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快报为例看传统报纸的媒介融合
摘 要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伴着现代各种传播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媒介)尤其是以现代快报为例的报纸行业,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并在此情况下,传统媒体(例如现代快报)开始了剧烈的化学性质针对性的变革。原本几者不相干系的几种媒介,例如新兴的互联网网络、报纸、广播、电视、还有手机,现在他们在潜移默化之间,在网络的普及之下,已经开始了一场浩大的融合。本文利用传播学、媒介环境学、媒介融合论等相关理论和基本原理,在对现代快报转型的研究基础上,利用从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和媒介融合的成功案例,总结出我国报纸行业总体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来探索现代快报为代表的报纸媒介在媒介融合下的未来出路。从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看传统媒介的转型升级。
目 录
第一章 以现代快报为例的传统媒体的特征及生存状态5
1.1现代快报及其运营特征5
1.2现代快报在媒介融合前的生存窘境6
以现代快报为例分析数字技术下引领的媒介融合 7
2.1快报云媒的诞生7
2.2现代快报微博微信的运营 7
以现代快报为例探究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优劣势9
3.1现代快报融合的优势9
3.2现代快报融合的困境10
第四章 以现代了快报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的变革10
4.1现代快报从形式到内容的报纸产业链11
4.2现代快报与其他报纸媒体的整合与竞争11
第五章:以现代快报为例分析媒介融合后新媒体的盈利模式
13
5.1基于互动关系的盈利模式13
结束语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以现代快报为例的传统媒体的特征及生存状态
1.1现代快报及其运营特征
纸媒作为最早出现的媒体,其优势是非常突出和明显的。现代快报作为纸媒的一份子在数字技术的冲击前也最先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和传媒地位。虽然报纸经过许多年雄厚的经验和经济积累,有着厚实的生存基础,但是在因为互联网的强力冲击,直接地影响了传统报业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并且这种影响迅速而严峻,不可回避。《现代快报》也能不例外。
《现代快报》刚成立的定义是我国最大的新闻单位即是新华通讯社办的一张公开发行都市类的日报。
它从1999年10月12日创刊,并且立马就创造过国内报业的发行奇迹即每天递增一万份,当时被新闻界赞誉成一匹中国报纸行业的黑马。现在,《现代快报》发行量超过40万份,并且在江苏省发行了超过了100万份。是一份主要发行南京地区新闻的区域型报刊。并且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作为办报的风格,能够全方位并且多角度地评述新闻热点,为读者们解析时事的政策,能够提供服务类信息,去引导消费的潮流,融合了新闻性与服务性两者于一体。除了各类新闻版面外,还开辟了有证券版块、教育版块、健康、楼市、旅游、人才、美食、时尚、汽车等专版,内容丰富多彩。
《现代快报》的崛起取决于其独特的办报理念和不一样的经营理念,【1】他们找出了当时报业市场上一些稀缺的资源,就是讲真话,而讲真话不是和党与政府要唱对台戏,反而恰恰是把很多不好的事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和政府加强沟通,把百姓的意愿通过媒体传达出来,这样也可以让政府有了更好的选择和决策。
2005年,《现代快报》就开始树立了品牌创新这一战略目标,在新媒体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就确立了以主流家庭群体作为主要的发行对象的发行理念和追求高效率的广告传播的一种广告创新理念,在这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一场全新有效可行的品牌运作。 故而,近年来,《现代快报》不断地推出一些新的栏目版块,前后推出了好几种专刊,例如《阅读周刊》、《发现周刊》、《爱周刊》、《星期七周刊》、《点点周刊》、《博客周刊》等周刊,这些带有时代创新的特色引起了众多的读者关注和兴趣。
2009年10月12日,这天是现代快报开报10周年的报庆,而在这10年里,《现代快报》由稚嫩的成长到成熟的运作模式,在然后的成功转型,由以前传统的单一的纸质媒体性质到逐渐转型成现代领军型的全媒体,并且进行了多元化的发展,打造了纸上快报、网上快报(都市圈圈网)、掌上快报(手机报),这种立体、多渠道、全方位的媒体。完成了战略转型。
【1】2013年5月 整合“都市圈圈网”和“我能网”资源,重点打造江苏新闻门户网站——现代快报网。至此,《现代快报》成为了一家多种媒体、多种介质的新型的传媒机构。经过辛苦的努力,已进入江苏新闻门户网站的第一集团。
【2】袁海兴在《“媒介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里提到:我把我们一张纸媒衍生成一张全媒体的报纸,我们称之为一张立体会动的哈利波特的魔法报纸。你可以点击下载一下。同时把我们自己所办的网站、微博、手机,统统的,包括我们的分享平台全部融合在一个平台上。我们《现代快报》是做了这么一个事情。就是我打比方,我生产的一款东西融合在同一款机器上,满足了所有的需求,满足了视频的需求,满足了网站的需求,满足了快捷互动的需求,还有微博的需求。
1.2现代快报在媒介融合前的生存窘境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普及和蓬勃发展以及各种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对报纸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像现代快报,也面临着广告收益减少、大量的读者流失、发行量的急剧下降、市场不断萎缩等诸多的困境。
广告收益是《现代快报》能够生存的一大重要因素,从广告的形式上看,融合前的《现代快报》不具有动感,形式空间狭小,而缺少动态感、立体感、色泽感。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说就太小,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联想和同一频率上的应和。相对来说比较呆板和局限,视觉的冲击力度不足.并且由于是油印的缘故,有时印刷的质量也有误差。
从报纸的受众来看,它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媒介,并由于发行量和不能及时报道新闻等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广泛度也比较少弱于电视。
从读者观看习惯上看,受版面的影响,被动的收看,收看率低,只能依靠去主动阅读,相对效果比较弱。对于受众接受的程度、反馈我们无从知晓,“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这就是《现代快报》报纸的传播模式。而且版面的更新周期相对于网络太长,内容更新的也比较慢。
从报纸的生产成本上来看,需要纸张和油墨印刷,需要人力运送到售报亭贩卖。花费的人力、财力、精力太大。
第二章:以现代快报为例分析数字技术下引领的媒介融合(
2.1快报云媒的诞生
《现代快报》在致读者中说到:
有人说,这是纸媒的冬天,你应该选择在冬季蜷缩;
有人说,这是转型的阵痛,你不该选择在此时孕育;
但,现代快报坚持了15年,始终相信,
目 录
第一章 以现代快报为例的传统媒体的特征及生存状态5
1.1现代快报及其运营特征5
1.2现代快报在媒介融合前的生存窘境6
以现代快报为例分析数字技术下引领的媒介融合 7
2.1快报云媒的诞生7
2.2现代快报微博微信的运营 7
以现代快报为例探究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优劣势9
3.1现代快报融合的优势9
3.2现代快报融合的困境10
第四章 以现代了快报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的变革10
4.1现代快报从形式到内容的报纸产业链11
4.2现代快报与其他报纸媒体的整合与竞争11
第五章:以现代快报为例分析媒介融合后新媒体的盈利模式
13
5.1基于互动关系的盈利模式13
结束语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以现代快报为例的传统媒体的特征及生存状态
1.1现代快报及其运营特征
纸媒作为最早出现的媒体,其优势是非常突出和明显的。现代快报作为纸媒的一份子在数字技术的冲击前也最先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和传媒地位。虽然报纸经过许多年雄厚的经验和经济积累,有着厚实的生存基础,但是在因为互联网的强力冲击,直接地影响了传统报业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并且这种影响迅速而严峻,不可回避。《现代快报》也能不例外。
《现代快报》刚成立的定义是我国最大的新闻单位即是新华通讯社办的一张公开发行都市类的日报。
它从1999年10月12日创刊,并且立马就创造过国内报业的发行奇迹即每天递增一万份,当时被新闻界赞誉成一匹中国报纸行业的黑马。现在,《现代快报》发行量超过40万份,并且在江苏省发行了超过了100万份。是一份主要发行南京地区新闻的区域型报刊。并且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作为办报的风格,能够全方位并且多角度地评述新闻热点,为读者们解析时事的政策,能够提供服务类信息,去引导消费的潮流,融合了新闻性与服务性两者于一体。除了各类新闻版面外,还开辟了有证券版块、教育版块、健康、楼市、旅游、人才、美食、时尚、汽车等专版,内容丰富多彩。
《现代快报》的崛起取决于其独特的办报理念和不一样的经营理念,【1】他们找出了当时报业市场上一些稀缺的资源,就是讲真话,而讲真话不是和党与政府要唱对台戏,反而恰恰是把很多不好的事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和政府加强沟通,把百姓的意愿通过媒体传达出来,这样也可以让政府有了更好的选择和决策。
2005年,《现代快报》就开始树立了品牌创新这一战略目标,在新媒体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就确立了以主流家庭群体作为主要的发行对象的发行理念和追求高效率的广告传播的一种广告创新理念,在这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一场全新有效可行的品牌运作。 故而,近年来,《现代快报》不断地推出一些新的栏目版块,前后推出了好几种专刊,例如《阅读周刊》、《发现周刊》、《爱周刊》、《星期七周刊》、《点点周刊》、《博客周刊》等周刊,这些带有时代创新的特色引起了众多的读者关注和兴趣。
2009年10月12日,这天是现代快报开报10周年的报庆,而在这10年里,《现代快报》由稚嫩的成长到成熟的运作模式,在然后的成功转型,由以前传统的单一的纸质媒体性质到逐渐转型成现代领军型的全媒体,并且进行了多元化的发展,打造了纸上快报、网上快报(都市圈圈网)、掌上快报(手机报),这种立体、多渠道、全方位的媒体。完成了战略转型。
【1】2013年5月 整合“都市圈圈网”和“我能网”资源,重点打造江苏新闻门户网站——现代快报网。至此,《现代快报》成为了一家多种媒体、多种介质的新型的传媒机构。经过辛苦的努力,已进入江苏新闻门户网站的第一集团。
【2】袁海兴在《“媒介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里提到:我把我们一张纸媒衍生成一张全媒体的报纸,我们称之为一张立体会动的哈利波特的魔法报纸。你可以点击下载一下。同时把我们自己所办的网站、微博、手机,统统的,包括我们的分享平台全部融合在一个平台上。我们《现代快报》是做了这么一个事情。就是我打比方,我生产的一款东西融合在同一款机器上,满足了所有的需求,满足了视频的需求,满足了网站的需求,满足了快捷互动的需求,还有微博的需求。
1.2现代快报在媒介融合前的生存窘境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普及和蓬勃发展以及各种新媒体的日益壮大,对报纸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像现代快报,也面临着广告收益减少、大量的读者流失、发行量的急剧下降、市场不断萎缩等诸多的困境。
广告收益是《现代快报》能够生存的一大重要因素,从广告的形式上看,融合前的《现代快报》不具有动感,形式空间狭小,而缺少动态感、立体感、色泽感。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说就太小,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联想和同一频率上的应和。相对来说比较呆板和局限,视觉的冲击力度不足.并且由于是油印的缘故,有时印刷的质量也有误差。
从报纸的受众来看,它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媒介,并由于发行量和不能及时报道新闻等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广泛度也比较少弱于电视。
从读者观看习惯上看,受版面的影响,被动的收看,收看率低,只能依靠去主动阅读,相对效果比较弱。对于受众接受的程度、反馈我们无从知晓,“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这就是《现代快报》报纸的传播模式。而且版面的更新周期相对于网络太长,内容更新的也比较慢。
从报纸的生产成本上来看,需要纸张和油墨印刷,需要人力运送到售报亭贩卖。花费的人力、财力、精力太大。
第二章:以现代快报为例分析数字技术下引领的媒介融合(
2.1快报云媒的诞生
《现代快报》在致读者中说到:
有人说,这是纸媒的冬天,你应该选择在冬季蜷缩;
有人说,这是转型的阵痛,你不该选择在此时孕育;
但,现代快报坚持了15年,始终相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