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副刊生存策略探析以羊城晚报花地为例(附件)【字数:18990】

摘 要 著名报人赵超构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在飞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平面媒体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困境,作为报纸基本构件之一的副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副刊亟需重构及创新,寻求出路,重塑其在现代传播领域中“文化标杆”的地位。本文简述了我国报纸副刊的历史发展阶段及面临的问题,并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新媒体背景,从副刊的文学性、新闻性及品牌建设视角浅析“花地”的发展策略。最后提出几点“花地”对新媒体背景下报纸副刊生存发展的战略启示。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缘起1
1.2 研究现状1
1.2.1研究背景1
1.2.2研究意义2
1.2.3文献综述2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4
1.3.1研究内容4
1.3.2研究方法4
1.3.3创新之处4
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与现状5
2.1 报纸副刊的概念与定义5
2.2 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与历史流变7
2.2.1 1897年到民国初期——萌芽与初步发展7
2.2.2 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革与高度发展8
2.2.3 五四后至建国前——在混乱中艰难发展8
2.2.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和平年代 的“大萧条”8
2.2.5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繁荣期与边缘化初露9
2.2.6 21世纪初至今——危机与机遇并存10
2.3 我国当代报纸副刊的趋势10
2.3.1 当代报纸副刊的总体特点10
2.3.2 当代报纸副刊的基本属性11
2.3.3 当代报纸副刊发展凸显的问题及原因12
第三章 “花地”发展策略解读13
3.1 “花地”概况13
3.2 以文学性视角解读“花地”的发展策略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1 坚守文化担当,文学品位纯正14
3.2.2 注重原创作品,贴近本土文化14
3.2.3 活用编辑符号,版面精致舒朗15
3.3 以新闻性视角解读“花地”的发展策略15
3.3.1 以记者眼光做副刊,增强自身现实性16
3.3.2 热文化下作冷思考,发掘自身批判性16
3.4 以品牌建设视角解读“花地”的发展策略17
3.4.1 定位明确,品牌识别性高17
3.4.2 注重社会活动的开拓与交流17
3.4.3 实现媒体融合,实行品牌延升18
第四章 “花地”对当下报纸副刊生存发展的战略启示19
4.1 定位准确,坚守文化品位19
4.2 博文广识,开拓多元视角19
4.3 不断创新,形成独有风格20
4.4 开辟新径,促品牌化经营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羊城晚报》是我国传统的“三大晚报”之一,其副刊“花地”、“晚会”更为营造别具特色的“羊城风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倍受读者青睐。该品牌的副刊拥有“三高”——高格调、高品位、高质量,并融“三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今副刊逐渐走向窄化的今天,仍能吸引和留住一大批读者,坚守晚报副刊的品位,实属难得可贵。
根据CTR(央视市场研究)、CNRS数据显示,在广州,《羊城晚报》近一年来阅读率呈现持续攀升态势,从2013年年初的19.2%持续上升至2014年一季度的21.9%,读者规模增加22万,达到176万。而据副刊有关人士随机抽查,现在人们对一张报纸的关心程度有80%左右是因为新闻,但是,也有接近60%的人对报纸的副刊知识性、趣味性和资讯性等内容感兴趣。正如《羊城晚报》刘海陵总编辑所言“以广州的报纸为例,除了硬新闻、硬资讯之外,能拉开距离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羊城晚报》的副刊类内容,包括花地、晚会、专版、娱乐、体育,这一大板块在同城报纸中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羊晚风格和特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砺和洗礼,作为一份文艺副刊及老品牌副刊,“花地”的影响力延续至今,她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2017年正值“花地”创刊60周年,作为“花地”的忠实读者,笔者产生了对这份老牌报纸的副刊做研究的兴趣。
而在新媒体冲击下,纯文艺副刊在今天商业化、物质化的双重挤压下举步维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去重视,这引发了笔者对“新媒体环境下副刊该如何生存发展”的思考。此外,笔者想为我国报纸副刊历史的流变进行一个简明精要的梳理,并对当代报纸副刊进行一个简要的趋势分析,从而为笔者的思考打下根基。
1.2 研究现状
1.2.1研究背景
从《宇林沪报》发行《消闲报》算起,报纸副刊在中国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它在中国传媒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它不仅造就了一批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品牌报纸,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副刊承载着一份报纸的文化品位与服务大众的重任,对我国社会、文学、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共同时代感的培育,报纸副刊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4年,习主席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应声出台,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策略。在此背景上,关于新时期报纸副刊生存策略的研究显得格外紧迫与必要,值得新闻界和文艺界所关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3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