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问题分析(附件)【字数:7831】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方面不断获得提升,养老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焦点也从以往的吃穿住行转变到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养老服务领域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养老立法的发展,社会公众养老意识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养老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制度在改善养老方面的作用不大。就当前阶段来说,我国在推行养老政策时,社会公众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同时实践中还涌现出不少问题。本文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的实践,对其中所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该制度的改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1 社区 1
1.2 老年人 1
1.3社区服务 1
第二章 N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2
2.1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2
2.2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方式 2
2.3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反馈 2
第三章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
3.1 英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4
3.2日本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4
3.3 美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4
3.4 国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
第四章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制的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6
4.1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6
4.1.1 法律法规数量不足 6
4.1.2 救济手段无力 6
4.1.3 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法规滞后 6
4.1.4 国家缺乏完善的宏观法律 7
4.2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制的完善 7
4.2.1 完善立法 7
4.2.2 改善执法 8
4.2.3 加强司法 8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社区
社区的含义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社会的缩影。”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引入“社区”这词。他认为社区具有共同价值取向,这里的人关系密切、互帮互助、病痛相扶、与人为乐、富有人情味。社会则是完全相反的概念,社会上多得是价值观念不同的人,多得是靠契约来维持关系的人,他们彼此分工不同,像是生活在各个流水线上的产品。中国社区的概念是由一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和社会研究者们提出来的,它是具有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有一些学者表示,社区的推行建立是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因而其可以被认定为一种民主制度。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社区是居民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一定区域进行的密切的社会交往的一群人。
1.2 老年人
老年人是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关注焦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人民的经济生活不断被改善,养老问题已然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好解决的麻烦。对于老年人定义的分歧所在就在心理年龄还是生理年龄的标准问题。多数国家都将65周岁划定为“老年线”。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如今,七八十岁的老人随处可见。然而有些鳏寡孤独的老人年龄并不是很大,看起来就壮心不已,甚至是心灰意冷。因此,笔者认为,老年人的定义应该结合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两方面共同定义。
1.3社区服务
在社会服务意识持续提升的今天,我国社区服务充满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区服务是社会的缩影、城市的细胞。社区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各类社区服务包括科教文卫事业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主持、社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及服务网络。
第二章 N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2.1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N市作为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高,为满足社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探索“居家+社区+机构”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形成了走在全省前列的养老服务“N市模式”。该养老服务项目坐落于森林公园小区内,毗邻近千亩的森林公园,周边医疗、交通、超市、教育等配套丰富。项目建筑内设有长者食堂、医疗室、棋牌室、康复中心、阅览室、手工书法室、太极锻炼室、起居室及功能厅等,能够为老人提供常态化、品质化、规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室外设有鹅卵石健康步道和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室外活动及健康锻炼。N市的这种养老服务既是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基站,也是小微型的专业护理养老机构。N市的老人们可选择短期托养、就餐助餐、居家照料等生活支持服务,也可选择长期入住机构养老,通过居家、社区、机构、医疗“四位一体”的功能设置,实现老人“养老不离家,家门口养老”的愿望。
2.2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方式
N市民政部于2015年7月份召开了社区养老会议,并且在会议中通过了《公众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办法》,相关内容已向社会公布。新办法的实施以《养老法》的基本内容为核心,将其他法律文件的内容作为参考,为法律内容深入人心提供了保障,也为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实施提供了依据。2015年度出台的新养老法是最高层立法机构从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入手制定的基本法律方针,再次表明了最高立法机构在养老方面的立场和态度。该新《办法》是新修订的《养老法》的重要配套实施细则,依法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对养老事务的表达权、参与权以及对国家养老事务决策、管理的监督权,并且在规范引导公众如何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新《办法》的公布,让公众能够以更加科学民主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并且通过多方渠道更加深入的进行对社区养老事务的管理,避免了公众盲从、过激的参与事务管理。
另外,N市的养老组织在民间发展地愈加迅猛,并逐步扩张其影响力。目前,公民积极参加社区养老相关的公益活动,向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在政府部门制定各项规范时提出更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2.3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反馈
据笔者了解,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等众多养老模式中,N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受到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普遍认可。这对N市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收获,可是在欣喜之余,还是有很多细节问题等待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的管理人员去解决。笔者了解到,很多老人普遍反映,年纪大了,心理上也越发有孤单感,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接触社会。根据这些需求,N市在社区服务中心办起了“老年大学”,请专业人士来组建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定期授课,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提高社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可度。
目 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1 社区 1
1.2 老年人 1
1.3社区服务 1
第二章 N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2
2.1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2
2.2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方式 2
2.3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反馈 2
第三章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
3.1 英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4
3.2日本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4
3.3 美国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 4
3.4 国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4
第四章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制的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6
4.1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6
4.1.1 法律法规数量不足 6
4.1.2 救济手段无力 6
4.1.3 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法规滞后 6
4.1.4 国家缺乏完善的宏观法律 7
4.2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制的完善 7
4.2.1 完善立法 7
4.2.2 改善执法 8
4.2.3 加强司法 8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社区
社区的含义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社会的缩影。”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引入“社区”这词。他认为社区具有共同价值取向,这里的人关系密切、互帮互助、病痛相扶、与人为乐、富有人情味。社会则是完全相反的概念,社会上多得是价值观念不同的人,多得是靠契约来维持关系的人,他们彼此分工不同,像是生活在各个流水线上的产品。中国社区的概念是由一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和社会研究者们提出来的,它是具有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有一些学者表示,社区的推行建立是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因而其可以被认定为一种民主制度。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社区是居民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一定区域进行的密切的社会交往的一群人。
1.2 老年人
老年人是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关注焦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人民的经济生活不断被改善,养老问题已然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好解决的麻烦。对于老年人定义的分歧所在就在心理年龄还是生理年龄的标准问题。多数国家都将65周岁划定为“老年线”。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如今,七八十岁的老人随处可见。然而有些鳏寡孤独的老人年龄并不是很大,看起来就壮心不已,甚至是心灰意冷。因此,笔者认为,老年人的定义应该结合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两方面共同定义。
1.3社区服务
在社会服务意识持续提升的今天,我国社区服务充满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区服务是社会的缩影、城市的细胞。社区服务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各类社区服务包括科教文卫事业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主持、社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及服务网络。
第二章 N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2.1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
N市作为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高,为满足社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探索“居家+社区+机构”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形成了走在全省前列的养老服务“N市模式”。该养老服务项目坐落于森林公园小区内,毗邻近千亩的森林公园,周边医疗、交通、超市、教育等配套丰富。项目建筑内设有长者食堂、医疗室、棋牌室、康复中心、阅览室、手工书法室、太极锻炼室、起居室及功能厅等,能够为老人提供常态化、品质化、规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室外设有鹅卵石健康步道和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室外活动及健康锻炼。N市的这种养老服务既是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基站,也是小微型的专业护理养老机构。N市的老人们可选择短期托养、就餐助餐、居家照料等生活支持服务,也可选择长期入住机构养老,通过居家、社区、机构、医疗“四位一体”的功能设置,实现老人“养老不离家,家门口养老”的愿望。
2.2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方式
N市民政部于2015年7月份召开了社区养老会议,并且在会议中通过了《公众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办法》,相关内容已向社会公布。新办法的实施以《养老法》的基本内容为核心,将其他法律文件的内容作为参考,为法律内容深入人心提供了保障,也为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实施提供了依据。2015年度出台的新养老法是最高层立法机构从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入手制定的基本法律方针,再次表明了最高立法机构在养老方面的立场和态度。该新《办法》是新修订的《养老法》的重要配套实施细则,依法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对养老事务的表达权、参与权以及对国家养老事务决策、管理的监督权,并且在规范引导公众如何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新《办法》的公布,让公众能够以更加科学民主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并且通过多方渠道更加深入的进行对社区养老事务的管理,避免了公众盲从、过激的参与事务管理。
另外,N市的养老组织在民间发展地愈加迅猛,并逐步扩张其影响力。目前,公民积极参加社区养老相关的公益活动,向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在政府部门制定各项规范时提出更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2.3 N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反馈
据笔者了解,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等众多养老模式中,N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受到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普遍认可。这对N市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收获,可是在欣喜之余,还是有很多细节问题等待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的管理人员去解决。笔者了解到,很多老人普遍反映,年纪大了,心理上也越发有孤单感,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接触社会。根据这些需求,N市在社区服务中心办起了“老年大学”,请专业人士来组建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定期授课,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提高社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可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