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片人在整部影片中的作用【字数:5383】

摘 要 《刺猬的优雅》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小明的留守儿童渴望打工在外的父母回家的故事。主人公小明是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奶奶长大的留后儿童,不写作业是常事,甚至偷奶奶的钱买玩具,但是这些不痛不痒的小错误,并没有引起在外打工的父母的注意,直到小明拿砖头把自己的好朋友小可打伤住院,他的父母才不得不回来,没想到回来之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场景。这部影片在人物设定上非常简单,主要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留守儿童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可,年迈的奶奶以及有点变态的老师,小明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演员只是一代而过。在拍摄场地的选择上,我们也是找到了更贴近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安徽农村。希望所有的努力都可以用影片的效果作为回报。
目 录
第一章 为什么选择《刺猬的优雅》这部影片?1
1.1 1
为什么要担任这部片子的编剧及制片?2
2.1 2
打算怎么做?意义在哪里?
3.1 3
3.1.1 3
3.1.2 3
3.1.3 4
3.1.4 4
3.1.5 4
3.1.6 4
3.1.7 4
结束语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第一章 为什么选择《刺猬的优雅》这部影片?
1.1
之所以选择拍这部影片,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我是这部影片的编剧,同时我自己本身就算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工作,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毛泽东就着重阐述过:“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论点。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很好的艺术题材。卢卡契也认为:一切意识形态活动是对客观日常生活的反应,所不同的只是反映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而日常生活的需要又将催生科学、艺术、哲学等活动不断解决的新问题,获得发展。可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说,日常生活是艺术的母体。所以这个剧本里有很多细节都是根据我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所以在节奏把握上更准确,情感上也有很多的共鸣。
另一方面,现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当下比较热的题材,也是社会很关注的话题。据统计,中国农村 “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中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有关“留守儿童”不好的事件,让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更加的关心,事实上,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我们也要分开来看,有的留守儿童和大部分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无异,乐观、坚强、开朗活泼;还有一部分孩子却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对于后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更好的生活。作为一个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现出来,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和感悟,从而促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章 为什么要担任这个片子的编剧及制片?
2.1
这个片子最初的剧本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甚至连情节设置都完全不同。因为原来的剧本拍摄难度较大,我们和周老师共同商议在不改变原本主题的情况下,讨论出了新的剧本大纲,重新构想整理出了这个剧本。之所以是我担任这部片子的编剧,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我有过同样的留守经历。当然,这个剧本原本只有一个大概的故事框架,很多细节的东西,以及逻辑上的东西还没有很全面。所以,我们团队的成员在剧本出来后,进行了多次研读,讨论出细节的问题,并把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归纳请教周光毅老师。比如,最初我们只是印象中给小明定了大概的性格,表现出小明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衣着朴素、成绩中等、在别人眼中是个坏学生,这样一个大概的形象。并没有通过一些细节展现出来,使得人物性格特别空洞,人物没有灵魂,观众无法真切的感受到小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无法传达出去。在请教周老师之后,周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指点,比如通过人物的眼神、他人的对话、环境的渲染等方式来丰满人物的性格。同时周老师还建议我们,在展现时尽量用画面和音乐,少用对话,使得整个影片更有氛围。这些讨论和改动,使得整个剧本更加丰满,人物更加立体,导演的心里也更加明了需要着重表现的东西。
同时,作为制片人要知道片子的最终结果以及投资回报比,所以担任这部影片的制片人有多个原因。
首先,从剧本是否具有呈现的价值来说。在这部影片中,除了制片人的身份,我还是这部影片的编剧。所以,作为编剧,这个剧本所表达的内容是符合我的价值观的,并且是自己满意的,认为有拍摄价值的一个作品。同时,作为制片人也是有信心把片子拍出来的一个作品。
其次,从投资回报比来说。这部片子是在学校里申请的国家级的项目,学校会有一万块钱的补助,这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可以在这部片子里投入更多的经费,以便更好的完成这个作品。整部影片的预算增加,会直接促使片子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所以在我们自己本身预算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学校的资助会让这个片子达到更好的效果。
再次,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关于留守儿童的话题,对于曾经是留守儿童的我来说,很能触动到我的内心,希望能竭尽全力完成这部影片。同时,这个话题也是当下比较热的一个话题,所以片子最终呈现出来之后会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关注,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列宁就曾经说过“在当时电影事业的平凡外表下隐藏着最伟大的教育工具。”所以,我们最终的希望和目的就是这部影片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引起更多的人对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重视。
第三章 打算怎么做?意义在哪?
3.1
作为编剧,把最终的剧本交给导演的时候并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又一重要工作的开始。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和不可调和的场景无法完成,编剧还要在现场和导演进行商议,对脚本进行修改等一系列工作。所以,在拍摄的整个过程中,我都需要在场,保证影片的正常拍摄。
当然,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制片人就像是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一方面要对整个项目进行预算的估计,还要了解整个项目的运作流程。从故事创意到剧本的完成;从和导演的配合到对演员的选择;从预算的跟进到项目的筹备;从拍摄到后期再到成片。整个项目所有的工作都要在制片人的掌握之中,并且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3.1.1预算
俗话说的好制片人就是“找钱的和花钱的”,作为整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制片人要对整个影片从资金上进行把控。要组建摄制组、制定出拍摄计划,预算表以及演员安排等。以《刺猬的优雅》为例,因为讲述的是留守儿童的故事,在拍摄场地上,我们不能选择比较繁华的大都市,所以我们找到离南京比较近的安徽滁州的叉河镇进行取景,并且找到当地比较熟识的人作为当地制片,也带着导演、副导演、美工、摄像等过去进行了实地的选景和考察。虽然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让影片更好的表现出留守儿童的真实状态,但这些都会增加我们的预算,因为远离南京,所以我们人员需要住宿、拍摄时器材需要车辆运输、当地资源需要协调等等,这些都会在支出上占很大一部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