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影片在路上的阐述(附件)【字数:8229】
摘 要 青春题材的电影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80后、90后的喜怒哀乐,大部分讲述的是在校园的青春故事或是走出校园面临职场的问题,情节多为友情、爱情、竞争等,其中观众主要是青少年和比较年轻的成年人。近年来,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是非常贴近这个群体的受众,对于这个题材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拍出的片子也会更加贴近于生活。本人的毕业设计为青春励志向剧情片,是通过我们以及身边的人自身经历和实际情况,了解到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和他们对于未来的展望,最终由视觉语言以及听觉语言完整的打造出一部具有现代社会意义的影片。为了将这一作品完整呈现出来,本文主要从角度的设计、景别以及镜头运动的拿捏阐述这一青春题材电影,摄影艺术的运用更加有利于展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情感,能够表达出男主人公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心路历程,从而向观众传达出希望能以此片来表现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从而做出怎样的选择。
目 录
第一章 《在路上》的创作思想1
1.1创作背景1
1.2艺术创作风格1
1.3美学思想1
第二章 《在路上》的艺术风格3
2.1题材认识3
2.2主要形式3
2.3表现手段3
第三章 《在路上》的表现手法5
3.1叙事特点5
3.2影片色调5
3.3视觉语言5
3.4声画关系7
结束语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第一章 《在路上》的创作思想
1.1创作背景
每年的毕业季,大学生的去向问题总能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足以证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毕业所面临的选择感到迷茫与无措,不知该按部就班的成为一名上班族还是独树一帜的探寻自己想要走的道路,这是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场博弈,而他们的内心就是裁判官。人们看待生活只能有三种态度:逃避生活、随波逐流、追赶生活。前二者要做到很容易,其实也正是大部分人所正在做的事,但是若要追赶生活则需要十分强大的内心以及溢满胸腔的勇气,面对困难、逆流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是通过我们以及身边的人自身经历和实际情况,了解到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和他们对于未来的展望,是本本分分按照父母的想法找一份“铁饭碗”,还是愿意为了自己内心最初的梦想放手一搏,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以此片来表现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而做出怎样的选择,和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为更多为此困惑的人表达出我们的理解。所以这部影片我们想表达的思想主题为在面对来自现实的压迫、周围人的不解,种种问题与自身的梦想相冲突时,我们要知道有些事情可以放手,有些事情即使有着重重阻拦也不可轻言放弃,不忘初心,努力追寻自己心中想要的,便可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1.2艺术创作风格
在影片的叙事技巧上,我们采用的是一条单一的线索叙述整个故事,然后从女友、乐队成员、面试官等人物的角度来作为情节的矛盾点辅助主要剧情的发展,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影片主题。在剪辑手法的运用上,我们借鉴了《夏洛特烦恼》,使用心理蒙太奇,通过梦境来表现现实生活中本不会发生的画面内容,反应了主人公内心对于梦想的执着与渴望,强调了梦想对于他的重要性,为之后发展的剧情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剧情设置的人物特点来刻画男主的人物形象以及心理活动。还有声画方面我们将根据平时学习的内容,通过对镜头的合理运用,精准的剪辑手法,适当的音乐音效来制作出好的视听效果。电影《我是山姆》中,山姆在星巴克工作时总会将顾客弄乱的糖袋一次又一次的整理,并摆放的井井有条,导演通过对山姆这一细小的行为刻画展现出了山姆有强迫症的特点。所以在对人物刻画方面,我们影片中也是将主人公的行动更加具体细致化,这样能深刻的表现人物形象特征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更加具象的人物使观众感同身受。
1.3美学思想
美就是一种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满足。本影片中的主人公放弃了对于物质的追求与现实的枷锁,而是选择了精神上的满足,不屈服于当下社会,突破重重思想与现实的难关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梦想,表达了一种对梦想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也是一种追求美的表现。本部影片是以“追梦”为主题,借由主人公的追梦经历反映出一些真实的当代社会中大学毕业生的是否就业问题,也是如今社会大众关注度较高的一个热门话题。
如今的中国已经建立起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构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外,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有待提升。“买买买”已成为当下的网络流行语,从中不难看出人们的经济条件变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但也仅限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多的人丢失了自己对于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一味的满足内心物质欲望。面对这种如此匮乏精神需求的现象下,我们借助了电影这一艺术形式,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反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的相关问题传达给大众精神世界,以此来丰富大众的精神需求。
第二章 《在路上》的艺术风格
2.1题材认识
在看完五月天的《顽固》MV之后,我们把影片的主题思想定为“追梦”,在当今的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各行各当的事。一部分人做着自己兴趣所在或者可以说梦寐以求的工作,正在完成自己满意的生命体验,但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干着与自己专业无关,做着索然无味的工作,只是一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着。导致这样的结果全取决于他们在毕业之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可以借此引申思考——是否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用一条单一的线索来叙述整个故事,主人公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挣扎。并且通过对男主的人物刻画,更加体现出内心的矛盾,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相信不论是从前现在或是未来,不同的人总会为不同的烦恼感到困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帮助更多的人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会对他们将来做的决定有所帮助,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一点健康积极向上、有意义的影视内容。
2.2主要形式
这部影片为青春励志剧情片,分为现实与幻想两个部分,现实中的他被“追逐梦想”还是“妥协现实”所感到困扰,梦境里的他却是一位追梦成功,散发着光芒的舞台歌手,这一段的内容剪辑借鉴于《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但是本片幻想的内容只占到很小的百分比,所以与《夏洛特烦恼》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影片还是以正常的时间线来叙述整个故事,通过视觉语言、听觉语言来表达整部影片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向观众传达有意义的信息。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在经历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思想斗争后决定“我的青春我做主”,然后继续追寻梦想的青春励志片,所以大部分的场景将会使用自然光线,可以很好地营造出阳光、青春、励志的基调。特别的场景,例如舞台场景则会使用强光来增强舞台的张力以及体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通过光线的运用来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这样也能很好地传达信息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染力。
2.3表现手段
首先最初的选题和内容的大致拟定,是由组员经过对其主要思想讨论继而决定下来,确定好后,开始完善剧中的人物关系、人物特点、矛盾冲突。在完成剧本之后导演将根据剧本规划出分镜,因我们小组有我和另一位组员同时主要担任摄影这一职责,所以我们将采用双机位定点拍摄,根据分镜来分配我们所要拍摄的镜头。拍摄过程中注意对光线的运用,场景过暗则需打光,合理且充分的运用自然光线,在推、拉、摇、移镜头的过程中保证镜头的完整性、连贯性,判断每个景别、构图、拍摄角度等是否安排的恰当合理,如有疑问及时的与导演商讨,以保证影片拍摄的效果和效率。演员方面找的是本校的在校生,首先主人公其本身就是乐队的主唱,在诠释剧中人物设定为乐队主唱一角,代入感会更强,将会演绎的更加真实生动;其次是本校的学生时间和行程方面会比较容易安排。
目 录
第一章 《在路上》的创作思想1
1.1创作背景1
1.2艺术创作风格1
1.3美学思想1
第二章 《在路上》的艺术风格3
2.1题材认识3
2.2主要形式3
2.3表现手段3
第三章 《在路上》的表现手法5
3.1叙事特点5
3.2影片色调5
3.3视觉语言5
3.4声画关系7
结束语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第一章 《在路上》的创作思想
1.1创作背景
每年的毕业季,大学生的去向问题总能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足以证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毕业所面临的选择感到迷茫与无措,不知该按部就班的成为一名上班族还是独树一帜的探寻自己想要走的道路,这是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场博弈,而他们的内心就是裁判官。人们看待生活只能有三种态度:逃避生活、随波逐流、追赶生活。前二者要做到很容易,其实也正是大部分人所正在做的事,但是若要追赶生活则需要十分强大的内心以及溢满胸腔的勇气,面对困难、逆流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是通过我们以及身边的人自身经历和实际情况,了解到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真实经历和他们对于未来的展望,是本本分分按照父母的想法找一份“铁饭碗”,还是愿意为了自己内心最初的梦想放手一搏,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以此片来表现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而做出怎样的选择,和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为更多为此困惑的人表达出我们的理解。所以这部影片我们想表达的思想主题为在面对来自现实的压迫、周围人的不解,种种问题与自身的梦想相冲突时,我们要知道有些事情可以放手,有些事情即使有着重重阻拦也不可轻言放弃,不忘初心,努力追寻自己心中想要的,便可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1.2艺术创作风格
在影片的叙事技巧上,我们采用的是一条单一的线索叙述整个故事,然后从女友、乐队成员、面试官等人物的角度来作为情节的矛盾点辅助主要剧情的发展,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影片主题。在剪辑手法的运用上,我们借鉴了《夏洛特烦恼》,使用心理蒙太奇,通过梦境来表现现实生活中本不会发生的画面内容,反应了主人公内心对于梦想的执着与渴望,强调了梦想对于他的重要性,为之后发展的剧情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剧情设置的人物特点来刻画男主的人物形象以及心理活动。还有声画方面我们将根据平时学习的内容,通过对镜头的合理运用,精准的剪辑手法,适当的音乐音效来制作出好的视听效果。电影《我是山姆》中,山姆在星巴克工作时总会将顾客弄乱的糖袋一次又一次的整理,并摆放的井井有条,导演通过对山姆这一细小的行为刻画展现出了山姆有强迫症的特点。所以在对人物刻画方面,我们影片中也是将主人公的行动更加具体细致化,这样能深刻的表现人物形象特征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更加具象的人物使观众感同身受。
1.3美学思想
美就是一种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的满足。本影片中的主人公放弃了对于物质的追求与现实的枷锁,而是选择了精神上的满足,不屈服于当下社会,突破重重思想与现实的难关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梦想,表达了一种对梦想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也是一种追求美的表现。本部影片是以“追梦”为主题,借由主人公的追梦经历反映出一些真实的当代社会中大学毕业生的是否就业问题,也是如今社会大众关注度较高的一个热门话题。
如今的中国已经建立起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构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外,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有待提升。“买买买”已成为当下的网络流行语,从中不难看出人们的经济条件变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但也仅限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多的人丢失了自己对于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一味的满足内心物质欲望。面对这种如此匮乏精神需求的现象下,我们借助了电影这一艺术形式,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反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的相关问题传达给大众精神世界,以此来丰富大众的精神需求。
第二章 《在路上》的艺术风格
2.1题材认识
在看完五月天的《顽固》MV之后,我们把影片的主题思想定为“追梦”,在当今的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各行各当的事。一部分人做着自己兴趣所在或者可以说梦寐以求的工作,正在完成自己满意的生命体验,但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干着与自己专业无关,做着索然无味的工作,只是一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着。导致这样的结果全取决于他们在毕业之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可以借此引申思考——是否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用一条单一的线索来叙述整个故事,主人公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挣扎。并且通过对男主的人物刻画,更加体现出内心的矛盾,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相信不论是从前现在或是未来,不同的人总会为不同的烦恼感到困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帮助更多的人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会对他们将来做的决定有所帮助,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一点健康积极向上、有意义的影视内容。
2.2主要形式
这部影片为青春励志剧情片,分为现实与幻想两个部分,现实中的他被“追逐梦想”还是“妥协现实”所感到困扰,梦境里的他却是一位追梦成功,散发着光芒的舞台歌手,这一段的内容剪辑借鉴于《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但是本片幻想的内容只占到很小的百分比,所以与《夏洛特烦恼》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影片还是以正常的时间线来叙述整个故事,通过视觉语言、听觉语言来表达整部影片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向观众传达有意义的信息。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在经历过一番内心挣扎和思想斗争后决定“我的青春我做主”,然后继续追寻梦想的青春励志片,所以大部分的场景将会使用自然光线,可以很好地营造出阳光、青春、励志的基调。特别的场景,例如舞台场景则会使用强光来增强舞台的张力以及体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通过光线的运用来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这样也能很好地传达信息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染力。
2.3表现手段
首先最初的选题和内容的大致拟定,是由组员经过对其主要思想讨论继而决定下来,确定好后,开始完善剧中的人物关系、人物特点、矛盾冲突。在完成剧本之后导演将根据剧本规划出分镜,因我们小组有我和另一位组员同时主要担任摄影这一职责,所以我们将采用双机位定点拍摄,根据分镜来分配我们所要拍摄的镜头。拍摄过程中注意对光线的运用,场景过暗则需打光,合理且充分的运用自然光线,在推、拉、摇、移镜头的过程中保证镜头的完整性、连贯性,判断每个景别、构图、拍摄角度等是否安排的恰当合理,如有疑问及时的与导演商讨,以保证影片拍摄的效果和效率。演员方面找的是本校的在校生,首先主人公其本身就是乐队的主唱,在诠释剧中人物设定为乐队主唱一角,代入感会更强,将会演绎的更加真实生动;其次是本校的学生时间和行程方面会比较容易安排。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