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悟空问答的成与败

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网民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消费者”,网民精神需求提升,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去抒发自己的情感;提出自己的疑问;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获得愉悦的参与体验。悟空问答是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它具有内容丰富,用户黏性强,品牌知名等特点。悟空问答满足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情感宣泄等层面的需求,平台用户有了群体归属感。但是,悟空问答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相似问题重复邀请;问题分类不够细致;浏览位置无法被记录等。未来,需要从加深用户使用兴趣,方便用户使用等方面优化悟空问答。
目 录
一、前言 1
二、悟空问答的特点 1
(一)内容多元开放 2
(二) 用户庞杂粘合性强 2
(三) 品牌效应明显 3
(四) 活动多样 3
三、悟空问答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4
(一) 用户在使用悟空问答过程中的需求分析 4
1.获得新知识,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4
2.获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5
3.获得共鸣,宣泄自我情感的需求 5
4.获得放松,释放生活压力的需求 5
5.集群分布,满足社会关系的需求 5
(二) 用户在使用悟空问答过程中的满足分析 6
1.满足用户展现性格和特长 6
2.满足用户表达个人观念 6
3.满足用户的群体归属感 6
四、悟空问答存在的不足和优化方案 6
(一)不足之处 7
1.相似问题会重复邀请答主 7
2.标签完善度不够导致问题分类不够细致 7
3.无法记忆浏览位置 7
4.问题提交后无法立刻删改 8
(二)优化悟空问答的一些建议 8
1.允许用户自己选择兴趣标签 8
2.开通用户打赏模式 8
3.为特殊用户群体提供更详细的提问引导 8
4.为“精英”用户开放专区 8
五、结语 8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一、前言
悟空问答是新媒体飞速发展下的产物,2016年4月,头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问答作为一种“工具”出现在头条号作者的后台里,今日头条官方的说法:“头条问答”是公司推出的头条号协同创作工具,头条号的作者们可以在“头条问答”里分享自己对某领域或具体问题的经验和见解,优秀的回答有机会被推荐上头条,团队会主动向活跃的回答者发送问题邀请。同年7月,今日头条App内上线问答频道,今日头条的注册用户可直接体验悟空问答的提问和回答功能,这种做法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一年后“头条问答”改名升级为“悟空问答”,以独立App和PC客户端的形式出现,基于今日头条的用户基础,正式上线后的悟空问答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2017年8月的“奶爸事件”让广大网民对悟空问答的关注度又达到了另一个高度,截至2017年11月,已有超过一亿的用户先后入驻,每天产生3万个问题和20万条回答。
“悟空”,取词于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文学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名字。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多年以来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回忆里最美好、最骄傲的那一部分,他的名号和故事家喻户晓,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悟空问答在保留这份意义的同时,也将延续,加深这种文化的影响,励志成为跨越地域、人群和年龄,成为包容所有人、被所有人热爱的问答平台[1]。悟空问答作为一个问答平台旨在为所有人服务,利用它,你可以从无数信息中找到你最关注的内容,也可以从无数人中找到能为你答疑解惑的那个人。作为一种获取信息、激发讨论的新途径,悟空问答的使命是:增长人类世界的知识总量、消除信息不平等、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而本文所说的“成败”就是基于用户的满意程度,因此这个“成败”是一个相对过程,相对于用户的满意程度,满意度高则为“成”,反之则为“败”。本文通过对悟空问答多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悟空问答“成败”中的体现。
二、悟空问答的特点
悟空问答是一个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平台,这个平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模糊了年龄的界限,成为了一个包含所有人的虚拟公共领域。2017年6月26日在其成为独立产品之后,悟空问答发掘了更多的社区专有功能,也进一步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上亿的用户加入到悟空问答当中,而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用户要使用它,首先就要分析悟空问答自身所拥有的特点。
(一)内容多元开放
以热门频道下“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例,这个问题没有时效性,不具备科普性,但这是一个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生活中的问题。简单的题面下面是提问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朴实的描述却能让浏览者体会到提问者的命运,容易让人心生触动。截止2018年4月20号,这个问题的回答人数为389人,收藏人数为570人,答主中包括NBA现役球星、文学作者、市场营销人员、企业经理、老师,还包括退休工人和全职妈妈等,这些人虽然所处的领域不同,擅长的学科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经历、知识,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多角度地诠释问题。有些回答者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出来,以自己的奋斗经历鼓励题主继续向前;有些则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劝解题主坚持目标,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但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回答都是积极向上,充满善意的。在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区里,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以更多元的内容对问题进行开放式回答。
用户庞杂粘合性强
内容多元化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用户基础,而背靠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用户量增加十分的明显,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今日头条作为一家以智能算法而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忠实用户,因为它会在第一时间将用户感兴趣的资讯推送到个人的手机上,而且由于用户的基数大,用户涉及的领域也就更多,有今日头条的“保驾护航”,悟空问答的用户基础是十分可观的。还有一点,作为子产品的悟空问答与今日头条使用同一种算法,在今日头条的用户开通了问答功能后,用户关注的领域同样适用于悟空问答,因为喜欢所以擅长,所以用户很乐意被邀请回答自己擅长的问题。另一点,悟空问答的使用限制更低,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普通用户来说,加入并使用App的方法往往是他们的拦路虎,虽然他们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但往往因为平台的限制导致这部分人很难融入其中。他们的专业知识可能存在缺陷,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悟空问答可以满足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宽容度更高的平台。算法的推荐机制,周而复始地强化了用户使用悟空问答的兴趣;平台的低限制性,则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悟空问答中;两者结合无形中使用户对悟空问答产生了更强的依赖。
品牌效应明显
今日头条效应,悟空问答以独立产品上线之后发展速度非常的快,这还要归功于今日头条本体的庞大流量支持,况且新产品上线后今日头条肯定要给予大部分的精力,所以在一段时期内问答推荐量无论是在悟空问答中,还是今日头条中都超过了头条号文章的推荐量。
问答“大V”效应,2017年8月,悟空问答签约了300多位知乎“大V”,这就是之前提到的“奶爸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悟空问答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大V”作为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在自媒体平台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问答“大V”与其他领域、平台的“大V”相同,他们的观点和言论都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在他们自己的“虚拟范围”内会产生一个小群体,“大V”和他的粉丝在属于他的范围内互动,且粉丝大都倾向于“大V”的思想,以他们的意见作为一个标准。300多位“大V”的加盟,提高了问题的质量,扩宽了回答的思路。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这不仅是问题内容的升级,也是回答不断完善的过程,以点带面,用一个人的力量带动一个领域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