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新变化研究(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明星偶像的宣传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造星新途径,使明星的形象深入人心,造星活动更是成为了有利可图的一项事业。如今铺天盖地的娱乐信息占据着各大平台,使得娱乐追星和人们的生活愈发密不可分,造星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便是根据这一现象并结合最近出现的较为典型的几个造星范例进行分析,来窥探新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和思想变化,并根据利弊分析扬长补短,继续发扬造星的正面宣传作用,针对弊端采取相应措施,以期促进自媒体造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目 录
一、 前言 1
二、 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多样化的多元动因 1
(一) 自媒体环境下参与式文化之风盛行 1
(二) 粉丝经济支撑起“偶像”帝国 2
(三) 商业利益驱动下造型公司花样频出 2
三、 自媒体时代“造星”新模式分析 2
(一) 全民造星现象 2
(二) 意见领袖进行二级传播 5
(三) 明星及其背后经纪公司的宣传 6
四、 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多样化的反思 7
(一) 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多样化的好处 7
(二) 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多样化的弊端 8
五、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多样化弊端的应对 9
(一)加强大众媒介素养教育 9
(二)弘扬社会主旋律,呼吁偶像传播正能量 9
(三)警惕“消费主义”陷阱,甄别虚假需求 10
(四)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自媒体管控、严格执行内容把关 10
(五)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指导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言
从古至今,偶像人物对于人的引导、指向作用大抵相同,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对于“什么是偶像”的定义却不尽相同,什么时代就诞生什么样的偶像,明星偶像的诞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创新,各种新技术问世,逐渐改变了现代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而“造星”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走在最前沿,随着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增强,“造星”方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网络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人能够参与其中,贡献新的思路与策划,无数种创意融合,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使追星活动精彩纷呈,有时候,一次造星运动的背后是一场文化的狂欢。
现如今,在自媒体占当前娱乐环境重要地位的形式下,随着大众的娱乐消费能力变强,粉丝经济占据上风,一个明星的诞生不再仅仅是依靠经纪公司的宣传和商业利益的驱动,而是在与广大粉丝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一场又一场声势浩大的造星活动。粉丝参与度变强,是新时代造星活动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也是造星方式最明显的一种新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原因带来了这一变化?如何评价这一变化呢?研究造星活动,便能窥见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和精神文化需求,且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研究造星方式的新变化,对提升和强化自媒体表达渠道与其治理水平,亦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自媒体时代“造星”方式多样化的多元动因
不同时代偶像诞生的方式不尽相同,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在当今造成造星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自媒体环境下参与式文化之风盛行
在当今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大比例占据了人们的娱乐环境,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从先前媒介尽力争取受众到如今受众主动拉取信息这样一个从推到拉的过程,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积极对信息做出反馈与改编,受众不仅主动选择能力增强,也开始成为互联网的传播者。在新媒体所构建的平台下,受众也可以自己生产媒介信息,如自发提供新闻的草根记者或公民记者,自己制作影视音乐,微电影,微视频等娱乐产品的UGC创作者,因此,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被称为生产消费者用户。
自媒体的普及使得创作环境被无限放大,每个人都能通过简单的学习便能实现互联网活动的参与,不仅如此,通过参与活动,从互联网发布的众多信息中取得灵感,亦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意之间的模仿、饱和再到创新,网络中新的互动、新的创意层出不穷。
(二)粉丝经济支撑起“偶像”商业帝国
粉丝经济,主要是指以精神情感与态度追求为核心的新消费经济。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娱乐消费能力变强,粉丝经济占据上风,在这个流量变现的时代,每一份来自粉丝的爱,都可以被标上价码,所谓流量,就是粉丝的喜爱,新晋脱口秀红人李诞如今过亿的身价及其背后估值12亿的笑果文化,皆由粉丝们的喜爱与信任浇铸;去年火的爆网络综艺《创造101》中诞生的女团由粉丝投票选举而创造;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中诞生的网络红人亦由流量堆砌如今主要依托于网络的粉丝经济早已成为一个万亿级市场,粉丝经济遵循的是回报递增原理——随着网络用户增多,网络价值雪球般越滚越大,进而又会吸引更多“流量”,产生复合效应,进而为粉丝经济的发展营造出愈发广阔的空间。粉丝经济,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本质”,得粉丝者得天下。
(三)商业利益驱动下造星公司花样频出
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日常闲暇时间碎片化等,人们逐渐习惯于使用移动设备上网获取放松和娱乐,在线视频网站、短视频网站以其海量资源与精彩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变现使人们看到新的商机,于是开始开拓流量市场,与此同时,明星也积极通过这一途径进入公众视野,从而进行相应的宣传包装,一边是造星公司的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边草根网红明星崛起,大大小小传媒公司开辟出了许多新的造星路径,来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娱乐需求,造星活动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甚至逐渐规模化形成体系。
以蔡徐坤为代表的一批明星的走红,除了与他们本身独特的品质有很大关系,亦是当代造星模式的渐趋成熟的产物。一个明星的走红不再像以往一样依赖于优秀的作品,而是通过近乎工业化的流程和体系,将一个有一定形象基础和演艺基础的人打造成明星,哪怕之前毫无作品,只要他形象好、自身有特长,艺人公司就能通过选秀、参与综艺节目、量身定制作品、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传播等方式,打造出一个偶像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