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记者素养(附件)【字数:10549】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阅读模式,多家纸媒纷纷停刊。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着力保住了主流报业,并在推进媒介融合中取得了卓越发展。媒介的深入融合,改变着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使其逐渐向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闻舆论平台发展。当然,新闻工作者也面临着巨大改变,采、编、发逐渐融为一体,装备不断升级,势必对记者形成一套全新的素养要求。记者在新语境下,遇到更多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他们要不断开拓创新,顺应媒介融合之势,不仅使全能记者的出现成为必然,也要求记者们主动承担起 “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责任与使命。本文在媒介融合之势的新闻生产模式创新和我国记者素养现状,都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对比,从而体现中国在顺应媒介融合的同时,还存有很多弱项。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背景阐述——现状分析——提出对策。第一章主要写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也揭示在中国的新闻生产模式创新还受到一些制约。第二章主要写媒介融合之势对记者形成的素养要求。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记者素养现状的成因及分析。第五章则是对提高记者素养的一些意见分析。通过对新语境下记者素养的研究,国内外记者素养的对比,从而对我国记者素养的提高起到鞭策作用,也让自己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目 录
第一章 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 1
1.1报道方式的多样化 1
1.1.1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1
1.1.2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与运用 1
1.2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以美国为例) 2
1.2.1 多元化的新闻编辑流程 2
1.2.2 创新型的新闻生产流程 2
1.2.3 集约化、数字化、多元化的新闻生产模式 3
1.2.4 国内新闻生产模式受到制约 3
第二章 新语境下记者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 4
2.1新语境下记者的发展方向 4
2.1.1 全能记者的出现 4
2.1.2 “草根”记者的产生 4
2.2新语境下记者面临的问题 4
2.2.1 人人都能当记者,竞争压力加大 4
2.2.2 新闻肤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缺乏专业性 4
2.2.3 缺乏全能型和专业型记者 5
第三章 媒介融合之势对记者的素养要求 6
3.1政治素养要求 6
3.1.1 新闻记者的第一素养 6
3.1.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6
3.2专业素养要求 6
3.2.1掌握各项专业技能 6
3.2.2 有深度卓越的思维方式 7
3.2.3 写作、拍摄、发布技巧并用 7
3.3法律法规素养要求 7
3.4职业道德素养要求 7
3.4.1 坚持正确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7
3.4.2 实现新闻真实性,维护媒体公信力 8
第四章 我国记者素养现状 9
4.1国外知名媒体的记者素养分析(以路透社为例) 9
4.1.1 注重全能型记者的培养 9
4.1.2 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 9
4.1.3 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9
4.2我国的记者素养现状分析 9
4.2.1 缺乏全能型和专业型的记者 9
4.2.2 职业道德仍存在问题 10
4.2.3 我国记者整体媒介素养偏低 10
4.3 我国记者仍有较高的认知度 10
第五章 提高记者素养的有效路径 11
5.1从记者本身出发 11
5.1.1树立全媒体意识,提高媒介素养 11
5.1.2 坚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行为规范 11
5.1.3 严苛律己,提高道德水平 11
5.2从新闻媒体出发 11
5.2.1 完善媒体奖惩制度,提高公信力 11
5.2.2 规范国家媒介政策,形成良好的媒体文化 12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
1.1报道方式的多样化
1.1.1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互联网+”时代带了的改变万众瞩目。博客、微信、微博、豆瓣等新媒体以迅雷之速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各大传统主流媒体也开始融入各个新媒体,引领融合发展,新华社全媒体平台上线、人民日报启动“新时代品牌强国计划”、晶报与梨视频“联姻”、楚天都市报与腾讯新闻深度合作等相关消息,都在证明着媒介融合发展之势不容小觑,而且认真对待、诚意合作,必然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今日头条、天天快报,腾讯新闻、新浪、搜狐、澎湃新闻等客户端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利用新媒介平台发布新闻,数字化整合,结合视频、音频,设立评论区、留言区,鼓励评论、转发,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也带来了很多商机。央视新闻也不断创新,《新闻联播》结束后会附上客户端二维码,主持人播送新闻也不再死板,两会期间央视首次推出融媒体实时互动两会报道,《两会有啥事,我们帮你问》,与观众的实时互动,也是新闻与媒介融合达到新的高度。
1.1.2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与运用
在众多新媒体中,就其发展速度与运用来看,微信公众平台,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一个。
微信于2017年1月推出小程序:摩拜单车、58同城、微快递、美团外卖、腾讯乘车码、百词斩、王者荣耀。从生活到工作、从游戏到学习,连接更多线下服务与线上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更深入的服务。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活跃用户大6.5亿,年轻人平均有128个微信好友,工作后会增加20%。公众号突破千万,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可以一下几个大类:新闻评论类、文化教育类、生活服务类、地方政务类、时尚娱乐类、科技数码类、两性情感类等。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订阅、分享、转发、推荐自动回复等功能,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到达和订阅,大大减少了信息的无效传播。除此之外,用户可以根据微信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让读者很清晰直观的看到运营商想让读者看到的东西,也清楚的了解运营商提供的服务。
因此,为顺应媒介融合,各大传统主流媒体也开始转型到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以《南方周末》为例。《南方周末》将菜单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上月精选,提供优质的新闻评论稿件;第二类为视频,视频菜单又细分:脱口秀、明星谈、看世界、一啄一饮,将文案与视频相结合,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也为《南方周末》赢得良好的口碑。同时也凭借其影响力,增加广告和其他收入。
此外,微信商业化也得到很好的运用。以《读者》为例。《读者》运用良好的口碑,开设了《书单》微店,推荐良好的书籍,提供了阅读与购买相结合的一条龙服务。《读者》依靠本身优质的软文,将自己的品牌优势和信誉从纯质纸,华丽的转型为微信商业化运营模式,是有效运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当然,《读者》还充分运用微博平台,迎合现代碎片化阅读方式,美图配上简短的美文,引起观众共鸣、思考、转发、评论,加大和读者的互动,使其更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完美的顺应了当今互联网时代。《读者》与新媒介的完美融合,也为现在《读者》的上市提供了很大的自信,成为现在各种阅读类微信平台的典范,是国内阅读新媒体的标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