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附件)【字数:12529】
摘 要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出现明显下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收入载体的中小企业经营也随之陷入困境。中小企业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途径,旨在改变中小企业原有的耗能高、效率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把握好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并且直面新常态伴随的挑战。最后,就如何促使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4
2.1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4
2.2经济增长理论 5
第三章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以江苏为例 6
3.1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6
3.2制约江苏中小企业的原因 8
第四章 制约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10
4.1企业创新力度不够,缺少品牌效应 10
4.2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10
4.3知识产权监管欠缺 10
4.4政府支持不够 11
第五章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12
5.1产学研相结合,构建服务体系 12
5.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2
5.3提高产业结构层次,进军新兴产业 12
5.4加强企业间关联性,利用好产业集群优势 13
5.5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相配合 13
5.6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绪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但是,在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局面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由快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呈现“新常态”,我国的整体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现下滑趋势,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使中小企业适应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企业成功转型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2017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各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7%,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GDP增速创造了25年来最低记录。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指出虽然中国经济近几年发展走势相对稳定,但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近几年的GDP增长速度放缓表明,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而这种中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受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原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不能适应新形势。因此,包括中小企业需要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即向质量型、技术型模式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带动中国整体经济上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逐渐意识到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贡献,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政策由原来的管制逐步放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着国民就业。现阶段,国家采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创业政策等多项措施指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国家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政府也应多加重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产业结构升级难关。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研究,探索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目的在于改变中小企业现有的耗能高、效率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中小企业从原有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使得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新常态形式,在新常态下把握好发展时机,对于增强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乃至国家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国学者主要通过剖析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的复杂的经济环境,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并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吴敬琏、管清友、厉以宁等(2014)根据长时间的深入探究和思考,以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立足点,对于“新常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理解,帮助中小企业在未来时期增强企业自信、创新企业经营理念,就中小企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借助新常态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提升企业实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1]。吴向鹏(2010)探究了当前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政府支持,他认为企业升级有三种方式:工业体系升级、产品升级和跨行业升级[11]。中小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自身行业特征和企业能力,在充分考虑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同时,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的最优路径。此外,在这一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完善市场结构,构建合理机制。关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方面,吴群做(2011)出了思考。吴群认为新时期中小企业创新管理方式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需要中小企业在新时期深入理解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传统运行模式存在的误区并更正,寻找企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用信息化建设探寻企业管理新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在新常态下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将行政文化扩大为企业整体文化,从而实现企业文化转型[15]。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最早源于“新常态”一词的提出,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在此时间点,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新常态”一词,并对何为新常态做出了解释,他们仍为此次经济危机有所缓和,但是它带给美国的经济打击对不能短期内恢复,经济危机之后,呈现的新常态是必然结果。美国学者James Marple(2014)对于美国次贷危机后经济恢复程度做出了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呈现新常态。调查显示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年经济增长3%左右,基本与上世纪末持平,人口增长、劳动力增长缓慢、劳动生产率增长1.5个百分点。他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如果要提高美国潜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就业保障措施促进就业[19]。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4
2.1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4
2.2经济增长理论 5
第三章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以江苏为例 6
3.1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6
3.2制约江苏中小企业的原因 8
第四章 制约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10
4.1企业创新力度不够,缺少品牌效应 10
4.2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10
4.3知识产权监管欠缺 10
4.4政府支持不够 11
第五章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12
5.1产学研相结合,构建服务体系 12
5.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2
5.3提高产业结构层次,进军新兴产业 12
5.4加强企业间关联性,利用好产业集群优势 13
5.5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相配合 13
5.6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绪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但是,在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局面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由快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呈现“新常态”,我国的整体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现下滑趋势,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使中小企业适应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企业成功转型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2017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各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GDP增速为6.7%,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GDP增速创造了25年来最低记录。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指出虽然中国经济近几年发展走势相对稳定,但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近几年的GDP增长速度放缓表明,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而这种中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受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原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不能适应新形势。因此,包括中小企业需要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即向质量型、技术型模式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带动中国整体经济上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逐渐意识到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贡献,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政策由原来的管制逐步放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着国民就业。现阶段,国家采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创业政策等多项措施指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国家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政府也应多加重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产业结构升级难关。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研究,探索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目的在于改变中小企业现有的耗能高、效率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中小企业从原有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使得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新常态形式,在新常态下把握好发展时机,对于增强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乃至国家经济实力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国学者主要通过剖析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的复杂的经济环境,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并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吴敬琏、管清友、厉以宁等(2014)根据长时间的深入探究和思考,以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立足点,对于“新常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理解,帮助中小企业在未来时期增强企业自信、创新企业经营理念,就中小企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借助新常态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提升企业实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1]。吴向鹏(2010)探究了当前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政府支持,他认为企业升级有三种方式:工业体系升级、产品升级和跨行业升级[11]。中小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自身行业特征和企业能力,在充分考虑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同时,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的最优路径。此外,在这一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完善市场结构,构建合理机制。关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方面,吴群做(2011)出了思考。吴群认为新时期中小企业创新管理方式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需要中小企业在新时期深入理解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传统运行模式存在的误区并更正,寻找企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用信息化建设探寻企业管理新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在新常态下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将行政文化扩大为企业整体文化,从而实现企业文化转型[15]。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最早源于“新常态”一词的提出,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在此时间点,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新常态”一词,并对何为新常态做出了解释,他们仍为此次经济危机有所缓和,但是它带给美国的经济打击对不能短期内恢复,经济危机之后,呈现的新常态是必然结果。美国学者James Marple(2014)对于美国次贷危机后经济恢复程度做出了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呈现新常态。调查显示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年经济增长3%左右,基本与上世纪末持平,人口增长、劳动力增长缓慢、劳动生产率增长1.5个百分点。他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如果要提高美国潜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就业保障措施促进就业[1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