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舆情反转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以罗一笑事件为例(附件)【字数:11095】
摘 要自大众媒体出现以来,一直就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大批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更好的参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博客等让公众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当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形成舆论情况。但在近几年,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件事情刚发生时,大众传媒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因为新媒体时代讨论交流的便利性,形成初步的网络舆情。但随着事实调查的深入,事件进一步被报道,人们才发现事实与一开始的报道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舆情也就发生进一步转变。这样的事件近几年发生的较多,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思考,本文是从去年发生的“罗一笑事件”出发进行舆情反转的研究的。舆情的反转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对近些年的有关舆情反转现象的研究进行了大致的考察,并以最近发生的影响较大的“罗一笑事件”为例,探索舆情反转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成因和论述新媒体时代下舆情反转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具体的论述中,本文首先对新媒体时代、舆情、舆情反转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对“罗一笑事件”的分析研究探索了新媒体时代下舆情反转的几种可能的成因。最后,本文作者对新媒体时代下舆情反转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研究,并从媒介、受众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3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4
2.1新媒体时代的定义 4
2.2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 4
2.2.1传播方式和结构的多样化 4
2.2.2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互动性 5
2.2.3信息的海量性和碎片化 5
2.3新媒体时代舆情的特点 5
第三章 “罗一笑事件”案例概述 7
3.1事件回顾 7
3.2舆情产生并反转 7
3.3事件发酵、收尾 7
第四章 舆情反转的定义和成因 9
4.1舆情反转的定义 9
4.2舆情反转的成因 9
4.2.1新媒体环境下表象与事实的差距 9
4.2.2事件内容容易引起公众情感的共鸣 9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传播媒介权威信息的缺失 10
第五章 舆情反转发展趋势和对策 11
5.1舆情反转的发展趋势 11
5.2 舆情反转的几点对策 11
5.2.1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应重视自身职责 11
5.2.2新媒体环境下公众需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11
5.2.3政府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12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手段飞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也随之飞长,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变成新闻的传播者。导致了舆论会因为传播过程过于仓促、不严谨出现多种复杂情况,舆情反转就是其中一种情况。
新近发生的罗一笑事件展现了舆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发展逐渐发酵反转的全过程。罗一笑事件发生于2016年11月底,《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是深圳的一位作家罗尔为他生白血病的五岁女儿罗一笑筹集医疗费在微信公众号上所写。文章称自己没有选择政府的救助而是选择卖文并与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共识:转发量达到一定时罗一笑就可以获得小铜人公司的50万元捐款并且文章开设赞赏功能,赞赏金归罗一笑所有。文章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并且获得了大量网友的捐款。2016年11月30日早上7点50 分时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医疗费并且赞赏已达到上限。
就在大家为罗一笑的病情担忧,纷纷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时,有网友指出实际所需医疗费并没有那么高,卖文救女的方式也涉嫌公众号公司的营销炒作,而罗尔又被扒出在深圳有数套房产。舆论就此发生大反转,之前对罗一笑的同情也变成了对罗尔等人消费大众感情的声讨...
罗一笑事件从网络媒体发出,继而被主流媒体疯狂的转载,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评价,造成舆论多次的发酵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直接获取信息成为我们的习惯,因为已经默认为新闻的审查核实工作是由新闻工作者来完成的。然而这一习惯给身在新媒体时代的我们带来许多不便,所以当类似事件发生时选择相信。但是在新闻的传播这根链条上不仅仅是由受众来对这种舆情反转的情况负责。由此让我选择从罗一笑事件出发分析舆情反转的现象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角度上的特点、成因、对策等。除了罗一笑事件,近几年的舆论反转新闻也在逐渐增多。值得去深入研究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并由此对症下药,加快大众对舆情反转的认识,能够在新媒体新闻传播环境下能自如的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也使专家学者能够在舆情的管理引导方面增加一个新思路。
1.2研究现状
关于舆情反转,至今没有学者给出明确的定义,与之相关的还有许多名词,例如“反转新闻”、“反转剧”等,但是舆情反转跟反转新闻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重点是新闻传播中的舆论情况,后者则是以新闻本身为研究重点。观察现有的研究舆情反转有关的文献,就拿从知网上检索舆情反转的结果来说,可以清楚地看出有关期刊论文从2002年开始出现,2013年底到2016年大幅度增加,表明舆情反转现象在近两年逐渐增多并且受到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出目前就舆情反转现象做出的研究文章也大多数是以具体的事例出发进行分析的。2015到2016年,事例集中在“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事件”、“外国小伙扶老太被讹事件”等热议度较高的新闻中。
这些文章从研究方向上看,整体有呈现出变化发展的趋势,前期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对舆情反转的阶段分析上即舆论是如何一步一步发生反转的。例如詹婷的《浅析网络舆论反转现象以“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和孙荧晨的《论反转网络舆情的三个重要环节以“手术室自拍事件”舆情导控为例》。
詹婷在她的文章中提出舆情反转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形成阶段,会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第二个舆论爆发阶段,即舆情开始发生偏转;第三个就是高潮阶段,此时会出现多个舆论中心;最后是舆论消散阶段。这几个阶段不仅仅适用于“女司机被打事件”,事实上多数舆情反转事件发展都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卢佳伟在其《从成都暴打女司机事件看社会舆情》中给出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百分之九十以上认为打人者不对,随着事件的发展,事实真相的披露,变成百分之一到三。这一系列数据是舆情反转事件发展过程最好的说明。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3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4
2.1新媒体时代的定义 4
2.2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 4
2.2.1传播方式和结构的多样化 4
2.2.2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互动性 5
2.2.3信息的海量性和碎片化 5
2.3新媒体时代舆情的特点 5
第三章 “罗一笑事件”案例概述 7
3.1事件回顾 7
3.2舆情产生并反转 7
3.3事件发酵、收尾 7
第四章 舆情反转的定义和成因 9
4.1舆情反转的定义 9
4.2舆情反转的成因 9
4.2.1新媒体环境下表象与事实的差距 9
4.2.2事件内容容易引起公众情感的共鸣 9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传播媒介权威信息的缺失 10
第五章 舆情反转发展趋势和对策 11
5.1舆情反转的发展趋势 11
5.2 舆情反转的几点对策 11
5.2.1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应重视自身职责 11
5.2.2新媒体环境下公众需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11
5.2.3政府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12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手段飞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也随之飞长,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变成新闻的传播者。导致了舆论会因为传播过程过于仓促、不严谨出现多种复杂情况,舆情反转就是其中一种情况。
新近发生的罗一笑事件展现了舆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发展逐渐发酵反转的全过程。罗一笑事件发生于2016年11月底,《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是深圳的一位作家罗尔为他生白血病的五岁女儿罗一笑筹集医疗费在微信公众号上所写。文章称自己没有选择政府的救助而是选择卖文并与深圳市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共识:转发量达到一定时罗一笑就可以获得小铜人公司的50万元捐款并且文章开设赞赏功能,赞赏金归罗一笑所有。文章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并且获得了大量网友的捐款。2016年11月30日早上7点50 分时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医疗费并且赞赏已达到上限。
就在大家为罗一笑的病情担忧,纷纷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时,有网友指出实际所需医疗费并没有那么高,卖文救女的方式也涉嫌公众号公司的营销炒作,而罗尔又被扒出在深圳有数套房产。舆论就此发生大反转,之前对罗一笑的同情也变成了对罗尔等人消费大众感情的声讨...
罗一笑事件从网络媒体发出,继而被主流媒体疯狂的转载,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评价,造成舆论多次的发酵转变。在传统媒体时代,直接获取信息成为我们的习惯,因为已经默认为新闻的审查核实工作是由新闻工作者来完成的。然而这一习惯给身在新媒体时代的我们带来许多不便,所以当类似事件发生时选择相信。但是在新闻的传播这根链条上不仅仅是由受众来对这种舆情反转的情况负责。由此让我选择从罗一笑事件出发分析舆情反转的现象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角度上的特点、成因、对策等。除了罗一笑事件,近几年的舆论反转新闻也在逐渐增多。值得去深入研究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并由此对症下药,加快大众对舆情反转的认识,能够在新媒体新闻传播环境下能自如的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也使专家学者能够在舆情的管理引导方面增加一个新思路。
1.2研究现状
关于舆情反转,至今没有学者给出明确的定义,与之相关的还有许多名词,例如“反转新闻”、“反转剧”等,但是舆情反转跟反转新闻是有所区别的,前者重点是新闻传播中的舆论情况,后者则是以新闻本身为研究重点。观察现有的研究舆情反转有关的文献,就拿从知网上检索舆情反转的结果来说,可以清楚地看出有关期刊论文从2002年开始出现,2013年底到2016年大幅度增加,表明舆情反转现象在近两年逐渐增多并且受到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出目前就舆情反转现象做出的研究文章也大多数是以具体的事例出发进行分析的。2015到2016年,事例集中在“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事件”、“外国小伙扶老太被讹事件”等热议度较高的新闻中。
这些文章从研究方向上看,整体有呈现出变化发展的趋势,前期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对舆情反转的阶段分析上即舆论是如何一步一步发生反转的。例如詹婷的《浅析网络舆论反转现象以“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和孙荧晨的《论反转网络舆情的三个重要环节以“手术室自拍事件”舆情导控为例》。
詹婷在她的文章中提出舆情反转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形成阶段,会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第二个舆论爆发阶段,即舆情开始发生偏转;第三个就是高潮阶段,此时会出现多个舆论中心;最后是舆论消散阶段。这几个阶段不仅仅适用于“女司机被打事件”,事实上多数舆情反转事件发展都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卢佳伟在其《从成都暴打女司机事件看社会舆情》中给出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百分之九十以上认为打人者不对,随着事件的发展,事实真相的披露,变成百分之一到三。这一系列数据是舆情反转事件发展过程最好的说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