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青春小说触电现象分析(附件)【字数:9758】

摘 要近几年,网络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让青春片成为电影市场上争相拍摄的一个电影类型。人们对网络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带来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正面评价普遍就是给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中流砥柱,而存在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如果在一两个小时内完全用电影的形式表达清楚是有难度的,所以电影情节与原著所表达的有所差池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文从网络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现象、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青春片独有的特色,做出符合我们国情的青春电影。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网络青春小说改编热潮 2
第二章 对当下青春电影的分析 4
2.1网络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原因 4
2.2青春片的改写存在的问题 5
第三章 青春片本土化发展前景 8
3.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8
3.2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9
结束语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引 言
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从电影诞生以来就屡见不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便出现了一次影视改编浪潮,许多文学作品成为电影创作的源泉。
网络小说的改编可以追溯到2000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次年,该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上映,虽然并未引起很高的关注,却开了网络小说“触电”先河。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类网络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是在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情节修改过多,与原著差距过大的现象引起了原著读者的热议。在当下自由宽松的信息环境下,网络小说井喷式发展,改编成的电影作品票房飞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使得网络小说更多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青春题材的作品,引起了网络主力青年群体的共鸣。
第一章 网络青春小说改编热潮
在2011年,台湾著名的小清新电影——由九把刀同名小说改编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红遍了两岸三地,也刷新了台湾电影史上青春片的最高票房记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那些年》上映之前大陆是少有写近十年的青春题材的电影,而身为北电马上要完成硕士学位的赵薇正是看中了市场上的这一题材的空缺,将自己的硕士毕业作品定位在了青春电影这个类型,并且选中了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正是她的改编让这部硕士毕业作品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致青春》是赵薇的处女作,如果说《那些年》更偏向台湾的青春故事,那么这部电影让我们大陆的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青春,赵薇这部片子的基调就是“怀旧”,它想展示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生活,在影片中,文艺晚会上激情澎湃的歌曲——《红日》、学生宿舍里贴的电影海报上的明星——阮玲玉,都是那一代人记忆深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这些物件也激起了那个年代的观众的青春回忆,当这些人开始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就可以说“怀旧”这个定位在影片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使观众在电影播放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可以看出《致青春》中的情感共鸣是非常的成功。青春是每个人的黄金时代,这正是青春片拥有不竭票房号召力的根源。青春片主打的“情怀”正是抓住了每个人都留念自己黄金时代的这个心理。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我们来分析,这部电影里面除了主演赵又廷以外都是一些新人,很多人认为电影大卖大腕是关键,而《致青春》中的情感共鸣就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在《致青春》中,电影编剧在改编时选取的是小说中有矛盾冲突的情节作为故事的主干和辅助,毋庸置疑,郑微是整个电影的主线。影片讲述的是郑微——大学新生进入象牙塔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郑微是一个敢爱敢恨,勇敢坚强,霸道任性但又不失坦诚的可爱女孩,这让她一进大学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当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校花阮莞出现后,大家都将注意力转向了阮莞。由于嫉妒,郑微开始与阮莞对立。当郑微去找林静时,却得知林静被公派去美国留学了。郑微回到寝室不计前嫌的与阮莞哭诉她与林静的故事,从那之后两人就成为了好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微遇到了陈孝正,开始了她的大学爱情之旅。陈孝正和郑微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郑微的开朗和陈孝正的木讷也在使两人关系逐渐靠近。临近毕业,陈孝正却接受了出国留学的名额也没有给郑微任何承诺。这个故事就跟大多数人的大学爱情故事一样,在青春时光里遇到了一个人,两人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误会离别。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观众多少都能够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正是青春片契合观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青春不管在哪个年代,总是那么美好,那么难忘,但又是我们每个人终将失去的时光。
就在《致青春》大获成功后,更多的网络青春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例如:《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万物生长》、《七月与安生》等不胜枚举。就以《万物生长》举例:该片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秋水失恋之后考上了医科大学,认识了女主人公白露并成为了男女朋友。柳青——一个被秋水视为女神的人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后,秋水与柳青开始了一场充斥着荷尔蒙的爱情故事。这部由李玉担任导演,由冯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事实上,观众在电影院观看到的电影与原著小说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万物生长》而言,它与其他青春电影的主要不同是,它里面的画面充满了文艺范,这也正是李玉独特的导演风格给这部电影带来的影响。
其实网络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并不是一个独属于中国的现象,好莱坞近几年拍摄的《暮光之城》、《五十度灰》都是由一些热卖的网络青春小说而改编成电影的。所以,当下网络青春小说的改编现象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就像九十年的香港电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样。
第二章 对当下青春电影的分析
2.1网络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原因
青春类电影制作成本低。电影中担任男女主角的多是一些初出茅庐的新生代演员,比如《那些年》、《致青春》大都是由新生代演员担任片中的男女主角,相比较之下他们的片酬也会比大腕的少了许多。影片中大多数的场景都是在大学校园里就可以取景拍摄完成,后期的剪辑也不需要太多浮夸的特效,低投入高回报的引诱也使得这种青春类型的电影开始被很多导演、制片人所青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