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水军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附件)【字数:20805】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与依赖提高,上网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的匿名性、交互性与开放性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话语环境。网络环境看似平静,却涌动着一股名为“网络水军”的暗流,网络水军在2003年作为以打造网络红人为主要业务的“网络推手”出道,到走上职业化道路、发展为商业团队,迄今已发展成熟。媒体话语权的逐步削弱,受众话语权的进一步提高,看似形成了一个自由有序的舆论状态,却给网络水军提供了可趁之机。如今,网络水军披着普通网民的外衣,在新媒体环境中拓展业务,误导网民认知,传播虚假信息,操纵舆论为背后的利益集团服务。这股暗流给新媒体环境、网络秩序及现实社会都形成了一定冲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环境的意见自由应建立在真实和理性的基础上,剖析网络水军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积极探讨解决对策,对网络环境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研讨题中之义,探究网络水军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从介绍网络水军的发展轨迹入手,以微博为主要研究平台,结合微博热点人物、事件案例,破解网络水军的活动规律,研究识别方法,着重剖析网络水军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探讨水军潜伏下的舆论引导策略,以及如何促进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3
第二章 网络水军的发展轨迹 4
2.1萌芽阶段——以打造红人为目的 4
2.2成长阶段——走上职业化道路 4
2.3成熟阶段——发展为商业团队 5
2.4拓展业务——玩转千般变化 5
2.5微博时代——网民自发形成自来水 6
第三章 网络水军的活动规律 8
3.1从表现特征看,发言带有强烈感情色彩 8
3.2从行为模式看,成批出现、拒绝单打独斗 8
3.3从技术架构看,看似人多、其实一个IP 9
3.4从传播规律看,热度已过、再掀风波 9
第四章 网络水军的负面影响 11
4.1制造伪民意误导受众 11
4.2形成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良的竞争秩序 11
4.3破坏公众认知能力 12
4.4损害公众话语权 13
4.5使人心浮躁,不思进取 13
4.6酿成网络暴力 14
第五章 网络水军潜伏下的舆论引导策略 16
5.1效仿国外,加强立法 16
5.2内外监督,双管抽水 17
5.3推行实名,源头治水 18
5.4提升素养,釜底抽薪 19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成为网民获取每日资讯、娱乐八卦乃至国家大事的主要平台,网民尤其是新生代的中青年网民习惯通过刷微博来获取信息及发表言论。微博活跃用户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微博公司近日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达到2.97亿,同比增长34%,创下2016年最大增幅。即使去除一些僵尸账号,上亿的活跃用户量也很是惊人。同时,微博以其传播速度快,即时性以及匿名性更成为网络水军造谣、干扰民意的温床。
网络水军自2003年出现至今,从普通的“以打造红人为目的”的网络推手逐渐演变成有组织地职业团队,走上职业化道路,从事商业营销活动。在网络上始终以灌水、盖楼等方式制造谣言干扰网民的视野,扮演着“打手”的角色,在某些程度上愚弄着网民。
近来微博上的几大“爆点”事件中不乏网络水军的身影。例如王宝强妻子出轨经纪人事件、郭德纲曹云金互怼事件,师徒二人互揭其短,这个案例有趣在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动用网络水军,引导舆论。
网络的匿名性让水军有恃无恐,给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经笔者研究发现,水军的活动亦有迹可循。
目前,国内的网络水军已逐渐走向职业化、公司化,网络环境信息发布的随意性,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下降,受众的话语权增加,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把关人”的功能被削弱。网络谣言、错误舆论四起,一次次破坏着网民对网络媒体与网络信息的信任,一次次破坏网络世界的应有秩序。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变迁带来人心浮躁,盲目跟风,追逐潮流,容易引发传播学“沉默的螺旋”效应。网络环境的言论自由应建立在真实和理性的基础上,抵制水军肆虐,防止资本控制舆论,建设良好的网络话语环境,应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1.2研究现状
马克波斯特(2001)在《第二媒介时代》中说道:新的传播系统往往被呈现为一把钥匙,有望打开通往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或更平等的社会的大门。”该书基以社会及文化理论的前沿观点为基地,阐述了新传播的意义。这本书中不乏作者对人机关系的思考,他对传统的技术及媒体概念作出了批判。波斯特把大众媒介时代分成两个时代,“第一媒介时代”为互联网等新媒介出现前的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第二媒介时代”则指互联网等新媒介时代。第一媒介时代是由少数人对多数受众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随着第二媒介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功能受到削弱,人人之间的双向交流成为主导。网络作为打开双向交流之门的钥匙,给传媒业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发展,也产生了一些糟粕。大众麦克风时代来临,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是自媒体,且在信息获取方面过多的依赖网络。众声喧哗中难免出现杂音,开放的信息环境中难免存在信息差错。媒体对舆论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渐渐被受众自下而上的自我议程设置所取代。网络水军掩藏在普通人中作为糟粕出现,并得到发展,在利益驱使下形成了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商业团队。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是20世界80年代美国社会转型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现象,一些原始的“节俭”“规范”“稳定”的社会规范被刺激感官为核心的娱乐文化所取代。文化不再是上层民众身份地位的象征,不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物品而成为商品,廉价便捷通俗充满单纯的感官刺激。作者在文中提出电视“泛娱乐化”的原因:媒介,即隐喻。他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在这种泛娱乐化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人们自身的判断力越来越弱,耽溺个人享受,丧失应有的责任感,侧重对物欲的追求。这给水军提供了便利,其深谙大众对低俗与娱乐内容的偏爱心理,从而愈发发挥强大的作用力。
赵鼎新在《中国微博特色是网民更容易被操纵》中指出微博可操纵性强,是因为微博中的声音不具有“一人一票”的性质。只要一个人手握大量钱财或掌控某种技术,那个人就能通过雇佣水军把自己的声音做大,于是就形成了虚假舆论,这里面可操纵的余地太大。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既有报纸的性质也有电视的性质,它是全媒体。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一个人都可以办一份“报纸”,而你的“报纸”影响力大小则完全取决于读者的阅读率与接受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的性质是双面的,既具有彻底民主的特征,又是容易被操纵的通讯手段。说它是彻底的民主是因为它具有开放性,不论身份谁都能写微博来传播看法,也不论写的质量高低。说它可操纵性强,是因为公众在微博中发声不具有“一人一票”的性质。谁用利益勾结了网络水军,就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操纵民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