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豫有约的成功之道

浅析鲁豫有约的成功之道[20200418124603]
一、前言 - 5 -
二、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概述 - 5 -
(一)定义 - 5 -
(二)发展历程 - 5 -
(三)发展现状 - 6 -
三、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基本特点分析——以《鲁豫有约》为例 - 7 -
(一)节目形态 - 7 -
(二)语言特色 - 9 -
(三)内容优势 - 9 -
(四)主持特色 - 10 -
(五)受众分析 - 11 -
(六)商业模式 - 12 -
(七)传播特点 - 12 -
四、《鲁豫有约》节目优势分析 - 13 -
(一)从主持人到主持群体 - 13 -
(二)顶级的嘉宾资源 - 13 -
(三)充满活力的策划团队 - 13 -
五、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3 -
(一)问题 - 13 -
(二)建议 - 14 -
六、结语 - 15 -
摘 要
随着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受众对电视走进日常生活等功能的认同,电视节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态上,都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对于《鲁豫有约》节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其为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做出的突破进行剖析,从而为其他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提供借鉴。首先,通过对电视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的分析,得出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其次,通过对《鲁豫有约》这一节目可取之处的具体剖析起到示范作用,为其他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个较系统的借鉴和帮助;第三,对《鲁豫有约》节目播出和策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该节目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电视;创新
目录
一、前言
随着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受众对电视走进日常生活等功能的认同,电视节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态上,都更加丰富多彩。凤凰卫视节目的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许多优秀节目的成功因素值得借鉴,其中,《鲁豫有约》节目存在时间长、观众喜爱度高,具有代表性。为促进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增强创新创优意识,践行实践矫正,拓展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节目形态、内容,制播体制、运营模式以及受众对娱乐精神的认知,为省级卫视的节目定位提供战略参考依据,为的发展提供战略参考,便于各电视媒体单位在激烈竞争中有所参照,从而为对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当今众多电视媒体发展质量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概述
(一)定义
谈话节目英文命名其为“talk show”,它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字面意思表示为“交谈展示”。它以主持人“脱口”成章的语言机敏和较多的表演“秀”的成分为主要特点。
最早的1996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实话实说》、1998年凤凰卫视创办的《铿锵三人行》等节目,主要以谈话了节目形式出现于电视屏幕之上的节目,满足着人们对于文艺的追求,被定义为电视谈话类节目。《鲁豫有约》节目于2001年开播,它电视谈话类节目再创新高,为其带来了新的活力。从《鲁豫有约》开播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一致好评。它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电视节目的世界里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栏目名称,亲民化的节目风格,节目品牌的巧妙打造,和主持人特有的个人魅力等等诸多因素,让《鲁豫有约》赢得了相当的受众群。
《鲁豫有约》以“说出你的故事”为节目品牌宣传语,极具亲民化,并且直敲人们心门,极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节目所邀请的嘉宾贴近人们的生活,所探讨的话题关乎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和柴米油盐普通事,备受观众追捧,打造出一种新颖的纪实谈话形式。
(二)发展阶段
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诞生之后就占据了电视相当部分的天下。
(三)发展现状
1、倍受追捧
电视谈话类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受到观众喜爱,抢占着中国电视的黄金时间,是各大频道的王牌节目,是各大卫视的收视率保证,且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节目份额也在不断上升当中。
《鲁豫有约》节目于2001年在凤凰卫视开播之后,可谓是为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带来了福音,弥补了长久以来的大空缺。刚刚起步就引入美国脱口秀几十年磨砺的成熟经验,却没有完全照搬美国谈话节目的内容和形态,而是在中国的大环境内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和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国的谈话类节目现在风格已经发展扥比较成熟,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稳定的受众群体。专家学者表示,《鲁豫有约》可称得上为中国谈话类节目的一面旗帜,它在很高的起点上创立了中国谈话节目的典型模式,并引发了一轮谈话节目的创办热潮,如《咏乐汇》、《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等,均获取了了很高的收视率 ,且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节目形态,起到了较好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鲁豫有约》尤为突出。
2、缺乏创新
电视节目同质化主要是指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以大致相同的节目制作手段、制作流程、节目类型,传递大致相同的各类 信息的现象。”[2]电视谈话类节目由于广受追捧,难免会成为各个频道竞相模仿的模板。因此谈话类节目蜂拥而起,节目形态大同小异,创新性得不到体现,导致了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加深。谈话类节目数量的增多,但节目类型不多,为了抢占观众市场,提高收视率,各电视节目制作单位便挖空心思,以猎奇的方式推出一些危险性高、刺激性强的游戏,谈论刺激性的话题,但由于创新意识的缺乏和文化内涵不足,这些节目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电视节目的长久发展与其文化内涵缺失有很大关系。缺失文化内涵,电视节目的生命力就必然消退。模仿与拼贴让电视节目创新力匮乏,文化内涵与价值意义备受拷问。难怪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谈话节目的艺术》的序言《一吐为快》中讲到:谈话谈成这样,让人想起打鸡血、喝红茶菌、甩手疗法,都是一哄而起,都是无所不能,都是灰头土脸。
另外,近几年谈话类节目从国外引进版权之风盛行,打开中国电视,播放的多是外国节目的中国版。
同时“商业性”挑战电视的娱乐边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电视节目的赛事流程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短信投票机制。引进版权节目的大肆盛行及收视率的保证,抑制了原创节目的开发和推进。而版权引进节目存在的版权纷争更是不断,且缺乏创新,完全照搬不是长久之计。
3、缺乏真实感
缺乏真实感成为现如今谈话类节目的一个严重致命的伤。真实感以真为核心,要求访谈过程中实话实说,以及现场嘉宾和观众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杜绝一切做作、不真实的行为。而当今的很多谈话类节目却严重丧失了真实性,假故事,假情感,假动作,以及假观众等等。从而是节目丧失了嘉宾和主持即兴发挥的两点,时间久了难免会使节目失去生命力和新鲜感。
三、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基本特点分析——以《鲁豫有约》为例
2001年,《鲁豫有约》作为一档亲民谈话类节目在凤凰卫视揭开面纱,以“说出你的故事”的口号在全国刮起一阵“故事旋风”,引发了全国电视界的一场访谈节目。到今年,《鲁豫有约》陪伴电视观众整整15年了。15年来,环绕在《鲁豫有约》身上的光环数不胜数。《鲁豫有约》在近15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固守现状,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电视节目的变化和受众的需求进行不断继承与变通,努力促进节目自身的变化发展,以前瞻性眼光进行变革与创新,走在其他谈话类节目的前列。
(一)节目形态
《鲁豫有约》节目开播就以陈鲁豫作为主持人,艺术形式上多倾向于口语化,整档栏目都洋溢着谈话的诙谐幽默和情景的搞笑滑稽,给观众带来了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觉和气氛,深受观众喜爱。《鲁豫有约》的嘉宾大部分是娱乐圈的有名气的人物,并且讨论的话题也是围绕娱乐圈的热点事件,以娱乐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把嘉宾、主持人和观众以互动的方式联系起来的节目流程。
相比于其他谈话类节目来讲,《鲁豫有约》更倾向于娱乐谈话类节目,其所探讨的话题也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所以栏目所选择的嘉宾和探讨的话题也都是大众感兴趣的娱乐人物和娱乐事件。现如今《鲁豫有约》又拓宽了其邀请嘉宾的范围,同时指向了一些有特别经历的社会人群,共同回顾往昔,探讨人生,淋漓尽致的展现生命的历程和内心深处的秘密,打造了颇为新奇的谈话内容。
《鲁豫有约》就像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闲聊一样,没有羞辱嘉宾等等负能量,更多的是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传递给社会正能量,所以它能够占据中国巨大的电视市场。
1、 从“精英类”到“大众化”
  《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后,经过长达七年的磨砺后,几乎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节目形态和观众群体,曾被《新周刊》评为“十五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直到2005年,《鲁豫有约》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的改版,从原来仅仅只在凤凰卫视热播的“精英类”访谈,同时也是周播的节目,一个华丽的转身,飞向了更为辽阔的天地,一跃成为可以在大陆广泛播出的“大众化”访谈节目,同时变成日播。
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的大力支持下,再一次华丽蜕变,形成了较为固定不变的播出时间和频道,从而将观众的忠诚度大大的提高。在没有进行这次改版之前,《鲁豫有约》在许多个频道都有播出,并且播出的时间及其的不确定。由于播出频道的不固定,导致了节目的定位不准确。播出时间不固定,从而也会导致栏目没有办法形成稳定的受众。直到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变为在湖南卫视每周一至周五晚间七点半准时播出。从那以后《鲁豫有约》就在湖南卫视形成了固定的播出时间。把栏目的播出时间和播出频道固定下来,成为了提高观众忠诚度的缘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9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