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附件)【字数:11162】

摘 要本文主要探析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与金钱利益的诱惑时,如何在其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中寻求平衡点。笔者认为媒体组织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引导着舆论的风向,它向社会大众传播的应该是客观、真实、正义、健康和负责任的信息和言论。新闻业作为一个产业,其商业化无可厚非,金钱是媒体组织得以运作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薪金则是媒体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但是以竞争压力和业务为借口,忽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虚假报道、庸俗内容、恶意炒作和不良图文来谋取利益的失范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本文尝试从新闻媒体商业化现象入手,通过分析新闻媒体组织及新闻媒体工作者在其背景下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并寻求其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从新闻媒体组织和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自律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他律两方面着手,提出平衡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建议。本文致力于推动媒体社会责任的建设,推动媒体产业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及媒体伦理观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文献综述1
1.3研究方法2
1.4创新之处2
第二章 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现状3
2.1时代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3
2.2商业化进程中的责任淡化3
第三章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之殇5
3.1新闻媒体面对商业利益的集体失范6
3.2激烈竞争中新闻媒体人的道德失规7
第四章 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之道7
4.1行业的理性自律7
4.2机制与公众的严格他律7
结束语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同其他行业一起走上了企业化、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新闻媒体开始由公益性向商业化转向。市场化给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渠道变得多样,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媒体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扩大。简言之, 我国社会的转型推动了新闻传媒的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场化与产业化进程,使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蓬勃发展。
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的规模达到了12750.3亿元人民币。传媒商业化无疑给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生机活力和经济效益,然而传媒商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予新闻媒体行业资金支持,促进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导致其过分追求商业利益,从而走上娱乐化、同质化和低俗化的道路,淡化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削弱了其公信力。近年来,有偿新闻、虚假报道、商业软文在新闻界屡见不鲜,类似纸包子事件的假新闻和杨丽娟追星事件的过度娱乐性新闻也层出不穷,这些都反映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逐渐缺失,及其对商业利益的无下限追求。
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复杂而重要的角色,即社会责任的担当者与引领者,以及商业上的困惑者与攫取者。新闻媒体具有引导社会舆论、传承文化、教育民众等功能,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新闻媒体行业作为一个产业,带有经济使命,需要从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商业利益,以保证其组织或机构的正常运作。社会的发展使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一旦新闻媒体在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之间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其对社会发展便会起到不容忽视的反作用。
本文探讨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就是在寻找平衡二者关系的方法,以此来净化新闻媒体行业不良风气,使新闻传媒行业市场健康发展,从而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1.2文献综述
在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方面,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1947年发表的《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总报告是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奠基之作。总报告从媒体的主要功能阐述了媒体社会责任的观点,其观点认为媒体的报道必须真实、有意义,媒体为公众提供的是一个交流、评论和批评的论坛,其应该是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互相交流的工具、是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的方法、是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总报告还对新闻界业主的公共责任进行了探讨,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话题被社会各界重视,新闻界对其的探讨也日渐升温。
在我国,笔者认为金梦兰著的《媒体的社会责任》对本文课题的研究帮助很大。书中,作者从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泛滥和国内外传媒业发展的历史来阐述媒体行业乱象和媒体的商业化历程,继而探讨传媒责任问题。同时,书中对媒体责任概念、西方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和中国学界的传媒责任问题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中国媒体的品质和公信力进行解读和从新构建,引导笔者明确了研究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思路。
其次,在李良荣著的《新闻学概论》中,其对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新闻伦理进行了着重阐述,对笔者研究新闻媒体行业的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参考。
再者,在《商业化背景下的新闻伦理》中,作者王卉对新闻伦理的原则内涵和中国新闻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中国新闻伦理失范的关键点和策略,其为笔者研究新闻媒体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失范行为和道德缺失提供了借鉴。
同时,闫伊默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论文 《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和刘新利的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新闻媒体的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平衡》对笔者研究的课题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诸多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目前学界对新闻媒体社会责与商业利益失衡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虚假新闻”、“新闻失实”、“有偿新闻”和“新闻低俗化”上,且多从新闻组织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及政府机制和公众监督方面出发,从行业自律和政府与公众他律的角度提出平衡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建议。
1.3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和资料梳理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通过文献和资料梳理法,笔者对与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了检索、收集、参考和全面的梳理,找出其研究的重点、发现其研究的问题,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通过个案分析法,对涉及到新闻媒体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过分注重商业利益而导致的社会责任缺失的经典个案进行研究,对其责任缺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缺失现象背后的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