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附件)【字数:13647】
摘 要本文以1985年之后三十年的时间段内收集所得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建模,以分析数据的变化为主体展开分析。首先确定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造成影响的具体理论模型进而研究其内在的关联性。随后运用ADF检验确定实证研究采用的模型,把面板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证明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相应的影响。最后针对为了降低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所必须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主要围绕将原材料生产、加工和销售进行有机结合,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转移风险,推进发挥人民币的世界货币职能以缓解货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过大等几个方面进行该部分的论述。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3
2.1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现状分析 3
2.2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 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16
3.1研究方法 16
3.2模型选择与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16
3.3实证分析 17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0
4.1研究结论 30
4.2政策建议 30
结束语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汇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其进行对外贸易行为时的价格参考标准,汇率的变动能够直接影响国家的对外贸易行为。由于清朝末年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经济与外界的交流趋近于零,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都没能彻底消除殆尽。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回温,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我们只有紧随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国内外经济各方面的交流,学习国外优秀经验,摒弃不良传统的影响,才能更为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入国际经济,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较为复杂,经过金融危机洗礼后的美国经济处在复苏的阶段,以其历史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作参照物导致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市场预期值非常高,这也就造成了美元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的地位越发强势,我国货币汇率受美元的影响最大,直接造成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贬值程度剧烈。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成本的控制,所以价值尺度衡量标准的变动对进出口贸易会凸显出严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对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
1.2文献综述
针对这一课题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展开研究的角度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由于涉及的领域存在偏差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总结出的观点分以下三种:
1.2.1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李岳云,宋晓英(2004)认为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范围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价值尺度衡量标准的变动会对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在于原材料的加工计入成本与进出口的需求量,人民币升值会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同时也会改善外贸环境和基本条件,创收能够保障社会福利,良性循环下扩大经营的规模[1]。1.2.2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抑制性
王姝(2007)从汇率水平和风险的角度研究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省内出口月度数据作为参考,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实际出口有负面影响,但是升值过程的浮动性伴随的风险性可以有效的刺激出口。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终的正负效应之和显示为负数,且数额随年限增长而不断扩大,这一数据直观的表明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保障的前提就是要致力于控制成本,拒绝打价格战,发挥质量优先的硬实力[2]。
1.2.3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
高琰(2016)根据1997年开始的长达8年的省内农产品外贸出口数据,结合相关经济理论进行整理,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省内对于汇率变动的敏感度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国家整体对于该指标的重视程度[3]。
廖雁冰(2014)根据1994年之后的十年期间的数据,主要研究中日贸易的相关细节来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总量会造成影响,但是在出口方面的影响不太明显,总结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和加工后的产品之前的供求关系存在明显的不同[4]。
赵翎(2011)认为从1970年开始,日元升值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没有太突兀,从长久的眼光来看,升值带来的效应甚至给劣势产业带来了资源优势。
Chambers和Just(1981)则从美元贬值的角度着手研究,分析汇率变动与美国农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显示敏感程度极高,影响较大[5]。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汇率变动与农产品贸易的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还有许多环节的研究较为薄弱。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促进性和抑制性,主要评判依据为现实需要和总体经济环境的表动,由此,可以得知汇率变动与农产品贸易有着十分复杂的联系,其研究层次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本文将在国内外学者的探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运用ADF检验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1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现状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需要注重的是要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以有益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汇率制度进行不断革新,时代变革会直接导致国家经济所面对的形势产生相应的变化。Frankel(1999)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在任何时刻都适合任何一个国家。”就这个观点来看,我国的经济变革历程恰恰是最典型的范例。1949年开始,依据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爬行钉住美元制这一制度初步成型,这一时期的汇率主要以国内外物价水平的比例为基础来确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小幅度、高频率的调整。建国初期,经由革命战争的历史影响,我国经济的起点非常之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不仅仅是建立政权的根据,同时也是后期经济建设的基础,这也是我国之所以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原因。包括生产效率低,劳动力使用率低,资源分配体系尚未成型,货币制度不够完善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在1953年初,我国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将爬行钉住美元制改为施行钉住美元制,致力于将汇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并保持,历史显示制度的变更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但并不明显。这种被迫钉住一种货币的制度是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只是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过多的选择权利,不过这也是历史检验的过程,这一实践环节所积累的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还是相当有利的。通过1973年后十年的努力,我国汇率制度本着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的市场要求取缔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制度,开始推行双重汇率体制,致使对外出口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外汇储备疯狂增长,基础资本的积累速度明显加快。为什么说资产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且这一特性尤其重要,就是因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单单只依仗内部资源的消耗而不与外界交流,这是致命的误区。举个简单的例子,开放经济交流以前国内原材料几乎是过剩的,没有相应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作为支撑,不能快速完全的消化原材料,只会导致价格的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间接的导致货币升值,对未来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起到极其严重的消极作用。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3
2.1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现状分析 3
2.2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 9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16
3.1研究方法 16
3.2模型选择与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16
3.3实证分析 17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0
4.1研究结论 30
4.2政策建议 30
结束语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汇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其进行对外贸易行为时的价格参考标准,汇率的变动能够直接影响国家的对外贸易行为。由于清朝末年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经济与外界的交流趋近于零,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都没能彻底消除殆尽。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回温,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我们只有紧随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国内外经济各方面的交流,学习国外优秀经验,摒弃不良传统的影响,才能更为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入国际经济,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较为复杂,经过金融危机洗礼后的美国经济处在复苏的阶段,以其历史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作参照物导致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市场预期值非常高,这也就造成了美元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的地位越发强势,我国货币汇率受美元的影响最大,直接造成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贬值程度剧烈。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成本的控制,所以价值尺度衡量标准的变动对进出口贸易会凸显出严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对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
1.2文献综述
针对这一课题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展开研究的角度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由于涉及的领域存在偏差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总结出的观点分以下三种:
1.2.1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李岳云,宋晓英(2004)认为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范围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价值尺度衡量标准的变动会对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在于原材料的加工计入成本与进出口的需求量,人民币升值会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出口,同时也会改善外贸环境和基本条件,创收能够保障社会福利,良性循环下扩大经营的规模[1]。1.2.2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抑制性
王姝(2007)从汇率水平和风险的角度研究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省内出口月度数据作为参考,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实际出口有负面影响,但是升值过程的浮动性伴随的风险性可以有效的刺激出口。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终的正负效应之和显示为负数,且数额随年限增长而不断扩大,这一数据直观的表明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保障的前提就是要致力于控制成本,拒绝打价格战,发挥质量优先的硬实力[2]。
1.2.3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
高琰(2016)根据1997年开始的长达8年的省内农产品外贸出口数据,结合相关经济理论进行整理,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省内对于汇率变动的敏感度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国家整体对于该指标的重视程度[3]。
廖雁冰(2014)根据1994年之后的十年期间的数据,主要研究中日贸易的相关细节来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总量会造成影响,但是在出口方面的影响不太明显,总结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和加工后的产品之前的供求关系存在明显的不同[4]。
赵翎(2011)认为从1970年开始,日元升值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没有太突兀,从长久的眼光来看,升值带来的效应甚至给劣势产业带来了资源优势。
Chambers和Just(1981)则从美元贬值的角度着手研究,分析汇率变动与美国农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显示敏感程度极高,影响较大[5]。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汇率变动与农产品贸易的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还有许多环节的研究较为薄弱。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促进性和抑制性,主要评判依据为现实需要和总体经济环境的表动,由此,可以得知汇率变动与农产品贸易有着十分复杂的联系,其研究层次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本文将在国内外学者的探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运用ADF检验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2.1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现状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需要注重的是要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以有益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汇率制度进行不断革新,时代变革会直接导致国家经济所面对的形势产生相应的变化。Frankel(1999)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在任何时刻都适合任何一个国家。”就这个观点来看,我国的经济变革历程恰恰是最典型的范例。1949年开始,依据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爬行钉住美元制这一制度初步成型,这一时期的汇率主要以国内外物价水平的比例为基础来确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小幅度、高频率的调整。建国初期,经由革命战争的历史影响,我国经济的起点非常之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不仅仅是建立政权的根据,同时也是后期经济建设的基础,这也是我国之所以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原因。包括生产效率低,劳动力使用率低,资源分配体系尚未成型,货币制度不够完善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在1953年初,我国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将爬行钉住美元制改为施行钉住美元制,致力于将汇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并保持,历史显示制度的变更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但并不明显。这种被迫钉住一种货币的制度是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只是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过多的选择权利,不过这也是历史检验的过程,这一实践环节所积累的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还是相当有利的。通过1973年后十年的努力,我国汇率制度本着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的市场要求取缔了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制度,开始推行双重汇率体制,致使对外出口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外汇储备疯狂增长,基础资本的积累速度明显加快。为什么说资产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且这一特性尤其重要,就是因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单单只依仗内部资源的消耗而不与外界交流,这是致命的误区。举个简单的例子,开放经济交流以前国内原材料几乎是过剩的,没有相应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作为支撑,不能快速完全的消化原材料,只会导致价格的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间接的导致货币升值,对未来与国际经济体系接轨起到极其严重的消极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