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影海报的视觉审美性探析

摘 要 电影海报是伴随着电影工业一起成长起来的,从原本作为基本的电影宣传工具到如今越发具备独特个性,可说是一项特殊的艺术门类。它的大概发展历程以及内涵与价值都是本篇论文想要探析的。本篇论文将从多角度探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审美性,希望这里能够对有兴趣了解电影海报的朋友们提供些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的背景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1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
第二章 现代电影海报的构成要素2
2.1现代电影海报符号解析2
2.1.1现代电影海报中的图形结构2
2.1.2现代电影海报中的色彩搭配3
2.1.3现代电影海报中的文字运用4第三章 不同文化下的电影海报5
3.1中国百年电影海报的变化5
3.2欧美电影海报的风格6
3.2.1美国电影海报的百年剪影6
3.2.2欧洲电影海报的各类风格7
3.3其他地区文化的电影海报的特色8
结束语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电影起初诞生在法国,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电影传播越来越广泛,逐步迈向全世界,电影也越来越多元多样。电影海报因电影而诞生,至今也是近一百年了,同样也发展出了多元多样的风格。本篇论文将以现代电影海报中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影响这两个方向对电影海报进行审美赏析。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今天,电影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元素和精神需求。虽然电影工业也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但现在已是相当成熟,无论是电影的制作还是电影的内容都包含广泛。而与此同时同样吸引人们眼光的就是伴随着电影工业一起成长起来的电影海报。从原本作为基本的电影宣传工具到如今越发具备个性,电影海报已可算是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本篇论文将从多个角度赏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审美,多方面去了解电影海报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希望能对将来的电影海报的设计方向提供些参考。
赏析电影海报的同时也是在观察人类文化和美术设计的发展历史。借此研究了解电影海报的审美趣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时开拓自身审美的视野,并且提出对电影海报未来的展望。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论文通过对课题的认定,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实践调查。分析国内外各类电影海报,研究现代电影海报中常见的构成符号进行解析,以及不同文化下的电影海报的风格特点,以此总结经验,多角度认识电影海报的视觉审美内涵与其价值。
第二章 现代电影海报的构成要素
2.1现代电影海报的符号解析
2.1.1现代电影海报中的图形结构
电影海报的构图。电影海报的构图形式应该要主旨明确,以清晰简洁的画面传达电影本身的主题,才能以第一眼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兴趣。从电影海报的构图形式上看,一般可分为横式与竖式两种。通常来说,横向构图的画面最符合人的视界,属于最自然的观察结构。因为横式构图将画面内容如卷轴一般舒展看来,以宽阔浩大取胜,对恢宏的影片场面有较好的表现力,能够对观众造成视觉上的强势冲击力;而竖式构图则会透露出崇高肃穆的感觉,主人公的形象放在其中就能得到放大。不过海报的构图形式并不是万金油,随便在任何电影上都能套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能够恰当地表达出电影主题内容的构图形式才是正确的。例如现在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特别是3D特效电影就更适合使用横式构图,以画面的磅礴华丽为视觉重心,观众们的眼球一旦被其气势所震撼,就成功了。比如,美国科幻大片《2012》的海报图就以水平线为结构的中心,描绘了世界末日时山崩地裂,人类的城市被海水所淹没的末日景色,透出了凝重与绝望的气息。而竖式构图多是以体现人物为主,在超级英雄电影海报中较为常见。例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超级英雄电影——《蝙蝠侠:暗黑骑士》,海报上阴郁灰暗的大楼和矗立大楼下的蝙蝠侠,无不流露出如电影名字暗黑骑士一样悲怆而沉重的庄严感。
同一种构图也存在不同的视觉重心。例如在动画电影《小王子》的海报制作上整体构图的视觉重心看似是中间几乎沾满了整个画面的小女生,但随着女孩的实现我们会看到她在注视着小王子,小王子则面对着狐狸。这样不但没有破坏画面的平衡感,反而让我们将自己代入这个小女孩的视角,发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着那么一个纯真可爱的小王子。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采用的是半包围式的构图风格,男主角头像在画面的右方,目光向左上方注视,右边则黑底白字的印上他的名字——Leon,留下一定的目光空间,使观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张艺谋的经典作品《英雄》,海报上的五名角色以V字形式排列,V字形传达了一种紧张的不稳定性,让整幅海报具有一种张力和紧绷的霸气;《丹麦女孩》的海报设计让男女主角一左一右分别占据画面的一半,这种对半分割的构图呈现出了稳重典雅的气质;美国超级英雄系列电影《X战警2》的海报构图巧妙利用了片名中的X,这是一种对角线式的构图,画面感极具张力。但是那些引人入胜的意境不是只存在那些复杂繁重的构图里。某些局部特写就能够集中表达客观事物的精髓部分,触动人们的心弦。前面提到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丹麦女孩》等属于此类构图方式,特写的部分为人物的面部,因为人的表情是最能抓住人的注意力的。如《窃听风云》,这类型的画面视觉度就较高,视觉冲击力强烈,一针见血。
(2)电影海报中的图形。图形是最容易被人读懂的语言载体,它超越了文字的局限,电影海报中的图形为了能够起到宣传电影且刺激观众对电影的兴趣的作用,它需要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在这里我们分为两种类型图像来讨论。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的一大优点是写实性,对海报中的重点和内涵能够最直观、快速地传达出来,是目前众多海报设计中最常见的元素。电影工业产业化的日趋成熟、电脑CG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影海报美学的逐步丰富,剧情类电影海报的设计也开始花样百出,从特效制作到画面图形语言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电影《天台爱情》的整个海报画面以颇有波普色彩的复古插画风格为主,繁复鲜艳的色彩产生强烈的观感冲击,而周杰伦、曾志伟等造型有趣的众多角色充斥在画面中央,整个画面就有一股浓浓的音乐喜剧的轻松诙谐的感觉。这样一来海报的表现风格和影片的内容就能最大程度地相互贴合,让人一眼就通,很是吸引人的情趣,因此这种类型的电影海报最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
抽象图形
跟具象图形相反,写意性是抽象图形的特点。以抽象图形为设计符号的电影海报就是抛弃了使用显而易见的主人公、物体等具体事物,而改用概念性的图形,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色块、线条等和电影内容有关的元素,或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图形,表达了隐喻的涵义。象征、联想、比喻、夸张等手法都可以让观者自己去心领神会,即使不能准确地猜到电影的内容,但也能自主营造出那份心驰神往的氛围。比如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作品《太阳帝国》,其海报的画面中一架冒着黑烟的飞机从天坠落并划过了中间那轮鲜红的太阳,地上有个孩童身影,手上拿着玩具飞机好似一边嬉耍一边追逐那架坠机的样子,整个画面有着东方传统绘画的美感。我们没有在这幅海报中看到主人公和剧情,但是它的风韵还是能够引领我们进入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