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拍摄艺术风格的重要性影片在路上的创作报告(附件)【字数:8187】
摘 要 《在路上》是一部以“毕业生”为题材的励志青春剧情片。青年人在每个时代都占据着主要地位,但是在中国电影史中,青春片的踪影却无从发觉。青年人作为个体体的存在价值有意或者无意被忽略掉,“毕业生”属于青年的一种,我们想通过个体来表现共体之间都具有的共同点。我自己作为应届毕业生,根据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现代毕业生的实际问题和对未来的的展望。剧中超现实的艺术风格就是为了更好的表现男主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剧中的形象,梦境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和现实的对立所产生的冲突,更好的体现出主题,在追梦和现实中应该怎么去选择。本片注重细节的描写,包括人物之间的对话、情节铺垫、场景调度、声画关系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都为了将这一作品完整呈现出来。本文从影片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阐述影片所表达的主题。
目 录
第一章 《在路上》的创作思想1
1.1创作背景1
1.2艺术创作风格1
1.3美学思想2
第二章 《在路上》的艺术风格3
2.1题材认识3
2.2主要形式3
2.3表现手段3
第三章 《在路上》的表现手法5
3.1叙事特点5
3.2视觉语言5
3.3听觉语言6
3.4色彩运用7
结束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10
附录11第一章《在路上》的创作思想
1.1创作背景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上结合了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及现阶段中国应届毕业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来表达现在所出现的状况和我们面对这种问题时所该表现出的一种时代精神。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文化,它除了给我们带来视听上的超凡体验、身心的娱乐和心理精神上的共鸣外,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它从艺术的角度来反映了真实的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生活体验和生活所应面对的问题,这就唤起了人们对生命个体的感悟,并引领我们朝一个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对中国当代文化地健康发展起相应的作用。我们在这部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在面对现实的,压力和自身的梦想相冲突时,我们明白了有些事是不可以放弃,哪怕前方满是荆棘,但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棘之后便是繁花似锦。不忘初心,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现代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却有很多人丢失了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不同于动物的就是有着精神的需求,这是人性的完美性。本部影片宣传了一种对梦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不失为一种追求美的表现。从强化个人的人物美形象到升华到社会美的范畴,由个人到集体,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反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的相关问题,有着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含义在里面。在精神世界匮乏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影视作品来直击人们的心灵,起到一种共鸣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需求。
1.2艺术创作风格
作为本片的导演,我希望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汲取知名导演们成熟的拍摄手法、剪辑手法和创作手法来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艺术创作风格对电影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可以让观众通过它的创作理念去感受影片的技术性和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以一种以往的惯性直觉去理解。它更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创作理念在荧幕前的呈现,是一种象征。
在影片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一条单一的线索“到底是追梦还是工作”叙述整个事件,但从多个叙事角度,包括从“女朋友”、“乐队成员”、“朋友”三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从而来诠释影片主题。我们学习了《阿甘正传》的叙事技巧来将影片中的故事更好的展现给观众,分别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事角度出发,让故事的内容表现得更加饱满在蒙太奇的运用上,我们学习了《夏洛特烦恼》使用心理蒙太奇,通过梦境来表现一些超现实的画面内容,这样更能促进主人公对梦想的执着。还有画面,声音方面我们将根据平时学习的内容通过相应的表现方式来拍出好的视听效果。在对人物刻画方面,我们将学习王家卫对人物的塑造,例如《重庆森林》中对于是如何刻画金城武失恋的样子,包括每天都买一罐五月一号到期的凤梨罐头,给阿MAY的家人挨个打电话。不是哭就代表伤心,笑就代表开心,影片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才能丰富影片的内容,并更好地像观众展示出这个人物并且更能感同身受。
1.3美学思想
“中国梦”作为我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梦更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所以“中国梦”将国家、民族、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梦想都属于“中国梦”的一部分。本部影片就是以“追梦”为主题,通过个人来影响集体来传递精神,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做好自己才是真正有助于社会发展。
虽然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梦想只是遥不可及的想象。所以梦想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让你在现实的生活中活得更加滋润。每个人都需要精神寄托,可以是电影、音乐、书法、绘画,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精神寄托不一定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自我世界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就如影片中的主人公,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并不是对艺术更高层次的追求,而是自己对于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他想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自我。
第二章《在路上》的艺术风格
2.1题材认识
在选材时,我们考虑到,这次毕业设计并不只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让我们发声的平台,所以我们更想结合实际拍出自己的心声。所以我们打算以“追梦”为主题来确定我们的最终拍摄题材。但是“追梦”对于一个主题来说太宽泛,要想与我们大学生的生活相挂钩成了一个难题。所以在看到五月天的mv《顽固》时的一句歌词“活在你心深处”,让我们考虑到,作为应届毕业生,我们自己对梦的执着和被现实的打击,就是最好的题材。
本片讲述了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经历与乐队伙伴的争吵,面对女朋友的不解和来自父母的压力后,开始在现实与理想的选择中摇摆不定。随后与好友的吃饭交谈中,朋友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鼓励,酒过三巡,渐入梦境,在梦中的他不忘初心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但梦醒后他还是参加了一家公司的面试,在刁钻的面试官的提问中,他真正感受了理想对自己的重要。于是他找回了乐队的伙伴,向女友明确了自己的未来,真正地明白了自己最想追求的就是——音乐。最后,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这样的题材不仅表现了现在毕业生的现状,也讲出了我们自己的心声,更体现出我们对自己的梦想的一份执着。我们也希望这部影片可以让更多的人明白,追梦的道路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我们要让自己“活在你心深处”。
2.2主要形式
本片是一部青春励志的校园剧情片,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反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的相关问题。我们将这部影片分为现实和幻想两部分,来突出现实和梦想的冲突矛盾。因为是青春励志片所以我们将大量运用高调光来表现青春主题,来给人更多的情感共鸣。由于整个故事的整体是一个“迷茫-放弃-又重新考虑-坚持”的过程,在情节冲突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男主对自己的梦想产生怀疑,这也是在影片中比较压抑的一部分,与现实相近,所以我们会采用偏冷的色调来体现出男主的迷茫以及对生活的失望。因为转折的冲突点需要更加具有冲击力,所以我们将采用超现实的剪辑手法,学习《夏洛特烦恼》的蒙太奇运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剧情进一步的发展,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主人公真正的内心所想。
目 录
第一章 《在路上》的创作思想1
1.1创作背景1
1.2艺术创作风格1
1.3美学思想2
第二章 《在路上》的艺术风格3
2.1题材认识3
2.2主要形式3
2.3表现手段3
第三章 《在路上》的表现手法5
3.1叙事特点5
3.2视觉语言5
3.3听觉语言6
3.4色彩运用7
结束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10
附录11第一章《在路上》的创作思想
1.1创作背景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上结合了自身的生活实际以及现阶段中国应届毕业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来表达现在所出现的状况和我们面对这种问题时所该表现出的一种时代精神。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文化,它除了给我们带来视听上的超凡体验、身心的娱乐和心理精神上的共鸣外,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它从艺术的角度来反映了真实的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生活体验和生活所应面对的问题,这就唤起了人们对生命个体的感悟,并引领我们朝一个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对中国当代文化地健康发展起相应的作用。我们在这部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在面对现实的,压力和自身的梦想相冲突时,我们明白了有些事是不可以放弃,哪怕前方满是荆棘,但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棘之后便是繁花似锦。不忘初心,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现代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却有很多人丢失了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不同于动物的就是有着精神的需求,这是人性的完美性。本部影片宣传了一种对梦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不失为一种追求美的表现。从强化个人的人物美形象到升华到社会美的范畴,由个人到集体,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反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的相关问题,有着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含义在里面。在精神世界匮乏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影视作品来直击人们的心灵,起到一种共鸣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需求。
1.2艺术创作风格
作为本片的导演,我希望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汲取知名导演们成熟的拍摄手法、剪辑手法和创作手法来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艺术创作风格对电影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可以让观众通过它的创作理念去感受影片的技术性和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以一种以往的惯性直觉去理解。它更是创作者将自己的创作理念在荧幕前的呈现,是一种象征。
在影片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一条单一的线索“到底是追梦还是工作”叙述整个事件,但从多个叙事角度,包括从“女朋友”、“乐队成员”、“朋友”三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从而来诠释影片主题。我们学习了《阿甘正传》的叙事技巧来将影片中的故事更好的展现给观众,分别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事角度出发,让故事的内容表现得更加饱满在蒙太奇的运用上,我们学习了《夏洛特烦恼》使用心理蒙太奇,通过梦境来表现一些超现实的画面内容,这样更能促进主人公对梦想的执着。还有画面,声音方面我们将根据平时学习的内容通过相应的表现方式来拍出好的视听效果。在对人物刻画方面,我们将学习王家卫对人物的塑造,例如《重庆森林》中对于是如何刻画金城武失恋的样子,包括每天都买一罐五月一号到期的凤梨罐头,给阿MAY的家人挨个打电话。不是哭就代表伤心,笑就代表开心,影片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才能丰富影片的内容,并更好地像观众展示出这个人物并且更能感同身受。
1.3美学思想
“中国梦”作为我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梦更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所以“中国梦”将国家、民族、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梦想都属于“中国梦”的一部分。本部影片就是以“追梦”为主题,通过个人来影响集体来传递精神,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做好自己才是真正有助于社会发展。
虽然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梦想只是遥不可及的想象。所以梦想可以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让你在现实的生活中活得更加滋润。每个人都需要精神寄托,可以是电影、音乐、书法、绘画,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精神寄托不一定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自我世界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就如影片中的主人公,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并不是对艺术更高层次的追求,而是自己对于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他想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自我。
第二章《在路上》的艺术风格
2.1题材认识
在选材时,我们考虑到,这次毕业设计并不只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让我们发声的平台,所以我们更想结合实际拍出自己的心声。所以我们打算以“追梦”为主题来确定我们的最终拍摄题材。但是“追梦”对于一个主题来说太宽泛,要想与我们大学生的生活相挂钩成了一个难题。所以在看到五月天的mv《顽固》时的一句歌词“活在你心深处”,让我们考虑到,作为应届毕业生,我们自己对梦的执着和被现实的打击,就是最好的题材。
本片讲述了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经历与乐队伙伴的争吵,面对女朋友的不解和来自父母的压力后,开始在现实与理想的选择中摇摆不定。随后与好友的吃饭交谈中,朋友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鼓励,酒过三巡,渐入梦境,在梦中的他不忘初心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给了他很大的激励。但梦醒后他还是参加了一家公司的面试,在刁钻的面试官的提问中,他真正感受了理想对自己的重要。于是他找回了乐队的伙伴,向女友明确了自己的未来,真正地明白了自己最想追求的就是——音乐。最后,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这样的题材不仅表现了现在毕业生的现状,也讲出了我们自己的心声,更体现出我们对自己的梦想的一份执着。我们也希望这部影片可以让更多的人明白,追梦的道路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我们要让自己“活在你心深处”。
2.2主要形式
本片是一部青春励志的校园剧情片,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反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的相关问题。我们将这部影片分为现实和幻想两部分,来突出现实和梦想的冲突矛盾。因为是青春励志片所以我们将大量运用高调光来表现青春主题,来给人更多的情感共鸣。由于整个故事的整体是一个“迷茫-放弃-又重新考虑-坚持”的过程,在情节冲突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男主对自己的梦想产生怀疑,这也是在影片中比较压抑的一部分,与现实相近,所以我们会采用偏冷的色调来体现出男主的迷茫以及对生活的失望。因为转折的冲突点需要更加具有冲击力,所以我们将采用超现实的剪辑手法,学习《夏洛特烦恼》的蒙太奇运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让剧情进一步的发展,也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主人公真正的内心所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