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的千书计划论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作用(附件)【字数:7211】

摘 要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当中国的电视者们发现这一“舶来品”时,便被其特有的魅力而吸引。纪录片及时性、真实性、记录性的风格特征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声画结合将一段历史故事或人物事件等完美呈现。对于纪录片声音系统中的解说词元素,起到结构影片,强调细节,升华主题等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结合毕业作品纪录片《陈先生的“千书计划”》中的解说词,与其他优秀纪录片进行更加深入且多角度分析,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本次毕业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也进一步加强对解说词与纪录片的知识积累。
目 录
第一章 纪录片与解说词概述3
1.1解说词简述3
1.2解说词的性质3
第二章 纪录片中解说词的功能作用概述4
2.1主题提炼功能4
2.2结构框架功能4
2.3叙事抒情功能5
2.4提示补充功能5
第三章 解说词的优缺点概述6
3.1解说词的优点6
3.2解说词的缺点6
第四章 解说词的写作及应用技巧7
4.1撰写解说词的时间7
4.2撰写解说词的创作者要求7
4.3撰写解说词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7
结束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8
绪 论
一、选题综述
1.课题研究基础:
1.1理论基础:经过本校四年课程的专业基础学习,已经熟练掌握纪录片的基本拍摄流程、纪录片创作技巧、相关剪辑软件的运用等知识,基本具备拍摄本课题的理论支撑,奠造实际创作基础。
1.2实践基础:在本课题的研究上,学生事前已经进行过实践了解,并与课题拍摄主人公(陈烨先生)有所沟通,在日后的纪录片创作中已经奠定实践基础。
1.3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例如微信、kindle、阅读APP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出现,其便携性、及时性、丰富性的特点显著,深受年青一代的青睐。由此不断冲击传统书店的运营,导致近年来传统书店的接连倒闭。但2015年南京出现第一家24小时不关灯的书店引起广泛关注,是否传统书店又将回春?它们将以何种新模式经营?是否会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受人青睐?为何此书店主人陈烨先生会产生建造“千书计划”的理想?因此萌生创作此课题的想法与计划。
1.4课题研究目的(主题):学生将以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主要纪录陈先生在实现“千书计划”所遇的困难、如何化解困难、以及他和书店的趣闻等故事,以小见大,表现像陈先生为代表的社会小知识分子对于书房的热爱,对社会文化精神祈愿与责任,以及展现当今社会传统书店的新建造及新的生存状态,以期给予社会大众以启迪。
二.内容:
2.1基本思路:通过纪录人物陈先生的个人生活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理想价值等;?通过纪录陈先生建设1000家书房的故事为主要内容,表现“千书计划”的理想实现过程中所遇之事,表现主题。
2.2创作风格与表现手法:纪录片的影视表现方法(其中包含对人物的采访),偏重纪实类风格。影片以对创办者或相关任务的采访,和画外音的解说词客观评论为主要叙事手段,配合音乐灯光的合理运用,表现主题。
2.3主要观点:陈先生个人的“千书计划”理想应当也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也应是整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参与并建设号召。
纪录片与解说词概述
1.1解说词简述
纪录片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它利用镜头语言纪录客观真实的世界,从生活中提炼主题意义,为观众带来完整的影片,并引人深思其主题内涵。如果单纯依靠画面表述很难让人深入了解。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存在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画面有不能表达的局限性而存在,更在于整部影片思想内涵表达的准确性,为观众提供理解影片内容事件的基础。纪录片的解说词更以一种特殊文体呈现于片中,增强纪录片观赏价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5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