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报实习中看媒介融合优势互补
摘 要目前随着移动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的普及化,传统的媒介所处的地位不断的下降,虽说目前传统媒体尚有生存之地,市场份额目前来说相对稳定,但是地位仍然持续下降,为了不被市场所淘汰,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许多传统媒体正在积极转型。该课题旨在指出目前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现状,以及新兴媒体目前发展的趋势,好得知传统媒体目前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要么积极进行媒介融合,要么被市场所淘汰。这个课题目的还要分析一下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利弊,以及面临的困难。
Key word:Traditional media crisis; media convergence; media innovation目 录
第一章 传统媒体简介1
1.1传统媒体的起源与发展1
1.2传统媒体辉煌时期1
1.3传统媒体的优势分析3
第二章 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危机 4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影响4
2.2传统媒体遭遇了重大危机5
2.3传统媒体目前地位5
第三章 《现代快报》的媒介融合6
3.1《现代快报》所采取的措施6
3.2措施的分析6
3.3措施的困难性7
第四章 《现代快报》一些融合措施的分析7
4.1APP微博微信网络平台7
4.2措施的效果性8
4.3目前最有用的措施8
第五章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8
5.1实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8
5.2媒介融合的困难性8
5.3对传统媒体未来的展望9
结束语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第一章 传统媒体简介
1.1传统媒体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媒体主要起源是报纸,我国汉代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汉代没有信息通讯网络,所以汉代各郡县都在在京城长安设立叫做“邸”的办事处,定期把中央的旨意转达下去。但是有史可依的邸报是在汉朝,从宋朝开始,邸报成了古代报纸的统称。
但是目前我们现在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有趣的是,最开始的报纸不是用来传播新闻的,而是用来传播西方的宗教文化,可以说算是一种宗教的宣传手册。
19世纪末期,我国各种公办,民办报纸开始兴起,最早的一批报房(报社)出现于北京,出现一大批有名的报纸,如《新青年》、《国民》、《晨报》、《京报》等等,这些报纸传播了先进的西方思想,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报纸最初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更多的是思想文化的传播,或者可以算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但是有些机构将其作为盈利的手段,大幅度降低报纸的价格,报纸开始进入商业报纸时期。
为了面向大众,争取更多的市场,报纸的内容更加的平民化,并开始增加更多的娱乐内容,在当时与电子传播的竞争中,取得了完美胜利。随着报纸价格不断压低,单纯的靠卖报纸肯定是入不敷出了,于是报纸开始引入广告,靠广告收入盈利。
报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传统媒体飞速发展,报刊开始分离,细化市场,报纸走广度,期刊走深度。建国之后,电力能源普及使用,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广播,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传统媒体可以说是进行了爆炸式的发展。
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状态得以改变,人们的娱乐活动大大的丰富,几乎家家都有电视广播,街头巷尾都是报亭,大街上商家的广告海报绚丽夺目,广播的声音悦耳动听,看电视犹如身临其境,使人近乎快忽视了空间的限制。
许多商家也认识到了传统媒体飞速发展的现状,开始在报纸,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这更是带动了广告行业的兴起,许多商家投放广告,让传统媒体获得大量的盈利,这种现象又使得大量的报刊出现,大量的报刊出现,占据大规模的市场,来吸引更多的商家公司投放广告。这是一种循环,广告促进传统媒体的飞速发展,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又吸引更多的广告投入,传统媒体陷入一种良性的发展循环。
传统媒体进入盈利时代,大众时代,意味着传统媒体必须迎合大众的市场,吸引大众的目光,传统媒体的政治宣传比重有所下降,增加更多的大众感兴趣的新闻,增加更多的娱乐版块,其价格也进一步的压低,可以说,其主要的收入便是广告的投放了。
1.2传统媒体辉煌时期
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各大行业商家,公司的数量的急速增长,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个可以说前所未有的良机,传统媒体也抓住了这次机会,迅速迎来了传统媒体的巅峰时期,到达这里,传统媒体可以说是主宰了传播界,它决定了人们的所看所闻。
在2000年左右,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例,其发展迅猛,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单单只是北京一地,每天要印刷超过700万份的报纸,平均每个人半份报纸,北京报纸中《北京晚报》常年占据销售榜第一,2000年左右的年销量超过百万份,2002年更是突破了120万份。平均每期传阅率有3.4人,每期读者人数高达343万,其中92%为主动读者。其广告收益更是惊人,1999年,3.9亿;2000年,5.1亿;2001年,6.2亿;2002年,7.56亿。(以上数据来源与百度互联网)
2005年,全国拥有的报纸种类超过2000种,印刷报纸的用纸量超过300万吨,这达到了世界之最,中国成了世界第一的报纸大国。同时杂志也借着报纸的东风顺势上扬,期刊既以较快的传送速度区别于传统书籍,又以较大的容量和较从容的转播时间区别与报纸[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报刊业平稳发展,期刊数量逐年增长(见表一),基本已经形成了报刊的产业化。
表一(数据来自与《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
1987
1997
2000
2003
2004
2006
期刊数量
5687
7918
8725
9165
9490
9386
电视广播的普及的速度也是十分的惊人。到2003年底,我国有广播电台28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共744座,电视台320座,62个教育台。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0508万户。广播覆盖率高达93.6%,电视覆盖率高达94.8%。据央视索福瑞《中国电视栏目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电视频道总量为2094个,新闻、专题、综艺是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2003年收视量分别占总量的15.5%、7.1%和5.8%[2]。
广播电视如此高的覆盖率,吸引了大量的公司商家在上面投放广告,有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用令人吃惊。比如CCTY1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用更是天价数字,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商家想尽办法来争抢在这个时段的广告播出权。
Key word:Traditional media crisis; media convergence; media innovation目 录
第一章 传统媒体简介1
1.1传统媒体的起源与发展1
1.2传统媒体辉煌时期1
1.3传统媒体的优势分析3
第二章 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危机 4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影响4
2.2传统媒体遭遇了重大危机5
2.3传统媒体目前地位5
第三章 《现代快报》的媒介融合6
3.1《现代快报》所采取的措施6
3.2措施的分析6
3.3措施的困难性7
第四章 《现代快报》一些融合措施的分析7
4.1APP微博微信网络平台7
4.2措施的效果性8
4.3目前最有用的措施8
第五章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8
5.1实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8
5.2媒介融合的困难性8
5.3对传统媒体未来的展望9
结束语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第一章 传统媒体简介
1.1传统媒体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媒体主要起源是报纸,我国汉代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汉代没有信息通讯网络,所以汉代各郡县都在在京城长安设立叫做“邸”的办事处,定期把中央的旨意转达下去。但是有史可依的邸报是在汉朝,从宋朝开始,邸报成了古代报纸的统称。
但是目前我们现在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有趣的是,最开始的报纸不是用来传播新闻的,而是用来传播西方的宗教文化,可以说算是一种宗教的宣传手册。
19世纪末期,我国各种公办,民办报纸开始兴起,最早的一批报房(报社)出现于北京,出现一大批有名的报纸,如《新青年》、《国民》、《晨报》、《京报》等等,这些报纸传播了先进的西方思想,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报纸最初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更多的是思想文化的传播,或者可以算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但是有些机构将其作为盈利的手段,大幅度降低报纸的价格,报纸开始进入商业报纸时期。
为了面向大众,争取更多的市场,报纸的内容更加的平民化,并开始增加更多的娱乐内容,在当时与电子传播的竞争中,取得了完美胜利。随着报纸价格不断压低,单纯的靠卖报纸肯定是入不敷出了,于是报纸开始引入广告,靠广告收入盈利。
报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传统媒体飞速发展,报刊开始分离,细化市场,报纸走广度,期刊走深度。建国之后,电力能源普及使用,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广播,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传统媒体可以说是进行了爆炸式的发展。
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状态得以改变,人们的娱乐活动大大的丰富,几乎家家都有电视广播,街头巷尾都是报亭,大街上商家的广告海报绚丽夺目,广播的声音悦耳动听,看电视犹如身临其境,使人近乎快忽视了空间的限制。
许多商家也认识到了传统媒体飞速发展的现状,开始在报纸,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这更是带动了广告行业的兴起,许多商家投放广告,让传统媒体获得大量的盈利,这种现象又使得大量的报刊出现,大量的报刊出现,占据大规模的市场,来吸引更多的商家公司投放广告。这是一种循环,广告促进传统媒体的飞速发展,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又吸引更多的广告投入,传统媒体陷入一种良性的发展循环。
传统媒体进入盈利时代,大众时代,意味着传统媒体必须迎合大众的市场,吸引大众的目光,传统媒体的政治宣传比重有所下降,增加更多的大众感兴趣的新闻,增加更多的娱乐版块,其价格也进一步的压低,可以说,其主要的收入便是广告的投放了。
1.2传统媒体辉煌时期
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各大行业商家,公司的数量的急速增长,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个可以说前所未有的良机,传统媒体也抓住了这次机会,迅速迎来了传统媒体的巅峰时期,到达这里,传统媒体可以说是主宰了传播界,它决定了人们的所看所闻。
在2000年左右,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例,其发展迅猛,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单单只是北京一地,每天要印刷超过700万份的报纸,平均每个人半份报纸,北京报纸中《北京晚报》常年占据销售榜第一,2000年左右的年销量超过百万份,2002年更是突破了120万份。平均每期传阅率有3.4人,每期读者人数高达343万,其中92%为主动读者。其广告收益更是惊人,1999年,3.9亿;2000年,5.1亿;2001年,6.2亿;2002年,7.56亿。(以上数据来源与百度互联网)
2005年,全国拥有的报纸种类超过2000种,印刷报纸的用纸量超过300万吨,这达到了世界之最,中国成了世界第一的报纸大国。同时杂志也借着报纸的东风顺势上扬,期刊既以较快的传送速度区别于传统书籍,又以较大的容量和较从容的转播时间区别与报纸[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报刊业平稳发展,期刊数量逐年增长(见表一),基本已经形成了报刊的产业化。
表一(数据来自与《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
1987
1997
2000
2003
2004
2006
期刊数量
5687
7918
8725
9165
9490
9386
电视广播的普及的速度也是十分的惊人。到2003年底,我国有广播电台28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共744座,电视台320座,62个教育台。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0508万户。广播覆盖率高达93.6%,电视覆盖率高达94.8%。据央视索福瑞《中国电视栏目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电视频道总量为2094个,新闻、专题、综艺是最受关注的节目类型,2003年收视量分别占总量的15.5%、7.1%和5.8%[2]。
广播电视如此高的覆盖率,吸引了大量的公司商家在上面投放广告,有的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用令人吃惊。比如CCTY1黄金时段的广告费用更是天价数字,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商家想尽办法来争抢在这个时段的广告播出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