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成员间传播现状与类型探析
宿舍成员间传播现状与类型探析[20200418124150]
一、 前言 - 1 -
(一) 研究背景 - 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二、 现状与类型探析 - 2-
(一) 宿舍成员传播现状 - 2
1. 宿舍成员传播环境 - 2-
2. 宿舍成员结构 - 2 -
3. 宿舍成员传播模式 - 3 -
(二)宿舍成员传播案例 - 3 -
1.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案例 - 3-
1)2013年复旦投毒案 - 3 -
2)清华朱令铊中毒案件 - 4 -
2. 传播畅通案例 - 6 -
(三) 宿舍成员传播类型 - 7 -
1. 大众传播 - 7 -
2. 组织传播 - 7 -
3. 人际传播 - 8 -
4. 人内传播 - 8 -
三、 结论 - 9 -
参考文献 - 10 -
致 谢 - 11 -
摘 要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有关宿舍传播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对深层次的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且从1993年到2016年,宿舍成员事件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宿舍成员传播现状,我们以大学宿舍成员为例,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和以及它所代表的典型类型。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互联网时代;宿舍成员;传播
目录
Abstract
In light of todays Internet age, the studies of dormitory communication only stay in th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deep study of the spread of between dormitory members is almost in a blank state and from 1993 to 1993, and the dormitory member’s events emerge in endlessly.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dormitory members communication, we take university dormitory members for example, 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 and the typical types which represent.
Keywords: Internet age; dormitory members; communication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关于宿舍成员传播现状的研究还处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针对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如今网络时代,尤其对于90,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其同学为主要交流伙伴,到了大学期间更是如此。层出不穷的宿舍事件,如复旦投毒案、清华朱令砣中毒案、碎尸案等等,让人对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胆战心惊,而“最牛女生宿舍”“学霸宿舍”等正能量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出于对同年龄群体传播现状的敏感,以及该领域的空白,来探析宿舍成员传播现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似乎不可避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基于国外大学宿舍房源紧张、社员很少,学生一般以租房为主的现状,有关国外关于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的研究较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他们更多的是关于宿舍住宅设计、自主化管理。
2.国内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关于宿舍成员传播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人际关系层面,或者是文化宿舍的建构方面,更多的片面性的讨论大学生矛盾,特别是女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很少涉及信息时代下新媒体对宿舍成员传播的影响,鲜有分析宿舍成员间的传播。
3.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着眼于宿舍成员传播的研究较少,而像复旦投毒案、清华朱令铊中毒案这类这类处于高社会舆论下的不良社会事件又经常出现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中,公众处于这种拟态环境下,必然格外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这种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研究应抬上议程,从宿舍成员间传播景观和模式上展开探析。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现状的探究仍然处于初级水平阶段,但是其重要性应被广大传播学者提上日程,引导宿舍成员健康、良性地进行信息传播活动,让校园变成学习生活的美好乐园。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成为网络用户主力军时,其力量不可小觑,只要引导其使用恰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才会减少不良宿舍案件的发生。
二、现状与类型探析
(一)宿舍成员传播现状
1.传播环境
“2015年是网络元年,其传播态势可分为四点:无网络不营销、无网络不解构、无网络不色情、无网络不翻墙”[1]。研究宿舍成员间的传播现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整个大环境是怎样的,在这个大环境下,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现状才有章可循。
2016年开年,传播态势在原有基础上又添新花:无网络不内容(利用原创内容博得关注度),如:穆雅斓、艾克里里、Papi酱的迅速蹿红。这里的内容是指原创内容,即UGC--用户产生内容。从技术角度而言,操作简单,门槛低,用户只需视频剪辑拍摄软件即可手持完成;从传播角度而言,“三微一端”无异于为最佳传播形式,再加上AcFun、bilibili、优酷、土豆、美拍等视频网站推波助澜,全媒体平台架构整个网络。从内容角度而言,话题博人眼球、吐槽为主,同时密切结合生活,将生活场景带入,引起受传者共鸣。在这三方面支持下,通过裂变式传播,最终会在宿舍成员间传播开来。
2.宿舍成员结构
从宿舍成员地域来看,目前大学宿舍一个房间大概有4到8人,作为传播者和受众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来自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社会接受度,对信息的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反馈也会因此不同。如:北方尤其东北,公共澡堂十分普遍,而在南方却少之又少,甚至觉得公共澡堂的存在就很奇怪;又如:各个国家主要信仰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美国人信仰基督教,泰国人虔诚信仰佛教。
从宿舍成员接受信息的媒介来看,广播电视类媒介较少,多为社交媒体、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闻资讯类客户端,比如:微信、QQ、新浪微博、爱奇艺、优酷、小咖秀、美拍、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
从信息的传播热度以及时效来看,一般娱乐八卦、灾难发布、文艺、游戏以及考试相关信息热度高,且持续时间长,能够达到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的态势。比如,“太阳的后裔”的热播、天津塘沽大爆炸、青春文艺剧“最好的我们”的来袭、部落游戏的守城抢粮食之道,以及四六级考试等等。
从宿舍成员年龄分布来看,绝大多数成员之间年龄相差1到2岁,极少数成员相差3岁以上。以我的大学宿舍为例,宿舍一共8人,92年2人,93年7人,94年一人,年龄分布相差不大,基本没有代沟。
3.传播模式
总体来讲,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模式分为以下四种:1、大众传播:外界信息通过媒介流入宿舍,在宿舍内形成小范围的信息的交流,我们将这种外界信息流入宿舍内,引起宿舍内成员接受反馈的机制列为大众传播范畴;2、组织传播:宿舍作为一个小组织,舍长发布权威信息,在宿舍成员间流通,该权威信息一般为打扫卫生、传达导员指令、商讨宿舍文化之类;3、人际传播:宿舍成员之间面对面,或者通过其他介质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如通过社交软件微信、QQ;4、人内传播:消息最终在宿舍成员个人上的反馈,即作为受众反馈,如“说梦话”。
(二)宿舍成员传播案例
1.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案例
(1)2013年复旦投毒案
首先介绍复旦投毒案: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这里的“他人”正是黄洋的舍友林森浩,2015年12月11日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被执行死刑。经检察院确认,林森浩与被害人黄洋为同一宿舍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黄洋不满,决定采取投毒的方式加害黄洋。虽然林森浩一再争辩,自己想在愚人节这一天整蛊黄洋,并没有杀人的动机,但作为一名医学院的研究生,对自己所投毒物具有致命毒性应有清楚的了解。
我们从“琐事”入手,来看复旦投毒案。琐事即因宿舍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活动不畅通而给传受双方或单方带来的困扰。林森浩和黄洋是中国高等学府的研究生,其专业素养自然不言而喻,为何两个知识水平高的人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两个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采取了哪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探析的内容。
一、 前言 - 1 -
(一) 研究背景 - 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二、 现状与类型探析 - 2-
(一) 宿舍成员传播现状 - 2
1. 宿舍成员传播环境 - 2-
2. 宿舍成员结构 - 2 -
3. 宿舍成员传播模式 - 3 -
(二)宿舍成员传播案例 - 3 -
1.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案例 - 3-
1)2013年复旦投毒案 - 3 -
2)清华朱令铊中毒案件 - 4 -
2. 传播畅通案例 - 6 -
(三) 宿舍成员传播类型 - 7 -
1. 大众传播 - 7 -
2. 组织传播 - 7 -
3. 人际传播 - 8 -
4. 人内传播 - 8 -
三、 结论 - 9 -
参考文献 - 10 -
致 谢 - 11 -
摘 要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有关宿舍传播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对深层次的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且从1993年到2016年,宿舍成员事件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宿舍成员传播现状,我们以大学宿舍成员为例,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和以及它所代表的典型类型。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互联网时代;宿舍成员;传播
目录
Abstract
In light of todays Internet age, the studies of dormitory communication only stay in th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deep study of the spread of between dormitory members is almost in a blank state and from 1993 to 1993, and the dormitory member’s events emerge in endlessly.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dormitory members communication, we take university dormitory members for example, 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 and the typical types which represent.
Keywords: Internet age; dormitory members; communication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关于宿舍成员传播现状的研究还处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针对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如今网络时代,尤其对于90,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其同学为主要交流伙伴,到了大学期间更是如此。层出不穷的宿舍事件,如复旦投毒案、清华朱令砣中毒案、碎尸案等等,让人对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胆战心惊,而“最牛女生宿舍”“学霸宿舍”等正能量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出于对同年龄群体传播现状的敏感,以及该领域的空白,来探析宿舍成员传播现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似乎不可避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基于国外大学宿舍房源紧张、社员很少,学生一般以租房为主的现状,有关国外关于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的研究较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他们更多的是关于宿舍住宅设计、自主化管理。
2.国内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关于宿舍成员传播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人际关系层面,或者是文化宿舍的建构方面,更多的片面性的讨论大学生矛盾,特别是女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很少涉及信息时代下新媒体对宿舍成员传播的影响,鲜有分析宿舍成员间的传播。
3.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着眼于宿舍成员传播的研究较少,而像复旦投毒案、清华朱令铊中毒案这类这类处于高社会舆论下的不良社会事件又经常出现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中,公众处于这种拟态环境下,必然格外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这种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研究应抬上议程,从宿舍成员间传播景观和模式上展开探析。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现状的探究仍然处于初级水平阶段,但是其重要性应被广大传播学者提上日程,引导宿舍成员健康、良性地进行信息传播活动,让校园变成学习生活的美好乐园。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成为网络用户主力军时,其力量不可小觑,只要引导其使用恰当的信息传播方式,才会减少不良宿舍案件的发生。
二、现状与类型探析
(一)宿舍成员传播现状
1.传播环境
“2015年是网络元年,其传播态势可分为四点:无网络不营销、无网络不解构、无网络不色情、无网络不翻墙”[1]。研究宿舍成员间的传播现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整个大环境是怎样的,在这个大环境下,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现状才有章可循。
2016年开年,传播态势在原有基础上又添新花:无网络不内容(利用原创内容博得关注度),如:穆雅斓、艾克里里、Papi酱的迅速蹿红。这里的内容是指原创内容,即UGC--用户产生内容。从技术角度而言,操作简单,门槛低,用户只需视频剪辑拍摄软件即可手持完成;从传播角度而言,“三微一端”无异于为最佳传播形式,再加上AcFun、bilibili、优酷、土豆、美拍等视频网站推波助澜,全媒体平台架构整个网络。从内容角度而言,话题博人眼球、吐槽为主,同时密切结合生活,将生活场景带入,引起受传者共鸣。在这三方面支持下,通过裂变式传播,最终会在宿舍成员间传播开来。
2.宿舍成员结构
从宿舍成员地域来看,目前大学宿舍一个房间大概有4到8人,作为传播者和受众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来自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社会接受度,对信息的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反馈也会因此不同。如:北方尤其东北,公共澡堂十分普遍,而在南方却少之又少,甚至觉得公共澡堂的存在就很奇怪;又如:各个国家主要信仰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美国人信仰基督教,泰国人虔诚信仰佛教。
从宿舍成员接受信息的媒介来看,广播电视类媒介较少,多为社交媒体、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闻资讯类客户端,比如:微信、QQ、新浪微博、爱奇艺、优酷、小咖秀、美拍、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
从信息的传播热度以及时效来看,一般娱乐八卦、灾难发布、文艺、游戏以及考试相关信息热度高,且持续时间长,能够达到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的态势。比如,“太阳的后裔”的热播、天津塘沽大爆炸、青春文艺剧“最好的我们”的来袭、部落游戏的守城抢粮食之道,以及四六级考试等等。
从宿舍成员年龄分布来看,绝大多数成员之间年龄相差1到2岁,极少数成员相差3岁以上。以我的大学宿舍为例,宿舍一共8人,92年2人,93年7人,94年一人,年龄分布相差不大,基本没有代沟。
3.传播模式
总体来讲,宿舍成员之间的传播模式分为以下四种:1、大众传播:外界信息通过媒介流入宿舍,在宿舍内形成小范围的信息的交流,我们将这种外界信息流入宿舍内,引起宿舍内成员接受反馈的机制列为大众传播范畴;2、组织传播:宿舍作为一个小组织,舍长发布权威信息,在宿舍成员间流通,该权威信息一般为打扫卫生、传达导员指令、商讨宿舍文化之类;3、人际传播:宿舍成员之间面对面,或者通过其他介质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如通过社交软件微信、QQ;4、人内传播:消息最终在宿舍成员个人上的反馈,即作为受众反馈,如“说梦话”。
(二)宿舍成员传播案例
1.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案例
(1)2013年复旦投毒案
首先介绍复旦投毒案: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这里的“他人”正是黄洋的舍友林森浩,2015年12月11日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被执行死刑。经检察院确认,林森浩与被害人黄洋为同一宿舍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黄洋不满,决定采取投毒的方式加害黄洋。虽然林森浩一再争辩,自己想在愚人节这一天整蛊黄洋,并没有杀人的动机,但作为一名医学院的研究生,对自己所投毒物具有致命毒性应有清楚的了解。
我们从“琐事”入手,来看复旦投毒案。琐事即因宿舍成员之间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活动不畅通而给传受双方或单方带来的困扰。林森浩和黄洋是中国高等学府的研究生,其专业素养自然不言而喻,为何两个知识水平高的人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两个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采取了哪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探析的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