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创新特色探析(附件)

摘 要“偶像养成”造星模式起源于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便初具规模;韩国紧随其后,近年来掀起一股“练习生”热潮,练习生可通过《PRODUCE101》等养成节目选拔出道。中国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于2018年风生水起,中国娱乐产业进入偶像养成元年。截至目前,中国境内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有《蜜蜂少女队》《天生是优我》《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自从《偶像练习生》播出之后,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话题度以及播放量持续增高,成为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网综。这一现象引发不少学者对此类节目与现象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国内的偶像养成类节目进行横向比较,再与国外的偶像养成类节目纵向比较,探索偶像养成类节目火爆背后的创新特色,即精准受众定位、选拔模式、导师与观众身份的转变、表演形式多样化等九项创新。通过分析这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路径,为我国现阶段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建议,并探讨此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目 录
一、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界定与发展现状 1
(一)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界定 1
(二)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1
二、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创新特色 3
(一)针对目标受众的精准策划 3
(二)摒弃“纯素人”的选拔模式 3
(三)导师身份的转变 4
(四)观众身份的转变 4
(五)表演形式多样化 5
(六)真人秀式的呈现方式 5
(七)多屏传播 5
(八)增强粉丝粘性,注重粉丝经济 6
(九)聚合平台资源,打造品牌IP 6
三、偶像养成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8
(一)“恶魔剪辑”现象屡见不鲜 8
(二)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8
(三)人才输送不足,资源投入不足 9
四、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路径 10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10
(二)提前规划后期工作,形成长期效应 10
(三)把握运营好IP孵化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界定与发展现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界定
偶像养成类节目,又称“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综艺节目依照“偶像养成”这一核心理念来策划制作的全新节目形式。从目前播出的各档偶像养成类节目来看,这类节目主要以唱歌、舞蹈、表演和选手日常生活状态记录等为表现内容,以舞台演绎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比赛为主要竞争手段,以明星打造为目的,以练习生制度为培养模式,进行选拔、培养全能艺人,并记录、展示其过程的节目类型。[]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国外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
“偶像”一词原意是指被追求、被崇拜的对象,但在东亚文化中,受到了日韩娱乐文化影响,产生了新的意义。
(1)日本偶像养成类节目
“偶像养成”造星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1949年便已产出少女偶像,20世纪70年代初具规模,迄今为止已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史。
1971年开播的《Star诞生》是日本第一代偶像养成类节目,山口百惠、松田圣子、中山美穗等红极一时的国民偶像,便是通过这个节目得以崭露头角。随着节目的热播,电视台和杂志纷纷推出一系列选秀节目。1975年,杰尼斯事务所的成立,开启了日本偶像经济时代。自此以后,日本涌现了多个红遍本土乃至海外的男性偶像团体,如SMAP、岚、关西男孩等。1985年,富士电视台选秀节目《黄昏喵喵》推出的日本大型女子组合“小猫俱乐部”(秋元康担任制作人)迅速走红,改变了传统偶像的概念——选用业余水平的纯素人打造偶像。1997年,从东京电视台综艺节目《ASAYAN》诞生的早安少女组迎来了女子偶像组合的新时代。
2005年,秋元康担任总制作人推出AKB48。与以往高不可攀的巨星不同,AKB48并不是通过电视媒介,而是采用小剧场公演的地下表演形式演出,她们是“可以面对面的偶像”、是一群“普通的不完美女孩”。粉丝通过握手会、剧场表演、总选投票等,共同参与她们的成长。AKB48被华尔街称为日本经济的激励者,是极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日本国民女子偶像组合。
(2)韩国偶像养成类节目
1995年,李秀满创立SM经纪公司。他将日本杰尼斯事务所、好莱坞造星模式与韩国国情相融合,打造出了东方神起、少女时代、EXO等组合神话。21世纪初,韩流势不可挡持续席卷全亚洲,韩国也逐渐摸索出来了一条成熟的偶像养成造星模式。
“练习生”是韩国娱乐产业的产物,是具有市场属性的商品,他们的训练是封闭式的。2006年,YG韩国娱乐公司推出偶像养成类节目《BigBang出道实录》,选出五名练习生组成男团BigBang。随后,该公司又通过《WIN:WHO IS NEXT》和《MIX &MATCH》两档综艺选出了WINNER与iKON两支男子偶像团体。如今韩国大火的TWICE,同样是通过由JYP经纪公司推出的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SIXTEEN》中脱颖而出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成为经纪公司遴选、储备练习生的一种方式,并在过程中养成粉丝。2016年,由韩国娱乐公司CJ Mnet打造的《PRODUCE101》是第一个“经纪公司企划女团”的女团出道选拔计划,101位参赛选手分别来自不同的经纪公司,11位出道成员由粉丝投票决定。赛后出道的女团I.O.I、男团WANNA ONE火遍全国,资源源源不断。2018年,Mnet与日本AKB48集团共同推出《PRODUCE48》(《PRODUCE101》第三季),来自日韩两国的练习生共同比拼。节目角度大胆新颖,韩国选秀热潮再一次掀起。
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
2004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轰动全国。作为国内首档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提供给素人一夜成名的机会,使得李宇春、张靓颖、张杰、华晨宇等歌手脱颖而出成为全民偶像,开启了娱乐化的选秀时代。随后国内的综艺市场争相模仿抄袭,推出的节目大同小异缺乏创新,这类选秀节目收视率急剧下滑,引起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出现,使得歌唱表演类选秀节目迎来了第二春。专业导师对素人实力的肯定是一大亮点,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观看热潮。类似的还有《中国好歌曲》《中国梦之声》《最美和声》等。
2015年,鉴于日韩两国的偶像选秀模式,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节目重心也从个人转移到了偶像团体,例如:《星动亚洲》《燃烧吧少年》《加油美少女》《天生是优我》等,但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直到2018年,以爱奇艺推出的《偶像练习生》为首的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呈井喷状涌现,同年腾讯集中火力推出的《创造101》更是后来者居上。据Vlinkage的数据显示,《创造101》在开播之际就创下了1.9亿的点击率,微博8亿话题阅读量。2019年,“偶养”热度只增不减,《以团之名》《青春有你》《创造营》等选秀节目紧跟其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