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失的记忆

摘 要本次拍摄的纪录片是从一个二手书店出发,以店主日常生活的一天,放大到这个书店十几年如一日,引起观众的共鸣。书店尤其是私人书店在城市中越来越少,这些书店承载着我们的记忆。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这样的老书店是否已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并没有,有些老书店在一个个不惹人注意的角落中熠熠生辉,而我做的就是将它挖出来,用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用我的镜头来讲述发生在老书店的故事,老书店中的人、物和事。我希望看到的观众能够跟我一样关注这些行将消失的记忆。不是只让他们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能够让我们的后代也看到他们,他们也能存在于后世的记忆当中。这些东西无异于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挽留这美好的东西,阻止他们的消失或是减慢他们消失的速度。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内容
1.1创作背景 2
1.2创作主题 2
第二章 人物分析 3
第三章 声音设计
3.1背景音乐 4
3.2同期声选择 4
第四章 风格样式
4.1光线 5
4.2色彩 5
4.3构图 6
第五章 拍摄细节 7
结束语 9
致谢 10
引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探索、拓展、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行将消失的记忆》。在毕业设计前期,我就想纪录片是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一个窗口。而电子书代替纸质书,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书店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而生存下来的这些书店背后是强大的财力支持,还是披着书店的外皮的咖啡店。那些私人开设的,以前在街上随处可见的真正的老书店都去哪了呢?都迫于生存环境而关门了。
拍摄这样的一部纪录片,不仅是想让看到这部片子的人,对老旧书店引起重视,伸出援助之手。而是想让像老旧书店这样的社会现象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让这些美好的回忆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而没有人传承下去。
第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章 内容
1.1创作背景
老书店是我们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谁都有在书店席地而坐手里拿着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读到日已西斜,月上树梢才被父母喊回家的经历。然而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电子书的地位愈发重要。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图书的盛行让书店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少许的几家书店,也早已沦落“风尘”,卖起教材,但依旧门可罗雀。
1.2创作主题
这些书店的生存状态已经十分令人揪心了,这次毕业设计以一个二手书店为点,记录这个在南京的小书店的生存环境,以及店主人和顾客的一些心声,从几个方面来记录这些如果我们不去注意它,就会即将消失的东西。在这个大时代下,人人都快节奏的生活,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这样的一些老旧书店,那我们就将这些点滴用我们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并不想通过这样一部纪录片,改变书店经营惨淡的效果,只想通过这种不带观点的纪录表达,让观众自己感受,相信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触。
第二章 人物分析
纪录片的主角是书店的主人,他或许是平凡的小市民中的一员,但同样也不平凡,他一个人在看着一间间书店被迫关门,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是他依旧将书店开了下去,勉勉强强的支撑起书店的日常运作,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也选择了店主的家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着墨。从开始反对店主的初衷,到慢慢理解,开始支持他的做法,虽然其中的过程我们已经无法还原,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店主一家人的口中得知。
书店的主人主要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必把他描绘的有多么的伟大,用描绘普通人的手法拍摄店主的形象,再从店主自己的描述中,让观众能够了解他。从他的观点一起带入片子中。店主人与顾客的交流,他日常在店中的生活还要一些小爱好,都可以从侧面展示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更加立体。
书店主人的女儿和妻子,都是除了店主人之外和老书店关系亲密的人,从家人的方面也能够衬托出书店能够开下去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还有出现在片中的就是顾客。顾客我们大概选23个人,进行采访,问以下几个问题:
“你觉得这家店怎么样?”
“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店?”
“这家店和你去过的其他书店有什么不同?”
这几个问题能够直观的反应,现在消费者看待这样的一个老书店是什么样的态度,能让观众作出比较。有利于观众对影片的直观判断。
第三章 声音设计
3.1?背景音乐
??? 1、贯穿全片的音乐应该是能反映店主一家人的温馨的音乐(画面上店主的辛劳与温馨的音乐相衬)
2、背景音乐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全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个人的情感变化
3.2同期声选择
1、店主工作时周围的环境声以及和顾客的交谈
2、店主家庭的交谈言语
3、 顾客的言语
这些同期声都是用来刻画店主形象的,利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画外音:解说为主(主人公的叙述)
纪录片是以真实的生活作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纪录片已发展成为一种集视听、画面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载体,和谐地处理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很多艺术家和电影学家的课题之一。这种载体的主要由视听艺术和画面艺术组成,用来进行纪录片中画面与声音的和谐处理。大学四年,每次上课时,声音和语言的魅力就深深吸引着我,指引着我探索纪录片的美妙。声音不仅能扩展影片画面空间的深邃,更能使影片的表现多元化,且富有塑造力的声音能够还原历史,令观众身临其境。但困难的是,怎样才能不让合适的运用声音,不让出彩的声音喧宾夺主。纪录片的声音,可操作的有四种,分别是解说、同期声、音响效果和音乐。虽说只有四种,但是他们的组合千变万化,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使纪录片锦上添花。
纪录片取材于生活,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重现,或正在发生的记录,或未来发生事件的陈述,所以很多人认为纪录片中所采用的声音都应该来源于现实。不需要精心设计各种声音元素的配合,只需在同期声录制好的基础上,用音乐烘托气氛即可。其实不然,一部好的纪录片的声音元素是在将解说、同期声、音响效果和音乐这四种素材共同编辑,让四者各司其职,为纪录片服务。声音可以让观众尽可能的接受到导演通过影片传达出的讯息,这也是纪录片声音设计最基础的功能。
第四章 风格样式
本片是纪录片,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我们在色调上不做任何处理,为了更好的体现人物心情,可拍摄一些空镜头备用,比如可以拍日落可以象征衰弱,雨天可以表示忧郁。在镜头方面,为了能够配合主题,可以进行适当调节,如在表现人物内心时可以将镜头推上,拍人物的表情或者细小的动作 也可以用一些运动镜头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平拍为主,摇拍为辅:是由本片的特点和本片的基调决定的。近景、特写为主,全景为辅:用全景描述角色的行为,用近景表述角色的心理,用特写表述角色的精神特质。早晚是我们最主要的拍摄时间,早晚的光线充足,使画面饱和丰满,给人以视觉享受。纵向构图为主,横向构图为辅:纵向构图交代店主人的心境,交代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画面抒情,渲染气氛;用横向构图交代店主人与顾客交谈的细节,展示人物的情绪,突出画面的叙述色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纪录片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而不是掺杂太多艺术加工。不同的观众能从片子中看出不同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我们所希望能够给观众看到的。而一部作品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直白的让观众看到画面,而是要能引发大家生活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基于片子,更是高于片子的。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电影人所追寻的目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