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分析在影片中的运用以梦的创作为例(附件)【字数:764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直对文学、电影等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基于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对影片《梦》的创作问题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来探究人物的潜意识,发现人物掩藏在背后的欲望以及揭示人物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精神危机。
目 录
第一章 《梦》的创作思想1
1.1选题原因1
1.2表现内容1
1.3美学特征2第二章 《梦》的艺术风格5
2.1题材认识5
2.2叙事风格5
2.3影像风格5
第三章 《梦》的表现手法6
3.1镜头语言6
3.1.1画面构图6
3.1.2镜头焦距的选择6
3.1.3营造画面立体感6
3.1.4摄影机调度6
3.2光影运用7
3.3色彩运用7
第四章 《梦》的特征追求9
4.1视觉节奏9
4.2音乐作用9
结束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录13
第一章 创作思想
1.1选题原因
当下年轻一代的独生子女,由于物质生活已经基本满足,从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射于自我,关注自我存在的意义。独生子女作为家庭存在的中心,也背负着父母的感情期待以及负荷,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总是受到多方面的诸多制约与束缚,当下的年轻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在社会上,对于一个人如何度过一生的期望,并不是我们自身能够决定的,这种宏观的影响,很难从单一的事件或环境中剥离出来。与家庭、朋友的认同更容易产生碰撞摩擦,而自我的认同与社会、学校、家庭相矛盾时,青年人的身份焦虑便产生了。
作为个体的人面临着两种选择,妥协或是反抗。
首先是妥协,大多数人出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有时候就不得不选择妥协,而当人们长期处在压抑的状态下,身份的焦虑感就会导致精神问题。当下社会的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危机感,大多来自于此。
其次是反抗,
我的毕业设计《梦》,就是将视角放在个人与象征着家庭矛盾,来表现年轻一代人都曾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问题上,试图多重梦境来表现女孩对自我身份的焦虑以及渴望摆脱父权的束缚的意志,如果能够引起观看者的心理作用,那么这样的美学意义是我需要探索的方向。
1.2表现内容
影片表现的是女孩的梦境与潜意识,通过三重梦境来建构一个非理性的主观世界。
女主角一直活在父亲专制又无理的控制下,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受禁锢,传统的父权使得女孩长期压抑自己的欲望,而通过梦境里一系列无逻辑的画面组接,来表现女孩身份焦虑的原因以及通过什么方式释放欲望的追求。
女孩爱玩吉他,拥有一个音乐梦,即将与音乐公司签约之际,父亲发现并撕碎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签约合同,也撕碎了同女儿的感情。女儿与喝醉酒的父亲争吵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了一个冗长、复杂的噩梦。
第一重梦
一个带着眼镜的女孩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发现了右边的父亲,朝着右边走接着注意到旁边墙上有一个反方向箭头的标志,女孩回头看,在两个方向之间犹豫不定,最后还是朝着右边的方向走,父亲不急不慢的朝前走,女孩在后面追赶着,但两人始终保持一段距离。
父亲走到一个拐弯处就消失不见了。女孩一人回到家,扫视房间,发现桌上放着几个空酒瓶。听到卫生间传来的声音,走进去发现是水池的水龙头没有关,于是赶紧把水龙头拧紧,这时的水池装满了水。女孩来到卧室,看到窗户开着,就过去将窗户关紧。接着来到阳台,坐下休息,摘掉眼镜,睡了过去。
没有带眼镜的女孩(本我)回到家,扫视房间,注意到了桌上的空酒瓶。接着走到水池前,发现了积满了水的水池以及漂浮在水面上的木盒子,她将盒子拿了出来。走到客厅,坐了下来,眼神一直盯着桌上的空酒瓶,一番思想挣扎后终于打碎了酒瓶,然后把碎片放进了盒子里。
第二重梦
女孩从第一重梦中醒来,戴上眼镜后,看到空酒瓶依然完好的在桌上,舒了口气,于是将其藏在了床底下,这时发现了床底下的木盒子,女孩打开盒子,里面什么都没有。(自我的防御机制使得女孩对自己所做的伤害父亲的梦产生一种负罪感,为了消除这种焦虑,防御机制中的“抵消”机制发挥作用,女孩选择将凶器藏好来取消给对方带来的伤害从而恢复原状的行为。木盒子具有承载着女孩欲望以及一切珍贵之物的象征,女孩将酒瓶藏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藏着木盒子的地方)
第三重梦
没有带眼镜的女孩回到家里,发现桌上的酒瓶再次出现了,还看到了地上的玻璃碎片,于是转念将地上的碎片捡起,朝着阳台走去,走到正在睡觉的女孩面前,举起手里的玻璃碎片,准备刺下去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女孩从梦中唤醒。(被本我打碎的酒瓶碎片以及自我保护好的完好无损的空酒瓶同时出现,第一重梦与第二重梦相重合,暗示着女孩自我与本我的斗争、精神的混乱。)
女孩从三重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父亲的敲门声一直持续着,女孩打开桌上自己的珍藏盒,里面装着被撕碎的合同书以及一个吉他拨片。女孩这时变得格外坚定,她将吉他拨片攥在手心,打开卧室的门,向父亲传达自己要坚定梦想的意志,父亲就此妥协,让女孩离开。
1.3美学特征
1.3.1精神分析之人格结构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的意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是被意识和前意识压抑着的心理活动,它处于更隐秘、更深层、更原始的层面,具有更大的心理能量,它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与本能相关的各种欲望。潜意识的原始性、野蛮性和动物性不能被社会所容许,它只能被意识和前意识所压抑,但它并没有被消灭,而是在暗中蠢蠢欲动,企图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满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