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中的女侠类型及其文学史意义(附件)【字数:12570】

摘 要小说至唐而一变,唐传奇成为中国“始有意为小说”的标志。唐代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唐代小说中也出现了很多光彩熠熠的女子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女侠形象。她们的性格迥然不同,有的侠肝义胆,有的知恩图报,有的嫉恶如仇,有的智勇双全,这些女侠形象为唐代文学的女性人物长廊增添了灿烂的色彩。与此同时,从这些女子的行为规范上,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她们自身的很多令人敬仰的精神风范,还能够感受到她们生活的环境、文化氛围。这些女侠形象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后世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唐代女侠形象的由来 2
1.1侠的产生 2
1.2男侠的产生 3
1.3女侠的产生 4
第二章 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类型 5
2.1报恩型 5
2.2复仇型 6
2.3盗侠型 7
2.4行侠型 8
第三章 女侠的形象特征 10
3.1浓厚的传奇色彩——技艺高强、功成身退 10
3.2鲜明的女性意识——个性张扬、敢爱敢恨 10
3.3突出的女性特质 11
第四章 唐传奇中女侠形象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唐传奇有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相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仍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的奇葩,被誉为一代之奇,倍受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领域在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也在不断地扩展,研究价值也在不断地提升。例如台湾学者林保淳的文章《中国古典小说的女侠形象》,从女侠与男侠比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女侠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存在意义,颇有见地。此外还有汪聚应的论文《唐代侠风与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和陆学莉的论文《唐代小说侠女形象在后代小说戏剧中的衍变》(安徽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对唐代女侠形象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分别从侠风和衍变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女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产生、发展和衍变。
本文将从四个角度对唐人小说中大量涌现的女侠小说和女侠群体进行探讨分析,首先从女侠的由来去追溯女侠这个形象的来源以及社会背景,其次是从女侠的类型去逐个分析她们的鲜明的个人性格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共同形象特征,最后通过分析来阐述女侠形象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唐代女侠形象的由来
1.1侠的产生
侠的名称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谦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在古代中国,侠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并非偶然的。汉人荀悦在《汉纪》卷十《前汉孝武皇帝纪》中称“游侠生于季世,周秦之末尤甚。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可见朝代衰亡的末世,游侠大量产生,周秦之末尤其严重。原因是当权统治者没有设立好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失去了约束作用。春秋战国以前,周王室日益衰微,天子权力在不断被剥弱,政归诸侯,地方政权以及豪强地主的势力日益膨胀,因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早已名不副实,国士可以自由流动,成为游侠的主要成员。在商周时期士大都是接受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文艺的熏陶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都面面俱到的,士们各有所长,各有所专,其中善文者为儒,善武者为侠。顾颉刚先生曾在《武士与文士的蜕化》中提到过类似的说法,他说:“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惮用力者归‘儒’,好用力者为‘侠’,所业既专,则文者益文,武者益武,各作极端之表现耳。”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日益衰败,诸侯国群雄逐起,共争天下霸主,但是要想成就大业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各诸侯要不断地招揽人才来为自己出谋划策,为自己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于是在此时期各诸侯国就掀起了养士之风。与此同时各诸侯养士也为侠客提供了活动的场所,促进了侠的发展。例如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等战国四君子门下的门客三千人左右,出现了“养游侠私剑之属”的现象,崇尚武侠的社会风气也是侠客义士存在的基础。陈平原先生说:“侠客形象并非一开始就出现在唐传奇的舞台上,先是神怪登台,继而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然后才轮到打抱不平的侠客。而且侠客登台也是先充当背景,逐渐才挪到舞台的中心。”也就是说侠客原本在唐代的社会地位十分的低,随着侠客的建议策略被主子采纳同时取得巨大成效时,侠客的地位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成为了以弱抗强的支柱和力量代表。侠客义士伴随着人们的崇拜敬仰而层出不穷,此时所谓的侠显然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1.2男侠的产生
“侠”是以男性为载体开始产生的。
“侠”是以男性为载体开始产生的有其必然性。首先,男性的社会地位更适合侠义行为。在古代社会中,男性地位要高于女性地位,男性拥有的权益要比女性大,男性多主外事,女性多主内事,男性可借处理外事的机会在外面随意走动,而不引人注目,但女性不可以,古代的女性大都只能在家族内部走动,很少有机会能够到外面走动,容易引起轰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男性比女性更自由,更不受家庭和社会的束缚,男性比女性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开展侠义行为。
其次,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使得男性比女性更适合侠义行为。在古代,男性比女性更受重视,男性一般都被赋予厚望,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对男性的要求都很高。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希望男性长大以后能够做官或者经商,为家族的繁荣、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男性接受的教育大都是有关政治经济的,与社会的状况发展前景有关,使他们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像女性学习的大都是与艺术修养或者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例如琴棋书画,女工烹饪,庶务管理等等,接触的范围较窄。两相比较,男性比女性更有能力去开展侠义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