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博泛娱乐化现象(附件)【字数:11892】

摘 要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娱乐化充斥着每一个领域。微博作为重要的媒介之一,也随着大趋势用娱乐性填充着自身的世界,杯快满,水要溢出,泛娱乐化现象不断蔓延。本文从微博泛娱乐化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来浅析微博泛娱乐化现象,从而引发大众对微博传播的娱乐化思考,对泛娱乐化现象引起重视。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微博泛娱乐化表现 2
1.1发博随意,真实性无保障 2
1.1.1因字数限制来断章取义 2
1.1.2信息泛滥无把关 2
1.1.3为获利散布谣言 3
1.2网络流行语的温床 4
1.2.1网络流行语的盛行 4
1.2.2网络流行语的弊端 4
1.3大V们引领的娱乐潮流 5
第二章 微博娱乐化原因 7
2.1顺应娱乐化大背景 7
2.2网络下的群体心理 8
2.2.1群体无意识状态 8
2.2.2群体易受暗示、传染和轻信 9
2.2.3群体容易冲动和急躁 9
2.2.4群体容易丧失道德 9
2.3年轻群体决定微博的娱乐性 10
2.3.1年龄分布 10
2.3.2学历结构 10
2.3.3微博博文内容概况 10
2.4商业因素的推动 11
第三章 如何控制泛娱乐化现象 12
3.1加强微博的舆论监督功能 12
3.2引导高尚、有品质的内容 12
3.3增强网民素质和媒体责任感 12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在这个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微博作为主要的媒介之一,娱乐化程度不断地加深。如此现象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尼尔波滋蔓曾经就人类进入电视时代后的种种表现提出: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会被电视所改变和定义,电视所带来的娱乐,使得人类所接触的一切都逐年以娱乐的形式出现,甚至会成为一种文化的精神。而人类将会在娱乐中温水煮青蛙式的死去。在尼尔波滋蔓之前,阿道司赫胥黎在他所著的《美丽新世界》里对人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处于“幸福”状态后的现象引发了担忧,人的“人性”被机器剥夺,每个人像个机械似的接受种种安排,安于现状,成为了命运的奴隶,不知道反抗。一切给的幸福成为摧毁人类的定时炸弹。
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离赫胥黎的时代很遥远,是尼尔波滋蔓电视时代的延续,互联网时代的娱乐性比尼尔波滋蔓更甚,比赫胥黎时代人们在娱乐中的幸福感更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微博的开始就带有娱乐性。但现在,微博里谣言四起,娱乐性话题的增加,粉丝们对明星和名人的追捧,每一次重大事件中,微博用户疯狂的行动等,无一不在展示着泛娱乐化现象的严重性。微博所带来的娱乐世界是否会像尼尔波滋蔓和赫胥黎所预言的那样,人类在自认为的幸福中慢慢的而死去。这引起我们的担忧和思考。
第一章 微博泛娱乐化表现
1.1发博随意,真实性无保障
1.1.1因字数限制来断章取义
微博以140字的“微内容”带来的“微革命”受到大众的青睐,简单的只言片语就能组合成一则消息发出去,这样的方式大大诱发了大众书写与表达的欲望,但是这种书写限制了表达的空间,必然会使内容不断浓缩,变得零碎和片段式,导致形式上的短小精悍,内容上的碎片化。
信息内容被浓缩,140字不能完全表达事情的前因后果,缺少全面性,并且为了抓住网友的眼球,一些叙述者往往只关注并强调事件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点上,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使读者误读信息表达的主要内容。如陆杰华事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表示:户随人走的迁出措施执行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鼓励北京老人去河北养老,但在社保与户籍挂钩的情况下,要求个人离京后迁出户籍,很难实现。然而@看看新闻网对此事发布的微博却是“北京拟研究户籍外迁政策鼓励老人去河北养老”,对新京报的报道断章取义,与陆杰华教授的原话意思完全相反。导致各大微博主相继转发,引发了“老北京”的激烈反弹,甚至一些未经核实的微信公众号直接截图“看看新闻网”上的微博内容,并以“让北京人外迁?外地人积分落户?去你妈的吧!”为标题发布文章,使得陆杰华教授遭受谩骂和人身攻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即使新京报出面声明这是误读,而陆杰华教授也称没有那样的意思,但影响已经传开,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不可挽回了。还有南京周久耕事件、荆州的李玉泉事件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建斌认为:微博、贴吧、聊天群等传播平台是建立在传播者个人社交网络的基础上的,传播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往往是有限的;此外,未经专业训练的公民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虽然是原初且直观的,但可能会因为传播者与事件存在利害关系,或个人的情感偏向,相关信息不够客观和真实。[1]
1.1.2信息泛滥无把关
微博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且更新博文,但是微博这个话题先锋者在发布一些正确信息的同时,许多不准确的消息也很有可能的传播出来,甚至传播的是虚假消息。微博上的信息是博主自己发布的,具有私密性和公开性,但是要考虑到的是发布者在发布信息时是什么样的状态,情绪是激动还是平静,所处的环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等等,这些都充满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传播的内容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没有保障。并且再加上微博网站对用户的发布状态没有过多的限制与要求,用户表达会更加地随意,发布信息如蜻蜓点水般,这种状态往往导致用户的表达缺乏节制,心有所想,手有所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3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