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录片的剪辑要求惠山泥人后期制作体会(附件)【字数:7858】

摘 要一部纪录手工艺的纪录片,在后期制作上理应和别的纪录片有所不同。在后期制作上,需要在片中用画面叙述以及解说为辅,以访谈叙述为主,来构成该片的主体。在人文类访谈型的纪录片中,由于主观内容更为重要,所以在片中的访谈部分将由被采访人独自讲述,尽量淡化采访者的存在。纪录片虽然是记录真实的故事,但仍然需要创作者对素材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筛选、组织、裁剪,甚至再创作。同时,在后期需要给纪录片加上合适的配乐,来在解说词以外的部分,更好的带动纪录片的节奏,衬托出所纪录主体的风格特征。
目 录
第一章 《惠山泥人》的创作思想 1
1.1选题原因 1
1.2美学特征 1
第二章 《惠山泥人》的剪辑基础 3
2.1选题原因 3
2.2主要形式 4
第三章 《惠山泥人》的后期制作 5
3.1叙事特点 5
3.2镜头语言 5
3.3声音特色 6
结束语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9
参考影片 9
附录 10
第一章 《惠山泥人》的创作思想
1.1选题原因
在当今社会中,大街小巷里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而泥人便是其中的一种。泥人,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手工艺品,其类型中的惠山泥人尤为突出。惠山泥人和其它泥人的区别便在于它鲜明的色彩、简洁的造型,因此我们对惠山泥人进行了更深的了解后,发现它正面临着由于原材料稀缺、工业化发展而出现的传承问题。惠山泥人和其它的手工艺品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由需求产生的利益促使工业化流水线的出现,导致大批量的手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破坏了原本惠山泥人“精致”的特色。
我们希望可以对惠山泥人的传承人进行采访,来更加的了解惠山泥人的历史以及它近现代的发展,同时普及正宗手工惠山泥人的特色,来矫正人们对于泥人粗糙的理解。
惠山泥人的一大特点便是它采用的是惠山脚下,距地面一公尺以下的黑泥,而这种有特定材料的手工艺更容易收到社会发展的冲击。发展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这种黑泥的特有性导致这种原料越来越稀有。因此该选题的意义除了对这种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外,还有着对环境的保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2美学特征
惠山泥人作为一种手工艺活,它最明显的便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技艺美。
在最初的手工业时代,技术和审美并没有完全分离。在手工业时代,“每一个想当师傅的人都必须全盘掌握本行手艺。正因为如此,所以中世纪的手工业者对于本行专业和熟练技巧还有一定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达到某种有限的艺术感”。但是进入机械化的大工业时代,情况变化了。大机器盛产带来了更加精细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产品变得粗糙了,产品的各部分之间也失掉了有机和谐的关系。可见电脑最终不如人脑,人类的手工技艺体现在每样手工艺品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上,而固定的流水线则只会一昧的做出“复制”的操作。
第二点是惠山泥人的特色所带来的色彩美。和其他泥人相比,惠山泥人的色彩更加的鲜明。“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是说头部的颜色只可以涂四次,身上的颜色上三次就足够了。颜色太多的话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很容易发裂。但是如果颜色上少了的话,也会显得玉气不厚。
本片从惠山泥人入手,来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问题。民间手艺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的传承,而惠山泥人作为一门已经在民间发展了四百多年的手艺,更是需要规范性的进行发展与传承。跟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加工厂开始批量性的制作泥人,这些泥人虽然更加具有商业性,但却没有保留住惠山泥人应有的特色。
惠山泥人原是纯粹的手工艺品,不过在近代机械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节奏加快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由工业流水线出来的泥人导致惠山泥人失去了原有的艺术性,失去了惠山泥人应有的特色。在无锡,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惠山泥人大师大多已年逾古稀,中青年中还没有一名大师出现,行业的清贫与磨炼使得年轻人不愿选择这个行当。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从惠山泥人的记录拍摄,由小及大的来探讨中华文化所传承下来的精华,并发掘出其所存在的深层次的传承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多种方法。目前主要的方法为确定传承人、实物保存、图片收集、文字建档、视听资料的采集与纪录片的剪辑。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作为近些年来的新型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担负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如果说美学原则关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那么艺术建构关注的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手段。纪录片的建构通常包含:剪辑技巧、拍摄方式、解说词和音响处理、影视语言的运用、结构与节奏、艺术表现风格等。
第二章 《惠山泥人》的剪辑基础
2.1选题原因
以泥土为原料,用手捏制而成的人物、动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无锡的惠山泥人曾经辉煌过一时,被称为无锡“三大特产”之一。而无锡也被授予中国“泥人之乡”。惠山泥人是由两大元素组成的:阿福形象与手捏戏文。阿福形象属于文化元素,手捏戏文属于艺术元素。惠山泥人的兴起与无锡的历史人文背景紧紧相系的。
惠山粘土光滑细腻,坚固而不易碎,举世无双,因其独特的原料——惠山黑泥而闻名。这些黑泥仅在惠山山麓方圆数里之内,要从地下一米以下挖出,由于不断地采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惠山黑泥资源愈加稀少,传统惠山泥人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更重要的是,惠山泥人还面对着传承困难的窘境。因此,惠山泥人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本片从惠山泥人这一手艺类的民俗文化入手,来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发展问题。民间手艺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的传承,而惠山泥人作为一门已经在民间发展了四百多年的手艺,更是需要规范性的进行发展与传承。跟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加工厂开始批量性的制作泥人,这些泥人虽然更加具有商业性,但却没有保留住惠山泥人应有的特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