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纸媒的转型研究以无锡日报为例(附件)【字数:10333】
摘 要在日益发展的经济时代,拥有有限的新闻和不易携带特点的纸质媒体显然已不适合如今步伐加速的人群。而能有广泛选择并可进行随时随地阅读的新媒体们此时便跃然而上,对纸媒的取代已成为趋势。 纸媒为在这纷杂的行业中存活,踏上转型之路已成为必然。本文以成功转型的《无锡日报》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为其他纸媒的转型提供参考。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生存困难倒逼纸媒主动转型 2
1.1新媒体的冲击 2
1.2广告投放量下降 3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无锡日报》的转型之路 4
2.1“内容为王”,迈上新高度 4
2.2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 4
2.3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 6
2.4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 6
第三章 《无锡日报》转型之路的思考与启示 8
3.1《无锡日报》转型的成功经验 8
3.2《无锡日报》转型中的不足 9
3.3《无锡日报》对其他纸媒转型的借鉴价值 9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绪 论
多种现象表明了纸媒的转型迫在眉睫。《新京报传媒研究第三卷:纸媒转型》和杨达卿的《行业媒体前景在何方》就对纸媒的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受到的冲击进行了详细阐述。三流的媒体做新闻,二流的媒体做话题,一流的媒体做观点。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纸媒体的主要使命不再是传播新闻资讯。因为电视,及网站、视频等电子媒体速度制胜,纸媒越来越像个新闻二道贩子而被冷落。2009年1月6日,我国网民突破3亿人。随着3G技术普及,手机上网看新闻及视频更快捷,平面纸媒再对新闻恋恋不舍,无疑走死胡同。2007年1月1日,号称世界最早的现代报纸,瑞典《民主邮报》(1645年创立),宣布停印刷,只保留网络版了。而今,越来越多的纸媒在转身冲浪网络报,否则只能死在沙滩上。
范东升的《拯救报纸》更是细致剖析美欧报业危机,在国外,纸媒发展的状况同样严峻,2012年3月,CEA(Council ofEconomic Advisers)和社交网站LinkedIn联合发表研究报告称,2007-2012年,在美国众多产业中,报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衰退最严重,萎缩了令人吃惊的28.4%。
而苏勇的《浅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碰与发展之路》中一开始则从“广告”这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了这一现象,他在文中写到,“从媒体行业最具指标性的广告收入来看,《中国报刊广告投放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12.6%,为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的年度负增长,中国互联网的广告营销市场总体规模突破700亿元,首次超过平面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
传统媒体到底何去何从?难道传统媒体就没有优势了吗?这也是众多学者探讨的问题。在王丹丹的《媒介融合和与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和魏爱平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如何实现双赢》及孙坚华的《新媒体革命:为什么传统媒体屡战不胜》中我看到了答案。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伴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网络信息巨大的传播力量必将颠覆传统媒体。
除了运用自己的专业手段,借助如今恰如其分的工具也很重要。冉华的《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在书中提出了报业数字化具体生存形态的设想,深入剖析手机报、报纸网络版、网络视频等报网终端融合的数字化生存形态,并指出报业网络化生存的形态应当是数据库,报业应实施基于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和数据库生存。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其提供的各种信息与分析结果用于新闻报道,用于准确定位自己的受众和客户,则未尝不是摆脱内容薄弱和受众减少等困境的一条出路。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生存困难倒逼纸媒主动转型
1.1新媒体的冲击
卢文锦在《新媒体冲击下我国纸媒转型策略探析》 中就对纸媒的在新媒体时期下的遭到的冲击进行了具体论述。“在这个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时代,纸媒体的第一任务不再是传递新闻资讯。由于电视及网业、移动客户端等电子媒体拥有速度这一法宝,纸媒愈来愈无法控制地愈加萧条。”2009年1月初,我国网民冲破三亿人大线。随着3G技术普及,手机上网看新闻及视频更快捷,媒体若是再对纸质恋恋不舍,无疑是走死胡同。
《京华时报》创刊于2001年5月28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发起的新闻类综合性都市日报,于2017年1月结束纸媒传播,全心投入于新媒体运营和传播。
《东方早报》这份由21世纪初创办于2003年的一份高端定位的报纸,针对对主流高端人群的影响力,以较其他报纸而言,拥有更深度性、国际性、文化性的报导优势,连续几年于报业市场创下顶高的口碑和深远的影响力。于2017年1月初退出纸媒舞台,旗下原本员工全体加入澎湃新闻网。
《太阳报》作为香港东方报业集团旗下中文报刊之一,创办于20世纪末。于2016年4月1日因各种原因停止发刊 。
《九江晨报》开办于2010年10月11日,经历短短六载,于2016年元旦当天停止发刊。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00年创办的《今日早报》,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停止发刊。
出版于1949年6月的《河南青年报》。在自己坎坷的停复刊历程上几次改名为《青年导报》,后于2013年4月再度改回《河南青年报》。最终无奈于2016年9月27日停止发刊。
曾贵为辽宁日报集团四大报纸之一的《时代商报》,在2016年8月31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伊周FEMINA》曾归赫斯特中国旗下,其在2008年5月份创立刊号,主体对象是关注时尚潮流的年青人。作为曾经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时尚周刊,也无奈于2017年1月退出历史舞台。
时尚生活杂志《新视线》于2002年4月在上海发行,漫漫十四载,其中不是没有过调整,于2008年历经改版后,作为老资历刊物于2016年7月底正式停刊。
导致以上几家纸媒的停刊的决定性因素也许并不全在于新媒体的挤压,但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而导致销量下降这个原因,一定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而产生危机的绝不止我们国内,在国外,纸媒的颓势照样明显。堪称世界最早的现代报纸,瑞典《民主邮报》(于373年年前发行),于2007年元旦宣布退出纸媒市场,仅保存在网路部分的传播和运营。范东升的《拯救报纸》 细致剖析了美欧报业危机,近年来,美国宣布停刊的报纸已超过200家。近来,分拆潮在欧美愈炒愈烈,传媒类大公司集中资源,把名下各类子公司分类成"盈利组”和"亏损组”不在少数,不赚钱组明显是要被大佬们丢弃的部分,不幸的是,报业正属于这一类。不祥之兆到处都是。2012年3月,CEA(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和社交网站LinkedIn联合发表研究报告称,2007-2012年,于美国繁多的产业中,报业的衰败最为突出,收缩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三分之一。美国经济陷入低潮导致广泛性的人民失去工作、底层人民产生温饱问题、消费紧缩的情况下,应受此影响最为明显的零售行业,也仅仅缩水了15.5%罢了。况且,零售业的销量已经有了明显爬升,相比之下,仍然看不到报纸回升的信号。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报业的道路依旧崎岖坎坷。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生存困难倒逼纸媒主动转型 2
1.1新媒体的冲击 2
1.2广告投放量下降 3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无锡日报》的转型之路 4
2.1“内容为王”,迈上新高度 4
2.2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 4
2.3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 6
2.4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 6
第三章 《无锡日报》转型之路的思考与启示 8
3.1《无锡日报》转型的成功经验 8
3.2《无锡日报》转型中的不足 9
3.3《无锡日报》对其他纸媒转型的借鉴价值 9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绪 论
多种现象表明了纸媒的转型迫在眉睫。《新京报传媒研究第三卷:纸媒转型》和杨达卿的《行业媒体前景在何方》就对纸媒的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受到的冲击进行了详细阐述。三流的媒体做新闻,二流的媒体做话题,一流的媒体做观点。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纸媒体的主要使命不再是传播新闻资讯。因为电视,及网站、视频等电子媒体速度制胜,纸媒越来越像个新闻二道贩子而被冷落。2009年1月6日,我国网民突破3亿人。随着3G技术普及,手机上网看新闻及视频更快捷,平面纸媒再对新闻恋恋不舍,无疑走死胡同。2007年1月1日,号称世界最早的现代报纸,瑞典《民主邮报》(1645年创立),宣布停印刷,只保留网络版了。而今,越来越多的纸媒在转身冲浪网络报,否则只能死在沙滩上。
范东升的《拯救报纸》更是细致剖析美欧报业危机,在国外,纸媒发展的状况同样严峻,2012年3月,CEA(Council ofEconomic Advisers)和社交网站LinkedIn联合发表研究报告称,2007-2012年,在美国众多产业中,报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衰退最严重,萎缩了令人吃惊的28.4%。
而苏勇的《浅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碰与发展之路》中一开始则从“广告”这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了这一现象,他在文中写到,“从媒体行业最具指标性的广告收入来看,《中国报刊广告投放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12.6%,为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的年度负增长,中国互联网的广告营销市场总体规模突破700亿元,首次超过平面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
传统媒体到底何去何从?难道传统媒体就没有优势了吗?这也是众多学者探讨的问题。在王丹丹的《媒介融合和与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和魏爱平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如何实现双赢》及孙坚华的《新媒体革命:为什么传统媒体屡战不胜》中我看到了答案。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伴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网络信息巨大的传播力量必将颠覆传统媒体。
除了运用自己的专业手段,借助如今恰如其分的工具也很重要。冉华的《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在书中提出了报业数字化具体生存形态的设想,深入剖析手机报、报纸网络版、网络视频等报网终端融合的数字化生存形态,并指出报业网络化生存的形态应当是数据库,报业应实施基于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和数据库生存。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其提供的各种信息与分析结果用于新闻报道,用于准确定位自己的受众和客户,则未尝不是摆脱内容薄弱和受众减少等困境的一条出路。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生存困难倒逼纸媒主动转型
1.1新媒体的冲击
卢文锦在《新媒体冲击下我国纸媒转型策略探析》 中就对纸媒的在新媒体时期下的遭到的冲击进行了具体论述。“在这个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生活的时代,纸媒体的第一任务不再是传递新闻资讯。由于电视及网业、移动客户端等电子媒体拥有速度这一法宝,纸媒愈来愈无法控制地愈加萧条。”2009年1月初,我国网民冲破三亿人大线。随着3G技术普及,手机上网看新闻及视频更快捷,媒体若是再对纸质恋恋不舍,无疑是走死胡同。
《京华时报》创刊于2001年5月28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发起的新闻类综合性都市日报,于2017年1月结束纸媒传播,全心投入于新媒体运营和传播。
《东方早报》这份由21世纪初创办于2003年的一份高端定位的报纸,针对对主流高端人群的影响力,以较其他报纸而言,拥有更深度性、国际性、文化性的报导优势,连续几年于报业市场创下顶高的口碑和深远的影响力。于2017年1月初退出纸媒舞台,旗下原本员工全体加入澎湃新闻网。
《太阳报》作为香港东方报业集团旗下中文报刊之一,创办于20世纪末。于2016年4月1日因各种原因停止发刊 。
《九江晨报》开办于2010年10月11日,经历短短六载,于2016年元旦当天停止发刊。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00年创办的《今日早报》,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停止发刊。
出版于1949年6月的《河南青年报》。在自己坎坷的停复刊历程上几次改名为《青年导报》,后于2013年4月再度改回《河南青年报》。最终无奈于2016年9月27日停止发刊。
曾贵为辽宁日报集团四大报纸之一的《时代商报》,在2016年8月31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伊周FEMINA》曾归赫斯特中国旗下,其在2008年5月份创立刊号,主体对象是关注时尚潮流的年青人。作为曾经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时尚周刊,也无奈于2017年1月退出历史舞台。
时尚生活杂志《新视线》于2002年4月在上海发行,漫漫十四载,其中不是没有过调整,于2008年历经改版后,作为老资历刊物于2016年7月底正式停刊。
导致以上几家纸媒的停刊的决定性因素也许并不全在于新媒体的挤压,但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而导致销量下降这个原因,一定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而产生危机的绝不止我们国内,在国外,纸媒的颓势照样明显。堪称世界最早的现代报纸,瑞典《民主邮报》(于373年年前发行),于2007年元旦宣布退出纸媒市场,仅保存在网路部分的传播和运营。范东升的《拯救报纸》 细致剖析了美欧报业危机,近年来,美国宣布停刊的报纸已超过200家。近来,分拆潮在欧美愈炒愈烈,传媒类大公司集中资源,把名下各类子公司分类成"盈利组”和"亏损组”不在少数,不赚钱组明显是要被大佬们丢弃的部分,不幸的是,报业正属于这一类。不祥之兆到处都是。2012年3月,CEA(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和社交网站LinkedIn联合发表研究报告称,2007-2012年,于美国繁多的产业中,报业的衰败最为突出,收缩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三分之一。美国经济陷入低潮导致广泛性的人民失去工作、底层人民产生温饱问题、消费紧缩的情况下,应受此影响最为明显的零售行业,也仅仅缩水了15.5%罢了。况且,零售业的销量已经有了明显爬升,相比之下,仍然看不到报纸回升的信号。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报业的道路依旧崎岖坎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