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三亿分贝看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创新(附件)【字数:11313】

摘 要2000年以来,方言类节目发展迅猛,其中方言类综艺节目最为出彩。作为传播媒介,不但能靠着亲民的表现形式娱乐大众,还能起到弘扬地方文化的作用。本文就从方言类节目入手,从产生原因、节目优势、节目劣势以及目前方言类节目的处境四方面介绍了方言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随着网络平台的急速发展,网播节目成了当下年轻人追捧的新模式,本文以《十三亿分贝》这一方言类网络综艺节目为例,从四方面具体谈了它对于传统方言综艺节目所做的创新。并且论述了方言类综艺节目存在的意义。文章的最后,谈了自己关于方言类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四点建议。
目 录
引 言 1
1.1选题背景及目的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3
第一章 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4
1.1方言类综艺节目兴起的根本原因 4
1.2方言类综艺节目的优势 4
1.3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劣势 4
1.4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处境 5
第二章 以《十三亿分贝》为例分析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创新 7
2.1《十三亿分贝》的概况 7
2.2《十三亿分贝》作为方言综艺节目的创新 7
第三章 方言类综艺节目存在的意义 10
3.1方言类综艺节目面临的困境 10
3.2方言类综艺节目的竞争优势 10
3.3方言类综艺节目存在的意义 11
第四章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12
4.1媒介融合 12
4.2定位受众 12
4.3明确地位 12
4.4创新形式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 言
1.1选题背景及目的
从方言类节目产生以来,就因为方言的语言形式受到各地观众喜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观众对当地文化的认可使方言类节目长期存在。但公众对此的态度也参差不齐。有人认为它脱离大众文化,某些程度上阻碍普通话的推广。但大多数人认为,在某些群体和某些场合使用方言,与普遍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这些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言节目是保护当地方言和地区文化的载体,不仅能使电视节目类型更加多样化,在宣传本土文化方面也能起到宣传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丰富受众的认知追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起了推广普通话的运动。国家颁布了《语言文字法》,它制定了一个新的语音规范标准,要求广播公司、电影、电视和其他媒体的播报员和主持人必须使用普通话,并且要拿到相应的等级资格证书。 然而,当媒体全部聚焦普通话的时候,方言类电视节目冲上荧屏,受到观众的认可,这当中包括电视栏目剧:使用湖南话的《一家老小向前冲》、使用上海话的《老娘舅》等,也有电视新闻节目: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杭州电视台的《 阿六头说新闻》等。方言作为这些电视节目的播出语言,使得他们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但当下的情况是,年轻人使用电视的频率越来越低,年轻受众更青睐于网络平台,网络综艺节目受到追捧。而之前一档叫《十三亿分贝》的网络方言音乐节目却把方言和网络综艺节目结合,迅速进入大众视线,在很短时间内成为网络热议。
而本文将以此为例进行研究,研究目的:一、分析方言类综艺节目存在的意义。二、探讨《十三亿分贝》成功的秘诀。三、讨论方言类综艺节目应该如何发展。四、总结《十三亿分贝的》对方言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的启示。
1.2文献综述
关于方言类节目创新的研究,很多专家都在各自研究方向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很多学者也都从不同角度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首先是对方言类节目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如杨彦发表在《传媒观察》(2012年6月刊)上的《论方言节目存在的必要性》中,从方言的地域性特征出发,分析方言节目的不可替代之处,对推动电视节目和影视节目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毛迪在硕士学位论文《方言在区域传媒中的应用现状与策略探讨》(2006)中详细分析了方言在区域传媒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区域传媒中的应用意义;张娟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语言生态视野下的方言电视节目价值研究》(2013)中,从对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语言传承、对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和对构建和谐人文生态环境四方面分析了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意义。
其次是对方言类节目的特征进行分析,如黄杰在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方言类电视节目传播生命力研究》(2011)中运用语言学和传播学理论,宏观地梳理了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重点从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形式、传播实质、传播效果三方面做了分析;应建勇发表于《新闻界》(2009年第三期)的《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从电视传播和文化流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方言节目的优势、发展局限,以借此找到方言节目同主流声音普通话节目百花齐放的最佳生存方式;关艳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6期)发表的《浅析方言节目持续发展之要义》中总结了受好评的方言节目除了方言以外需要具备的四大特点:内容贴近生活,主持具有魅力,形式个性多样,加入互动环节。
接着是对方言类节目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如马璇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研究》(2010)中提出了根据我国南北方地方方言的具体特点及受众自身对地方方言的认同程度等问题,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具体策略;朱可可在硕士学位论文《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研究》(2012)中对多个方言类新闻节目进行分析得出除了要深化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内涵还要注意寻找电视媒体的理性支点这一策略;范菁丹在硕士学位论文《受众心理需求视角下方言类节目研究》(2011)中从受众心理入手,分析不同受众心理需求下方言节目存在的缺失以及应对策略。
最后是以具体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廖言在《传媒观察》(2012年6月)中发表的《从“苏州电视现象”看方言节目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苏州地区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并以《施斌聊斋》为分析对象分析出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是贴近性、娱乐性、平民视角和互动性兼具;白琳的硕士学位论文《电视方言节目发展及应对策略》(2012),结合具体案例蒙古电视台的《西口风》栏目分析了当前我国电视方言节目的具体运作现状,总结出电视方言节目发展的策略,提倡需要建立更规范的媒介市场来保护方言电视节目;郜诗扬在硕士学位论文《网络视频节目的审美特征》(2014)中以多个网络节目为案例分析它们各自的成功之处以及从内容、形式和艺术性三个方面总结网络视频节目的艺术走向;钟丽在硕士学位论文《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传播研究》(2013)中从传播学角度以优酷自制电视节目《万万没想到》为例对它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总结策略的成功之道;曾菀馨在硕士学位论文《网络自制节目对传统节目的创新启示》(2015)中以《奇葩说》节目为例,总结了网络自制节目成功的优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