工产品、机械电气设备以及饮料烟草制品等;技术性密集商品则包括珠宝医疗机械等高端产品。
1.1.2有关对外贸易结构的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即制作相对于别的国家具有优势的东西,进口相对于别的国家不足的东西,这样便使得国际分工相对平衡,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但在完全具有优势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如果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低于一般的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便会导致它的价值也相对降低。而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国不一定要生产出口与别国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只需要产品与别的国家比具有突出的地方,那么变也可以获取利益,这样所生产的的产品价值也会有所提高,不会与国际产品价值相差较大,这样的对外贸易相对优势也可以促进其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其国际价值度。
要素禀赋理论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两位经济学家认为,生产某些商品都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各个国家对其生产要素的拥有程度也不一样,资金量大的国家必然会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优势,劳动数量充足的国家必然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优势,这样会让他们的生产成本相对变低,其相对利润就会变高。则在进出口贸易中,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便是一国或地区应出口本国较充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较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的产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