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附件)【字数:12789】

摘 要 工业化时代的发展使得“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集中使得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日益重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彻底地推动和完成这一转变,随着这一转变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时刻面临着被侵害、被泄露的风险,由于消费纠纷中的种种原因,使得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遭遇瓶颈。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中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应根据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侵权形式进行分类归纳,更好的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本文围绕日常生活中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讨论。
Key words: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Infringement fact;Consumer pers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目 录
第一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概述 1
1.1消费者个人信息概述 1
1.1.1个人信息与消费者个人信息 1
1.1.2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特点 1
1.2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2
1.3消费者个人信息容易泄露的原因 2
第二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4
2.1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侵权责任 4
2.1.1不合理的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4
2.1.2不恰当的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4
2.1.3不正当的销售消费者个人信息 4
2.1.4不合法的篡改消费者个人信息 5
2.2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5
2.2.1个人信息的界定和范围不明确 5
2.2.2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列举不全面 6
2.2.3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6
2.2.4监管技术手段的缺乏 6
2.2.5消费者个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到位 6
2.3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 7
2.3.1侵权主体难以认定 7
2.3.2侵权事实难以认定 8
2.3.3举证困难 8
第三章 国外消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立法的借鉴 9
3.1德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保护 9
3.2美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 9
第四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 12
4.1宪法的保护 12
4.2民法的保护 12
4.3加快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立法 13
4.4完善落实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13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概述
1.1消费者个人信息概述
1.1.1个人信息与消费者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个人的姓名、岁数、包含出生的日期、性别、籍贯、身份证号码、身体特质、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政事前景,个人信仰,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等。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等使用个人信息的地方日益增多。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出售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行业的运营需要个人信息,以至于人们对于自己的隐私、财产等处于被威胁的状态。但是,该修正案中仅仅指出“违背国家原则”过于含糊,所以还应该出台更准确的法律制度来支撑。
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是指在购置、利用所取得的商品和承受商家应履行的而未履行的义务时,由买方主动提供给卖方也可能由卖方自己收集到的,可以独自辨别或者根据其他讯息能够辨别出所要获得的标识主体的个人身份信息和数据。消费者个人信息形成的基础是消费,没有消费就谈不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其收集信息的主体为经营者。?
只要是可以辨别出自然人特征属性的讯息都被称为个人信息,其覆盖范围极其广。但是消费者本身与消费者个人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消费行为才产生一定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比如,在美容美妆范围消费的信息包括,消费者整体的美妆风格、肤质敏感程度、需要美白程度、对化妆品的敏感程度、遗传史等,然而经营者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专业的讯息,他们更关注的是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个人收入情况、资产情况等。
1.1.2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特点
第一,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特定性。新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列简称新《消法》)中针对消费者给出的界说:为日常消费的必须品的购置、利用所取得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日常消费,于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的构成仅限于消费需要自然购买和使用商品或服务的日常消费中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所形成的。比如,消费者为了得到额外的利益而参加的积分兑换活动、为了享受一定的优惠而申请办理会员卡、买十送一的购买记录活动等。
第二,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非公开性。运营商应合法、合理利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表达的目的,方法和范围必须严格保密,没有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不能公开大肆宣传是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已经变得越来越必要。?
第三,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财产性。有关学者提出“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合法的财产权益”。当今社会下,个人信息的使用越来越商业化。一些具有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买卖或者部门工作人员随着自己工作需求的改变,将原来工作中的一些个人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与之具有同样性质的工作场所,而这些买方或者接受转移的企业会反过来对消费者进行骗取一定的财产等行为,从而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受到一定的损害。
1.2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近几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漏的案例逐渐被曝光,换了新的手机卡的用户信息经常被一些中介机构获取进行产品推销;买了新车的车主经常接到汽车服务中心的汽车保养电话;新房钥匙还没到手装修公司就打电话来问询是不是有装修的需求。根据社会上的一些调查显示,86.7%的人因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而有遭遇电话推销等困扰的经历。虽然刑法修正案(七)特地补充了打击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条目,加强了该类犯罪活动的法律依据。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严谨详细的法律规定,足以执法,挪用个人信息难以遏制泛滥的现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