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舆论逼视和舆论绑架的传播学考察(附件)【字数:12255】

摘 要近年来,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及人类的影响越来越深重。人们每天通过传媒来接触和了解到一系列的事件与消息,并作出评论,这一切的活动就促使着舆论的产生。而舆论逼视则是近年来大众传媒运作中所出现的不良现象,在社会公众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本文意在揭示舆论逼视的危害以及舆论绑架所造成的后果,提出解决方法,并对此提出反思。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舆论逼视的出现及形成原因 3
1.1舆论、舆论逼视的定义 3
1.2舆论逼视的形成原因 3
1.2.1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 3
1.2.2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 4
1.2.3言论自由权利的滥用 5
1.2.4公众缺乏对事件的客观的表达与判断 5
第二章 舆论绑架、媒介审判以及网络暴力 6
2.1舆论绑架 6
2.2药家鑫案件分析 6
2.3媒介审判 7
2.3.1媒介审判的定义 8
2.3.2于欢案分析 8
2.4网络暴力 8
2.4.1网络暴力的定义 8
2.4.2案例分析 8
第三章 舆论逼视现象之反思 10
3.1关于大众传媒 10
3.2关于社会大众 10
3.3关于被逼视主体 11
第四章 克服舆论逼视与舆论绑架负面影响的设想 12
4.1规制网络言论自由 12
4.2加强互联网立法 12
4.3政府部门履行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 13
4.4媒体加强自律,恪守原则,正确引导 13
4.5公众个人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辨别思考能力 14
结束语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绪 论
美国著名新闻人普利策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约瑟夫普利策将新闻记者比作“瞭望者”,显然,这形象地揭示了新闻记者也就是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需要履行的职能——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保证社会生活的协调,并且进行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这是大众传媒不可避免的的责任与职能。但是,近些年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逐渐演变成舆论逼视甚至是舆论绑架,并且造成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
1.研究对象与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发展迅速,信息传播迅猛,刺激着社会大众接收咨询的全部感官。这些新闻消息来自四面八方,大众通过媒体的报道来了解这些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对事件的判断与评价大多基于媒体的报道与描述。在某些复杂的情况下,部分媒体的报道并不完全客观而准确,有时甚至存在引导舆论的嫌疑。同时迅速发展互联网也成为了滋生舆论的温床。而大众通过这些已经接收了消息,发表自己的评论,形成舆论,更严重的就是造成舆论逼视和舆论绑架。因此可以看出在舆论问题的形成过程中与大众媒体、互联网络以及社会群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篇文章就是要对在当下这一环境中这些因素与舆论的联系以及舆论逼视、绑架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资料来源
在文章中所引用的具体数据资料为外部资料的收集,来源于各种信息中心、专业信息咨询机构和各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对于研究主体舆论的资料来源于国内外有关书籍、报刊、杂志和学术论文所提供的文献资料。此外还有一部分案例及概念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络的收集。
3.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例证法,即列出近些年来典型的社会关于媒体引导舆论并且形成舆论逼视和绑架的案列,同时也进一步的例举媒介审判和网络暴力来论证问题的严重性。还有资料收集和内容分析法,即通过网络以及书籍文献等查询收集有关于大众传媒、舆论逼视、舆论绑架以及媒介审判和网络暴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4.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由“舆论逼视” 与“舆论绑架”的问题切入,层层递进引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隐藏着的如“媒介审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社会问题,通过真实可靠的案例反思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层层推进,逻辑清晰,深入浅出的将问题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文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设想。 第一章 舆论逼视的出现及形成原因
1.1舆论、舆论逼视的定义
舆论观念有久远的历史。 “舆论”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 并怀伊邑”。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 或素定怀抱, 或得之舆论”。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
“舆”者一物原是抬轿的杠子。汉武大帝封禅泰山的时候,乘黄罗大轿盘旋于羊肠,听御前轿夫窃论疾苦,才知道了众人的心声后来揣测,皇帝老儿那时候可能猛醒,担心如果违背了民意,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执“舆”的轿夫,从高耸的玉皇顶掀翻到山谷之下。所以他大兴土木修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所以他抗击匈奴充实边防,让老百姓长治久安,所以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繁荣了汉朝和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舆论的威慑力竟然如此强大,从古至今,谁敢违逆!
而如今随着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随之发展衍生出了“媒介逼视”也可以说是“舆论逼视”这一现象。陈力丹教授曾经对“媒体逼视”这一现象下的定义是:媒体逼视是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的报道行为,这种行为给被报道的个体带来他们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失调,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由此,可以看出“舆论逼视”是大众媒体运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
1.2舆论逼视的形成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