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极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
从第三极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20200418123707]
一 前言…………………………………………………………………………1
二 以人文本的创作理念………………………………………………………2
(一)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地理记录片永恒的主题…………………………2
(二)满足观众需求是记录片创作的出发点…………………………………………2
(三)关心拍摄对象是做好纪录片的前提……………………………………………3
三 用影像讲述一个好故事……………………………………………………4
(一)在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讲故事的必要性………………………………………4
(二)怎样讲好纪录片里的故事………………………………………………………4
四 精湛的制作技艺制造可看性………………………………………………9
(一)采用国际化最新制作技艺………………………………………………………9
(二)采用多样化的拍摄手法…………………………………………………………9
(三)采用精致的后期制作……………………………………………………………9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注释……………………………………………………………………………12
致谢……………………………………………………………………………13
摘 要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类别,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规律可循。以人文本,通过影片去关心人,关心人与自然,关心观众需求;学会讲故事,用戏剧化的故事去讲述真实发生的事实,引导观众自觉的去了解影片主题;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对影片进行艺术化包装,提高影片美感成为该类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和主流思路,而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完美诠释了这种思路。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以人文本;讲故事;艺术化
目录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human geography documentary from the third pole
Abstract
As a category of documentary, there are many rules to follow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In text, through the film concern to people. Taking care of people and nature, caring about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learn to tell stories, in a dramatic story to tell what really happens and guide the audience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 the theme of the film;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true, the film is art packaging, improve film aesthetic becomes the documentary new ideas and mainstream thinking, and television documentary, "third pole"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s kind of train of thought.
Keywords:Human geography ;documentary ;Human text ;Telling stories ;Art of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者电视艺术形式,而作为其中的一个类别,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主要通过讲述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纪录片类型,该类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史上具有很长的历史,在我国也经过了很长世界的发展。
从《沙与海》到《望长城》,再到《话说长江》,我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曾经出现过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上纪录片的市场化,纪录片开始走向院线,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相对发展较弱的中国,显然不具备纪录片走向市场的经济条件,所以在我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在这一时段的发展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作为相对较新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国内外对该类记录片的专门研究都相对较少,大多是在对整个纪录片领域的研究中一并对该类纪录片进行共性研究,以及一些相对其他类别纪录片的明显不同进行研究,而对该类纪录片创作的单类研究相对较少。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也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创作环境,于是一片制作水平较高的纪录片应运而生,比如反应中国美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表现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河西走廊》等,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而涉藏纪录片《第三极》,以其精美的画面制作,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成为国产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旨就是以电视纪录片《第三极》为例,分析其在创作上的不同与传统纪录片的新手法,以及一些人文地理纪录片不得不考虑的必备手法。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
二 “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纪录片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人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处的环境的认知和分析,是对人们的生活的一种记录。制作一部纪录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制作这部影片,制作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人是纪录片的创作者,也是记录片的受众,重视人的需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参考是纪录片的职责所在。
作为一种记录片类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有关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风土等方面的特色与地理、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纪实类的影像形式。那么在进行此类纪录片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创作出来的影片能不能满足主题地区的人的需要,能不能最真实的向大众展现一方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能不能达到通过一部记录片的创作与播出来打动观众,引导观众主动去关心这一方人民的生活及其生活环境,了解当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目的,是一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
《第三极》作为中国首部全面反应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型涉藏电视纪录片,展现了不同的高原环境下孕育出的不同的生存方式。《第三极》与其他涉藏纪录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展示的不仅仅是地理层面的第三极,更是人类心灵的高度,即第三极特有的人文精神及其内涵。在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雪域高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进行的?牲畜和农作物是怎样生长的?人们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又是从哪里来?《第三极》通过四十多个不同的故事,为观众直观的展现了高原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些高原地区独特的文化,充分勾起了观众对青藏高原人民的兴趣,满足了藏区人们需要外界了解的愿望,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直观反应青藏高原地区人文地理的纪录片作品。
(一) 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地理记录片永恒的主题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高原人和独特的高原文化。在《第三极》中,我们会看到,藏区的人如何维护绿洲,保护野生的珍惜动物,如何和它们像朋友一样生活,这里的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资料,而大自然向这里的人慷慨的提供各种资源,我们可以感觉到,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们向敬畏神一样敬畏自然,或者说,在他们眼里,自然就是神。影片通过这种关系,让观众了解了“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影片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模式去号召观众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而是通过讲述的方式,不自觉的引导观众自己去了解,自己去感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我们需要怎样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我们怎样去敬畏自然环境。
这种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方式,比传统的说教型的纪录片更吸引人,也更能起到自己的呼吁作用,“板着脸说教,大量使用文献资料,在片子中过度注入价值观引导,而且动辄十几集乃至几十集——这样的纪录片风格,注定会将观众拒之门外,”①更别提起到纪录片反应社会现实的社会功能了。
(二) 满足观众需求是记录片创作的出发点
“如果制作出一部片子而观众不爱看,那么问题一定不在观众。”②“不要觉得你拍摄的东西与自己无关,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展现的东西与观众无关,让他们可看也可以不看,而是要让人不得不看。”③
首先,你要让观众能把你的影片看下去,就是说你的影片要做的好看,在《第三极》中,充满戏剧性的故事,精美的拍摄手法,航拍、延时摄影、水下摄影等特殊摄影的运用,都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和放生羊直接的友情,用温泉水煮鸡蛋送给心上人的爱情等带有娱乐性质的故事,更是满足了观众的收视习惯。要知道,不能正视纪录片的娱乐性是尴尬出现的重要原因,教育性与娱乐性兼具是记录片必须有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目的,是通过纪录片去了解新事物,新故事。要知道,“人总是关心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而人又不可能亲自去了解每一样东西,所以从屏幕上看到这些东西,是了解的途径。”④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创作纪录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通过影片让观众可以了解到他们不了解的东西,所以,创作记录片的时候,要时刻关注观众的需要,向观众传达他们最想要了解的东西。
一 前言…………………………………………………………………………1
二 以人文本的创作理念………………………………………………………2
(一)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地理记录片永恒的主题…………………………2
(二)满足观众需求是记录片创作的出发点…………………………………………2
(三)关心拍摄对象是做好纪录片的前提……………………………………………3
三 用影像讲述一个好故事……………………………………………………4
(一)在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中讲故事的必要性………………………………………4
(二)怎样讲好纪录片里的故事………………………………………………………4
四 精湛的制作技艺制造可看性………………………………………………9
(一)采用国际化最新制作技艺………………………………………………………9
(二)采用多样化的拍摄手法…………………………………………………………9
(三)采用精致的后期制作……………………………………………………………9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注释……………………………………………………………………………12
致谢……………………………………………………………………………13
摘 要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类别,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规律可循。以人文本,通过影片去关心人,关心人与自然,关心观众需求;学会讲故事,用戏剧化的故事去讲述真实发生的事实,引导观众自觉的去了解影片主题;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对影片进行艺术化包装,提高影片美感成为该类纪录片创作的新思路和主流思路,而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完美诠释了这种思路。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以人文本;讲故事;艺术化
目录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human geography documentary from the third pole
Abstract
As a category of documentary, there are many rules to follow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In text, through the film concern to people. Taking care of people and nature, caring about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learn to tell stories, in a dramatic story to tell what really happens and guide the audience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 the theme of the film;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true, the film is art packaging, improve film aesthetic becomes the documentary new ideas and mainstream thinking, and television documentary, "third pole"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s kind of train of thought.
Keywords:Human geography ;documentary ;Human text ;Telling stories ;Art of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者电视艺术形式,而作为其中的一个类别,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主要通过讲述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纪录片类型,该类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史上具有很长的历史,在我国也经过了很长世界的发展。
从《沙与海》到《望长城》,再到《话说长江》,我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曾经出现过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上纪录片的市场化,纪录片开始走向院线,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相对发展较弱的中国,显然不具备纪录片走向市场的经济条件,所以在我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在这一时段的发展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作为相对较新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国内外对该类记录片的专门研究都相对较少,大多是在对整个纪录片领域的研究中一并对该类纪录片进行共性研究,以及一些相对其他类别纪录片的明显不同进行研究,而对该类纪录片创作的单类研究相对较少。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也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创作环境,于是一片制作水平较高的纪录片应运而生,比如反应中国美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表现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河西走廊》等,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而涉藏纪录片《第三极》,以其精美的画面制作,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成为国产人文地理纪录片的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旨就是以电视纪录片《第三极》为例,分析其在创作上的不同与传统纪录片的新手法,以及一些人文地理纪录片不得不考虑的必备手法。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
二 “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纪录片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人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处的环境的认知和分析,是对人们的生活的一种记录。制作一部纪录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制作这部影片,制作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人是纪录片的创作者,也是记录片的受众,重视人的需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参考是纪录片的职责所在。
作为一种记录片类型,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有关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风土等方面的特色与地理、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纪实类的影像形式。那么在进行此类纪录片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创作出来的影片能不能满足主题地区的人的需要,能不能最真实的向大众展现一方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能不能达到通过一部记录片的创作与播出来打动观众,引导观众主动去关心这一方人民的生活及其生活环境,了解当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目的,是一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
《第三极》作为中国首部全面反应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型涉藏电视纪录片,展现了不同的高原环境下孕育出的不同的生存方式。《第三极》与其他涉藏纪录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展示的不仅仅是地理层面的第三极,更是人类心灵的高度,即第三极特有的人文精神及其内涵。在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雪域高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进行的?牲畜和农作物是怎样生长的?人们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又是从哪里来?《第三极》通过四十多个不同的故事,为观众直观的展现了高原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些高原地区独特的文化,充分勾起了观众对青藏高原人民的兴趣,满足了藏区人们需要外界了解的愿望,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直观反应青藏高原地区人文地理的纪录片作品。
(一) 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地理记录片永恒的主题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高原人和独特的高原文化。在《第三极》中,我们会看到,藏区的人如何维护绿洲,保护野生的珍惜动物,如何和它们像朋友一样生活,这里的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资料,而大自然向这里的人慷慨的提供各种资源,我们可以感觉到,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们向敬畏神一样敬畏自然,或者说,在他们眼里,自然就是神。影片通过这种关系,让观众了解了“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影片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模式去号召观众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而是通过讲述的方式,不自觉的引导观众自己去了解,自己去感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我们需要怎样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我们怎样去敬畏自然环境。
这种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方式,比传统的说教型的纪录片更吸引人,也更能起到自己的呼吁作用,“板着脸说教,大量使用文献资料,在片子中过度注入价值观引导,而且动辄十几集乃至几十集——这样的纪录片风格,注定会将观众拒之门外,”①更别提起到纪录片反应社会现实的社会功能了。
(二) 满足观众需求是记录片创作的出发点
“如果制作出一部片子而观众不爱看,那么问题一定不在观众。”②“不要觉得你拍摄的东西与自己无关,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展现的东西与观众无关,让他们可看也可以不看,而是要让人不得不看。”③
首先,你要让观众能把你的影片看下去,就是说你的影片要做的好看,在《第三极》中,充满戏剧性的故事,精美的拍摄手法,航拍、延时摄影、水下摄影等特殊摄影的运用,都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和放生羊直接的友情,用温泉水煮鸡蛋送给心上人的爱情等带有娱乐性质的故事,更是满足了观众的收视习惯。要知道,不能正视纪录片的娱乐性是尴尬出现的重要原因,教育性与娱乐性兼具是记录片必须有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目的,是通过纪录片去了解新事物,新故事。要知道,“人总是关心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而人又不可能亲自去了解每一样东西,所以从屏幕上看到这些东西,是了解的途径。”④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创作纪录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通过影片让观众可以了解到他们不了解的东西,所以,创作记录片的时候,要时刻关注观众的需要,向观众传达他们最想要了解的东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