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作用.

摘 要 我的毕业论文选题是简析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作用。新闻摄影是摄影与新闻媒介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记录和还原,新闻摄影与媒体息息相关,对媒体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图片特征表现在它具有直观形象性,新闻摄影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原貌以及具体客观的环境信息。这个选题将简析新闻摄影在各个时代下的特征和改变。论文首先叙述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分析新闻摄影的现状以及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作用。然后从传统媒体时代下和新媒体时代下这两个部分简析新闻摄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媒体传播的作用,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分别从媒体的视角和读者的视角来看作用于媒体传播的时候,新闻摄影是怎样的形态和运作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通过分析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的作用,研究新闻摄影在新时代中的转变。最后简析在智能手机日趋普及的今天,新闻摄影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地位。
目 录
第一章 新闻摄影的传播特征分析1
1.1新闻摄影的优势1
1.1.1新闻摄的客观性 1
1.1.2新闻摄影的直观性1
1.1.3新闻摄影传递的信息丰富多样2
1.2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3
1.2.1虚假照片3
1.2.2形式主义3
1.2.3庸俗无趣4
1.2.4蔑视人性4
第二章 传统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5
2.1传统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作用5
2.1.1新闻摄影与媒体相互作用5
2.1.2新闻摄影对纸媒受众的影响6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摄影7
3.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的转变7
3.2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正面作用7
3.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对媒体传播的负面作用7
3.4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社交软件的兴起8
结束语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新闻摄影的传播特征分析
新闻摄影是媒体传播的助力。摄影是对客观存在的记录,新闻摄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播属性,在对客观事实记录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时,通过与书写传播相互配合,把事实还原并传播给受众,使得媒体传播变得更加有效。19世纪中期,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的创始人罗杰芬顿,曾带着700块玻璃板拍摄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场面,标志着人类社会首次用摄影记录重大事件。区别于最初的文字新闻,新闻摄影更重视视觉形象的记录,让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感受现场的氛围,与文字相比在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动态的,但与电视、电影的相比较之下,又属于相对的静态,需要读者进行一些思考和判断。新闻摄影是一种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闻报道形式,通过摄影术把新闻事实原貌中的一瞬间呈现在人们的眼前[1],让读者感受视觉冲击的同时生动形象地诠释新闻事实。
1.1新闻摄影的优势
1.1.1新闻摄影的客观性
新闻摄影在传播过程中保持有很强的客观性,新闻照片产生的方法是通过摄影技术把新闻事实发展过程中多个瞬间以图像的形式保留下来,是新闻事件的形象记录,通过这些图像所透露出的信息人们能够了解新闻事件和更层次的内涵,与普通的摄影不同的是,新闻摄影对现实的记录是纪实性的,是客观存在的[2],不是记者的主观想法能够改变的,透露出的信息是比较准确客观的。这些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图像,对新闻传播的效果有着稳定的保障。使用现场抓拍的方式去记录社会生活里的瞬间是新闻摄影运作的方法,组成画面的各个元素互相衬托,使信息的可信度得到进一步的确定。美国的摄影大师布列松在1948年来到中国,在南京拍摄了一张名为《苦难的眼睛》的照片,照片拍摄的是南京市民排队买米的情形,买米队伍中有个小男孩满面愁容,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的生活通过这张照片深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新闻照片借助更少被人为干预的相机来获得更加客观和准确的声誉,体现出了新闻照片与文字信息的不同,文字信息有一定的主观性,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加入主观理解,新闻稿件的客观性就会打折扣,有些媒体甚至会因为利益相关而对文稿进行有意识的修改,误导受众,出现一些粉饰太平的文字。人们总是有理由去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新闻照片就是从新闻现场传回来的第一手信息,它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可信度肯定会高于经过加工的二手文字信息。
1.1.2新闻摄影的直观性
不同于普通人文或者风光摄影追求画面的艺术感,在意景深、构图和色彩,新闻照片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简单直接,新闻照片更加直观易懂[3]。人们对于图片的理解和感知要比文字高数倍,在此基础上新闻摄影把摄影与媒体传播相结合[4],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具有直观形象的特性。新闻摄影把肉眼可见的事实用画面表现出来,可以直接真实地把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传播给广大受众,降低受众的理解成本,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习近平冒雨考察武汉新港》这张照片里面,习近平主席在考察武汉港口,卷起的裤腿表明当时的雨很大,画面中也可以看得出积水没过了脚面,虽然打着伞,但是衬衫还是被雨打湿了,一面还在跟工作人员了解物流等情况,这样直观易懂并且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一下子就能明白这则新闻消息所要描述的基本事实。新闻摄影具备的视觉效果可以让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获得文字新闻所不能比拟的优势[5]。和图像不同的地方是,文字是一种表述代码,是抽象的东西,人们在理解传统的文字信息时,需要按照顺序从头到尾阅读完才能完整了解文章的所要传达的意思,想要明白更加深层次的意思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信息的传播要求比较高,但是图片的就截然不同,读者在一眼看到新闻照片的时候,就已经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件,即使是不认识字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也能比较容易的获取到信息,图片的可视性消除了人们与符号之间的距离,让受众更加轻松,这种强大的易理解性是文字所无法企及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闻摄影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与媒体紧密相连,其信息传播能力无法估量。《铁路边的商店》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的前期,直观形象地表现了美国乡村富有的一面,照片中种类繁多的商品以及面带笑容的商店老板,从侧面反映了美国人民当时生活的优越与富裕。新闻摄影的直观性还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的诠释更加简单明了,就比如《总理的歉意》这张照片,它记录了当时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出席的外方代表,但是因为一场外事活动延迟到场,指着手表向现场等待与会的代表表示歉意的场景。非常直观形象的图像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6],媒体要传达的所有内容都一目了然,新闻照片能尽可能的还原事件的本质,而新闻稿件在书写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加入一些修饰语言润色一下才能到读者手里。
1.1.3新闻照片传递的信息丰富多样
新闻摄影照片所能传递的信息丰富多样,图像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读者能通过观察图像产生扩展性思维[7],对照片内容进行进一步探寻。新闻图片通过瞬间的形象传播新闻事实,通过图像的展示把读者带入到新闻事件的情境之中,新闻摄影记者通过选择准备好的情景展示给受众,让受众根据图像信息进行价值评判,对图片进行联想与想象,实现双方的交流。
现代的新闻摄影有着丰富的联想情感性,照片是表现人情感的最好媒介,新闻摄影通过照片来传达新闻事件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把这些展现给广大观众,《撤退》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在撤退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是由摄影师邓肯记录下的,真切表现出了当时气候的寒冷同时因为美军在朝鲜进攻受挫,军队士气也是跟气候一样萧瑟寒冷。在中国抗美援朝部队加入战斗之前美军在朝鲜战况不错,中国部队的回击就像冬季来临一样,击碎美军自大的美梦,史密斯将军那句“Withdraw?We go ahead to the wrong direction!”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失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