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贸易规则的发展趋势以农业协议为例(附件)【字数:10282】
摘 要我们要掌握和运用好WTO的规则去应对全球中存在的机遇挑战,研究主导谈判的发达国家农业政策对农业协定的趋势影响,深入研究农业协定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去应对国外的农业保护政策,积极把握农业化的进程,加快改革和战略调整,完善我国对外的农业政策,全面提升竞争力。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农产品的保护,也能够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加快发展农产品贸易。
Keywords: agriculture agreement;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rends ;responses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WTO贸易规则下农业协议概述 1
1.1 农业协议的阶段性成果 1
1.2世界农产品发展的现状 3
第二章 农业协议的发展趋势 6
2.1农业协议下各国的农业政策分析 6
2.2 农业协议的发展趋势 8
第三章 农业协议对我国农业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10
3.1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10
3.2 农业协议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1
3.3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WTO贸易规则下农业协议概述
1.1 农业协议的阶段性成果
农业问题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的争议,其进程十分坎坷,经历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到多哈回合、后多哈回合时代,在激烈的谈判争议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步步走向完善。
1.1.1关贸总协定阶段
六十年代肯尼迪回合,美国提出减少数量关税限制的措施促进贸易自由化,遭到欧盟果断拒绝。1973到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欧盟美国为了各自利益发生冲突,仅仅达成了关于牛奶和奶制品的两项协定,抑制了农产品自由化。尽管在历轮谈判中,对农业的关税保护等措施多次被纳入议题,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根深蒂固,农业规则没有实质性进展,而导致国际农业规则发展的缓慢。
1.1.2乌拉圭回合阶段
1968年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制首次关注农业问题,美国凯恩斯集团等主导国家进行谈判,在1992年11月促成《布莱尔大厦协定》,双方进一步谈判在1993年产生了《农业协定》。协定引言中提出要落实对非贸易问题的承诺,正文里对出口补贴,国内支持等规定发展中国家享有的优惠待遇,同时绿箱政策中提出一般服务,公共储备,粮食援助和直接支付等优惠手段。但是农业协定本质上严重扭曲了农业贸易规则及其秩序,由于本身存在的不切实际的不公平规则限制了发展中国家政策空间,仅仅将农业贸易引向贸易自由化。
表11 主要农业贸易成员在WTO成立后农产品平均增长率的变动(单位:%)
成员
进口
出口
进出口
进出口额增长比
WTO之前
WTO之后
WTO之前
WTO之后
WTO之前
WTO之后
欧盟
1.76
0.01
2.14
4.23
1.9
0.76
1.14
美国
6.11
3.2
2.85
2.14
4.11
0.31
3.8
凯恩斯集团
7.11
2.87
2.56
5.85
3.8
4.84
1.04
日本
2.2
0.44
0.7
6.58
2.17
0.61
1.56
韩国
6.5
1.67
4.56
6.85
6.32
0.84
7.16
数据来源:根据WTO贸易统计计算
从表11中可以看到主要农业贸易国家中只有凯恩斯集团在农业协定实施之后增长了1.04%,其他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国的出口出现2.14%的负增长,成员国之间进出口并没有一致性变动,说明农业协定并没有改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反而关税化水平提高,市场准入机制也未改变。更多的国家将农业协定当做保护盾牌,出现的关税高峰,严苛的壁垒等保护。我们要认识到规则的实施比规则本身更为重要,农产品贸易谈判进程步履维艰,各国仍需努力应对。
1.1.3多哈回合谈判
2001年的多哈回合谈判通过了过渡性文件《农业框架协议》和《香港宣言》等。规定了谈判授权才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逐渐削减出口补贴并期待逐步取消,对国内支持的扭曲部分进行实质性修改。其中框架协议重申了多哈回合谈判的目标,强调了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优惠。另外,对如何有效合理的处理农业政策,对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补贴进行深入谈判,并将棉花纳入其中。
谈判利益主体中,美国和凯恩斯集团为其发达的农业主张农业贸易自由化,希望取消出口补贴,降低关税增加关税配额,取消特殊保障机制;欧盟与G10集团的农业缺乏比较优势,因此主张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在农产品贸易中较为保守和被动,主张削减市场准入和出口补贴,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坚持延续乌拉圭回合关税公式,继续实行宽松关税以及关税配额;G20集团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他们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进口国,生产进口份额分别占据全球的20%和26%,主张严格限制关税减让的灵活性,维护自身利益。
Keywords: agriculture agreement;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rends ;responses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WTO贸易规则下农业协议概述 1
1.1 农业协议的阶段性成果 1
1.2世界农产品发展的现状 3
第二章 农业协议的发展趋势 6
2.1农业协议下各国的农业政策分析 6
2.2 农业协议的发展趋势 8
第三章 农业协议对我国农业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10
3.1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10
3.2 农业协议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1
3.3 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WTO贸易规则下农业协议概述
1.1 农业协议的阶段性成果
农业问题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的争议,其进程十分坎坷,经历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到多哈回合、后多哈回合时代,在激烈的谈判争议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步步走向完善。
1.1.1关贸总协定阶段
六十年代肯尼迪回合,美国提出减少数量关税限制的措施促进贸易自由化,遭到欧盟果断拒绝。1973到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欧盟美国为了各自利益发生冲突,仅仅达成了关于牛奶和奶制品的两项协定,抑制了农产品自由化。尽管在历轮谈判中,对农业的关税保护等措施多次被纳入议题,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根深蒂固,农业规则没有实质性进展,而导致国际农业规则发展的缓慢。
1.1.2乌拉圭回合阶段
1968年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制首次关注农业问题,美国凯恩斯集团等主导国家进行谈判,在1992年11月促成《布莱尔大厦协定》,双方进一步谈判在1993年产生了《农业协定》。协定引言中提出要落实对非贸易问题的承诺,正文里对出口补贴,国内支持等规定发展中国家享有的优惠待遇,同时绿箱政策中提出一般服务,公共储备,粮食援助和直接支付等优惠手段。但是农业协定本质上严重扭曲了农业贸易规则及其秩序,由于本身存在的不切实际的不公平规则限制了发展中国家政策空间,仅仅将农业贸易引向贸易自由化。
表11 主要农业贸易成员在WTO成立后农产品平均增长率的变动(单位:%)
成员
进口
出口
进出口
进出口额增长比
WTO之前
WTO之后
WTO之前
WTO之后
WTO之前
WTO之后
欧盟
1.76
0.01
2.14
4.23
1.9
0.76
1.14
美国
6.11
3.2
2.85
2.14
4.11
0.31
3.8
凯恩斯集团
7.11
2.87
2.56
5.85
3.8
4.84
1.04
日本
2.2
0.44
0.7
6.58
2.17
0.61
1.56
韩国
6.5
1.67
4.56
6.85
6.32
0.84
7.16
数据来源:根据WTO贸易统计计算
从表11中可以看到主要农业贸易国家中只有凯恩斯集团在农业协定实施之后增长了1.04%,其他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国的出口出现2.14%的负增长,成员国之间进出口并没有一致性变动,说明农业协定并没有改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反而关税化水平提高,市场准入机制也未改变。更多的国家将农业协定当做保护盾牌,出现的关税高峰,严苛的壁垒等保护。我们要认识到规则的实施比规则本身更为重要,农产品贸易谈判进程步履维艰,各国仍需努力应对。
1.1.3多哈回合谈判
2001年的多哈回合谈判通过了过渡性文件《农业框架协议》和《香港宣言》等。规定了谈判授权才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逐渐削减出口补贴并期待逐步取消,对国内支持的扭曲部分进行实质性修改。其中框架协议重申了多哈回合谈判的目标,强调了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优惠。另外,对如何有效合理的处理农业政策,对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补贴进行深入谈判,并将棉花纳入其中。
谈判利益主体中,美国和凯恩斯集团为其发达的农业主张农业贸易自由化,希望取消出口补贴,降低关税增加关税配额,取消特殊保障机制;欧盟与G10集团的农业缺乏比较优势,因此主张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在农产品贸易中较为保守和被动,主张削减市场准入和出口补贴,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坚持延续乌拉圭回合关税公式,继续实行宽松关税以及关税配额;G20集团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他们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进口国,生产进口份额分别占据全球的20%和26%,主张严格限制关税减让的灵活性,维护自身利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