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洛带阐述
摘 要 近年来,纪录片因为它表现形式的真实、内涵的深刻以及它的教育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纪录片的质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题材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元素的多元化,可以以真实的视角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也越来越丰富。现如今的纪录片正逐步走向成熟。这部纪录片以纪录千年古镇洛带的风景和人文文化为题材。洛带位于四川成都,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保留着大量的历史遗迹,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这些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了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本片通过人物带入,介绍她在古镇洛带的所见所闻,目的在于通过优美的画面、生动的视听手段,展现出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录下小镇的生活和风土人情,突显出小镇居民的淳朴民风。通过对古镇洛带的介绍,增进我们对古镇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
目 录
第一章 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创作过程 2
2.1 制定拍摄脚本 2
2.2 分镜头创作及制定计划 2
第三章 问题与解决方法 3
3.1 外界因素 3
3.2 后期制作 3
第四章 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今后如果有机会将如何改进 4
4.1 不足之处 4
4.2 如何改进 4
第五章 收 获 5
5.1 熟悉了解纪录片的制作过程 5
5.2 遇到问题可以沉着面对 5
5.3 从实践中获得珍贵的经验 5
5.4 从制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5.5 通过对纪录片的制作,对古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热爱 5
总 结6
致 谢7
参考文献8
第一章 选题意义
由于题材的限制和纪录片的特殊性,加上缺少电视剧那种戏剧性的冲突,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纪录片受到观众冷落也是自然的事。但是近年来,纪录片因为它表现形式的真实、内涵的深刻以及它的教育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纪录片的质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有了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步的提升。在题材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元素的多元化,可以以真实的视角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也越来越丰富。现如今的纪录片正逐步走向成熟。
当代的社会节奏加快,生活越来越多的与世界相融合,生活压力的倍增,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小镇生活。洛带又名“落带”,位于四川成都,在三国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名排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清朝时更名为甄子场,后复原名并沿用至今,当地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一个千年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悠久的历史和迁徙让洛带形成了“一街七巷子”格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围绕该题材进行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
过程
2.1 制定拍摄脚本
想要拍摄一个古镇的纪录片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经产生很久了,但此类题材也是屡见不鲜,如西塘、丽江、平遥、周庄、乌镇等等,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满意的对象,偶然发现洛带这个古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惊喜。在最初的剧本构思中,我希望尽可能完整并且完美的展现古镇洛带的特色及人文风土。但在与我的拍摄制作团队的沟通后,发现以我现在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运用经验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对拍摄脚本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纪录片的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也必然会牵涉到现实的场景。因此在事前必须到未来可能拍摄的地点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当地的场景环境以及影像、声音上的可能性,为了之后的拍摄预作准备。如果不事先进行勘景,可能会在以后拍摄发生影像、声音状况不理想,因为不熟悉场景环境而错失较好的拍摄角度、时机等等的状况。自从高中接触到电视散文和此类纪录片,我就对这类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唯美的画面,优美的辞藻,有趣的内容......都是我所爱的。因此,我对于这部纪录片的画面结构和解说词也十分重视。
2.2 分镜头创作及制定计划
在敲定了拍摄脚本之后,就开始了分镜头创作以及制定拍摄计划。这些都是在我的团队的帮助下完成的,在十几分钟的时长里,如何将最好的洛带呈现出来也是一大难题,前期拍摄还要和后期剪辑协调合作。在完成分镜头稿本创作,并制定拍摄计划后,就开始了现场拍摄。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拍摄大纲、计划时常会随着所拍摄到的内容而跟着做调整, 随着拍摄的进展,拍片者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也可能有所变化。
纪录片学者任远说,纪录片是采访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剪辑的艺术。剪辑是从纪录片的素材到成片之间最重要的环节。纪录片的剪辑就是通过蒙太奇的语言对拍摄到得镜头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作品,剪辑的过程就是完成用镜头讲述事情的过程。在后期剪辑中,必须做到随时沟通和交流。
第三章 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前期创作中,因为时间地域等问题,我对洛带的了解不是十分的详尽,很多东西都要靠查阅资料和参考视频讲解来完善。主观观点也不能太片面,我通过结合大量的文本资料和视频来解决这一问题,尽可能的使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更客观。
3.1 外界因素
在拍摄过程中,人员安排、场地、天气、拍摄环境等因素也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例如,因为拍摄场地是在外地,没有足够的资金带领大的团队一起前往拍摄,只能缩减随行人员,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室外的拍摄场地,也使得容易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室外声音过于嘈杂,但是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所以在有的时候,少量收入拍摄同期声,大部分时间则是采用后期录入同期声和配乐;过往人员杂乱,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在展现古镇的繁华热闹时,记录下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或商铺,在表现古镇悠闲自然的生活节奏和历史人文时,尽量找幽静行人稀少的地点进行拍摄工作;天气是最不可人为操控的因素,如果声音和环境可以想办法解决的话,在这一点上就只好提前几天看好天气预报,完成制定拍摄计划,并且尽可能的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拍摄工作。
3.2 后期制作
在后期剪辑制作中,因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是各自独立的,很多时候剪辑出来的效果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所以在这个时候,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完整详尽的把剧本构思、拍摄过程、最后想要呈现出的作品以及借这个在纪录片想要表达出的意图。在最后的剪辑中,我也几乎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尽量做到时时沟通。
目 录
第一章 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创作过程 2
2.1 制定拍摄脚本 2
2.2 分镜头创作及制定计划 2
第三章 问题与解决方法 3
3.1 外界因素 3
3.2 后期制作 3
第四章 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今后如果有机会将如何改进 4
4.1 不足之处 4
4.2 如何改进 4
第五章 收 获 5
5.1 熟悉了解纪录片的制作过程 5
5.2 遇到问题可以沉着面对 5
5.3 从实践中获得珍贵的经验 5
5.4 从制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5.5 通过对纪录片的制作,对古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热爱 5
总 结6
致 谢7
参考文献8
第一章 选题意义
由于题材的限制和纪录片的特殊性,加上缺少电视剧那种戏剧性的冲突,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纪录片受到观众冷落也是自然的事。但是近年来,纪录片因为它表现形式的真实、内涵的深刻以及它的教育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纪录片的质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有了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步的提升。在题材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元素的多元化,可以以真实的视角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也越来越丰富。现如今的纪录片正逐步走向成熟。
当代的社会节奏加快,生活越来越多的与世界相融合,生活压力的倍增,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小镇生活。洛带又名“落带”,位于四川成都,在三国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名排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清朝时更名为甄子场,后复原名并沿用至今,当地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一个千年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悠久的历史和迁徙让洛带形成了“一街七巷子”格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围绕该题材进行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
过程
2.1 制定拍摄脚本
想要拍摄一个古镇的纪录片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经产生很久了,但此类题材也是屡见不鲜,如西塘、丽江、平遥、周庄、乌镇等等,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满意的对象,偶然发现洛带这个古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惊喜。在最初的剧本构思中,我希望尽可能完整并且完美的展现古镇洛带的特色及人文风土。但在与我的拍摄制作团队的沟通后,发现以我现在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运用经验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对拍摄脚本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纪录片的题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也必然会牵涉到现实的场景。因此在事前必须到未来可能拍摄的地点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当地的场景环境以及影像、声音上的可能性,为了之后的拍摄预作准备。如果不事先进行勘景,可能会在以后拍摄发生影像、声音状况不理想,因为不熟悉场景环境而错失较好的拍摄角度、时机等等的状况。自从高中接触到电视散文和此类纪录片,我就对这类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唯美的画面,优美的辞藻,有趣的内容......都是我所爱的。因此,我对于这部纪录片的画面结构和解说词也十分重视。
2.2 分镜头创作及制定计划
在敲定了拍摄脚本之后,就开始了分镜头创作以及制定拍摄计划。这些都是在我的团队的帮助下完成的,在十几分钟的时长里,如何将最好的洛带呈现出来也是一大难题,前期拍摄还要和后期剪辑协调合作。在完成分镜头稿本创作,并制定拍摄计划后,就开始了现场拍摄。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拍摄大纲、计划时常会随着所拍摄到的内容而跟着做调整, 随着拍摄的进展,拍片者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也可能有所变化。
纪录片学者任远说,纪录片是采访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剪辑的艺术。剪辑是从纪录片的素材到成片之间最重要的环节。纪录片的剪辑就是通过蒙太奇的语言对拍摄到得镜头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作品,剪辑的过程就是完成用镜头讲述事情的过程。在后期剪辑中,必须做到随时沟通和交流。
第三章 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前期创作中,因为时间地域等问题,我对洛带的了解不是十分的详尽,很多东西都要靠查阅资料和参考视频讲解来完善。主观观点也不能太片面,我通过结合大量的文本资料和视频来解决这一问题,尽可能的使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更客观。
3.1 外界因素
在拍摄过程中,人员安排、场地、天气、拍摄环境等因素也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例如,因为拍摄场地是在外地,没有足够的资金带领大的团队一起前往拍摄,只能缩减随行人员,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室外的拍摄场地,也使得容易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室外声音过于嘈杂,但是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所以在有的时候,少量收入拍摄同期声,大部分时间则是采用后期录入同期声和配乐;过往人员杂乱,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在展现古镇的繁华热闹时,记录下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或商铺,在表现古镇悠闲自然的生活节奏和历史人文时,尽量找幽静行人稀少的地点进行拍摄工作;天气是最不可人为操控的因素,如果声音和环境可以想办法解决的话,在这一点上就只好提前几天看好天气预报,完成制定拍摄计划,并且尽可能的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拍摄工作。
3.2 后期制作
在后期剪辑制作中,因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是各自独立的,很多时候剪辑出来的效果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所以在这个时候,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完整详尽的把剧本构思、拍摄过程、最后想要呈现出的作品以及借这个在纪录片想要表达出的意图。在最后的剪辑中,我也几乎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尽量做到时时沟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