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语言环境的特点及规范化建设
摘 要微博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形式。通过微博,人们可以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在2016年1月28日,新版新浪微博对部分用户放开140个字的限制),即时地进行表达与分享。本论文是以微博作切入点研究微博语言,在第一章中,首先从研究微博的定义及特点入手,接着研究微博语言的特点,从而探寻微博语言的发展趋向。紧接着的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微博的不同语言环境典型事例来展现其特征,分别研究官方微博、微博大V和普通网民这三种语境来论证。第三章分词语传播、语言表达和促进新文体三个方面阐述微博语言在传播方面的影响。最后一章通过写微博中的语言低俗化和暴力化入手,阐述微博语言存在缺少规范的趋势,引出从网民自主规范、网站规范和政府干预及法律法规规范三个方面规范微博语言,完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建设。
目 录
第一章 微博和微博语言 1
1.1微博的定义及其功能 1
1.2 微博语言的特点 2
1.2.1微博语言的词语特点 2
1.2.2微博语言的语体特点 2
1.2.3微博语言的语法特点 3
1.3微博语言的发展趋向 4
第二章 微博语言的传播影响 5
2.1 推动新兴词汇的传播 5
2.2 影响语言表达和发展新文体 5
2.3导致网络语言低俗化 6
第三章 微博语言环境的特征及分类 9
3.1 微博的网络语境特征概述 9
3.2 微博不同语境的特征及例证 9
3.2.1官方微博 9
3.2.1.1 重要性 9
3.2.1.2 严肃性 10
3.2.1.3 庞杂性 11
3.2.2 微博大V 11
3.2.2.1 关注度高 11
3.2.2.2 煽动性强 12
3.2.2.3 责任感重 13
3.2.3普通用户 13
3.2.3.1 数量多 13
3.2.3.2 传播快 14
第四章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规范化建设 16
4.1 微博语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16
4.2 如何规范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络语言环境 18
4.2.1 网民自律 18
4.2.2 网站管理 19
4.2.3 政府干预及法律法规规范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微博和微博语言
1.1微博的定义及其功能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浪微博,下文中所有的数据和例子都是基于新浪微博而言的。
关于微博的概念界定,各位学者的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喻国明认为:“微博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用户每次用于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个字符以内,故此得名‘微。”[]
笔者认为,微博是用户分享信息和新闻传播的社交平台。微博用户可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在2016年1月28日,新版新浪微博对部分用户放开140个字的限制),并可随时分享。微博实现人与人的连结归功于其自身的关注机制(单双向都可),也就是说拥有微博的博主分为自己关注的人和关注自己的人(即粉丝)。
在当今,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大众以及公众知名的人物都可以发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大多数普通大众通过微博将自己的心情以及日常生活分享给网络上的好友(现实生活中结识的或者仅仅在网上结识)。微博除了可以发表自己的原创内容,还有转发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是基于微博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转发功能无需双方互为粉丝,只要按转发的按钮,便可以转发,所以大多数未经证实的信息及其快速的传播、扩散,因此也奠定了微博作为新闻传播载体的权威性远远不如报纸、电视、以及新闻媒体官网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载体。
因为微博发送信息的迅捷,所以在微博平台发出的信息只有两种状态,一是湮没在不断更新的信息中,不受关注;二是被官方微博、微博大V、普通网民疯狂转发;或者还有“第三种状态”:微博在发布后当时一段时间不受关注,后来由于某些原因重新受关注,疯狂被转发,这种状态严格来说也属于第一种状态的范畴,区别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微博因为其发布内容便捷具有时效性。同时,正因为微博发布信息便捷,所以导致微博的信息源是否真实可靠这点受关注程度不高,发布的信息具有随意性,所以普遍意义上来说,微博的权威性存在一定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微博,而且注册方式也极为方便,无须进行实名认证便可拥有属于自己的账号,便可以发布内容,因此微博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但同时,如果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想知道博主的信息也是有办法的,例如根据微博的内容(博主自己发布的内容、照片中的信息等),因此微博也是缺乏隐私性的,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大众缺乏对隐私的保护。
此外,随着手机微博用户群的壮大,微博网站与运营商合作,达到双赢。
1.2 微博语言的特点
1.2.1微博语言的词语特点
微博语言各式各样,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谐音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在开放的社交平台,敏感词、低俗和不雅词汇若不管理,或者改变形式,微博便会渐渐失去其生存的空间。谐音词便是让这些词汇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方式。
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它的特征在于传播性非常强。微博的关注机制把关注你的人称作粉丝,把粉丝数量公开显示在微博用户的主页上。因此微博用户在粉丝增加时会有快感,用户们为了吸引更多粉丝,所以在娱乐效果方面下功夫,用谐音词代替一些比较平淡的词语来达到幽默、逗趣的效果。例如把“女朋友”“男朋友”故意打成“女票”“男票”,把“朋友圈”打成“票圈”,这个是源于网友们对于台湾腔的模仿,认为其语调发音方式生动有趣。
微博语言的词语特点还包括运用方言词。典型的是“猴赛雷”,这是由粤语“好厉害”直接音译。微博语言词语中外来词也日益增多,“hold 住”这个词,指面对任何状况和各种窘境能控制住并能从容应对,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
对于微博来说,140字的字数限制要求其内容简洁,所以产生了“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随转正”(随手转发正能量)这样的有一句话缩略形成的词语形式的语言在微博上传播速度很快。
在微博这个社交平台,新造词也在此生根发芽。例如“屌丝”“白富美”“矮矬穷”“给力”等等。还有一种新造词属于给生僻词赋予新的含义,例如“囧”,该词古时用于表达“光明”的意思,现在因其外形像倒挂眉毛的人脸和读音和“窘”相同,所以在微博以及其他传播媒体上“囧”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与该词相近的用法如槑(méi)、兲(tiān)、烎(yín)等等。
1.2.2微博语言的语体特点
微博语言在语体方面同书面文字的严谨的语体不同,具有其个性和特点。这里的语体是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语体。总体来说,微博语体是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语体,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语体会在一段时间内风靡。典型的例子如聚美优品2012年度广告的“陈欧体”受到广泛关注。
目 录
第一章 微博和微博语言 1
1.1微博的定义及其功能 1
1.2 微博语言的特点 2
1.2.1微博语言的词语特点 2
1.2.2微博语言的语体特点 2
1.2.3微博语言的语法特点 3
1.3微博语言的发展趋向 4
第二章 微博语言的传播影响 5
2.1 推动新兴词汇的传播 5
2.2 影响语言表达和发展新文体 5
2.3导致网络语言低俗化 6
第三章 微博语言环境的特征及分类 9
3.1 微博的网络语境特征概述 9
3.2 微博不同语境的特征及例证 9
3.2.1官方微博 9
3.2.1.1 重要性 9
3.2.1.2 严肃性 10
3.2.1.3 庞杂性 11
3.2.2 微博大V 11
3.2.2.1 关注度高 11
3.2.2.2 煽动性强 12
3.2.2.3 责任感重 13
3.2.3普通用户 13
3.2.3.1 数量多 13
3.2.3.2 传播快 14
第四章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规范化建设 16
4.1 微博语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16
4.2 如何规范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络语言环境 18
4.2.1 网民自律 18
4.2.2 网站管理 19
4.2.3 政府干预及法律法规规范 19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微博和微博语言
1.1微博的定义及其功能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浪微博,下文中所有的数据和例子都是基于新浪微博而言的。
关于微博的概念界定,各位学者的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喻国明认为:“微博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用户每次用于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个字符以内,故此得名‘微。”[]
笔者认为,微博是用户分享信息和新闻传播的社交平台。微博用户可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在2016年1月28日,新版新浪微博对部分用户放开140个字的限制),并可随时分享。微博实现人与人的连结归功于其自身的关注机制(单双向都可),也就是说拥有微博的博主分为自己关注的人和关注自己的人(即粉丝)。
在当今,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大众以及公众知名的人物都可以发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大多数普通大众通过微博将自己的心情以及日常生活分享给网络上的好友(现实生活中结识的或者仅仅在网上结识)。微博除了可以发表自己的原创内容,还有转发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是基于微博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转发功能无需双方互为粉丝,只要按转发的按钮,便可以转发,所以大多数未经证实的信息及其快速的传播、扩散,因此也奠定了微博作为新闻传播载体的权威性远远不如报纸、电视、以及新闻媒体官网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载体。
因为微博发送信息的迅捷,所以在微博平台发出的信息只有两种状态,一是湮没在不断更新的信息中,不受关注;二是被官方微博、微博大V、普通网民疯狂转发;或者还有“第三种状态”:微博在发布后当时一段时间不受关注,后来由于某些原因重新受关注,疯狂被转发,这种状态严格来说也属于第一种状态的范畴,区别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微博因为其发布内容便捷具有时效性。同时,正因为微博发布信息便捷,所以导致微博的信息源是否真实可靠这点受关注程度不高,发布的信息具有随意性,所以普遍意义上来说,微博的权威性存在一定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微博,而且注册方式也极为方便,无须进行实名认证便可拥有属于自己的账号,便可以发布内容,因此微博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但同时,如果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想知道博主的信息也是有办法的,例如根据微博的内容(博主自己发布的内容、照片中的信息等),因此微博也是缺乏隐私性的,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大众缺乏对隐私的保护。
此外,随着手机微博用户群的壮大,微博网站与运营商合作,达到双赢。
1.2 微博语言的特点
1.2.1微博语言的词语特点
微博语言各式各样,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谐音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在开放的社交平台,敏感词、低俗和不雅词汇若不管理,或者改变形式,微博便会渐渐失去其生存的空间。谐音词便是让这些词汇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方式。
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它的特征在于传播性非常强。微博的关注机制把关注你的人称作粉丝,把粉丝数量公开显示在微博用户的主页上。因此微博用户在粉丝增加时会有快感,用户们为了吸引更多粉丝,所以在娱乐效果方面下功夫,用谐音词代替一些比较平淡的词语来达到幽默、逗趣的效果。例如把“女朋友”“男朋友”故意打成“女票”“男票”,把“朋友圈”打成“票圈”,这个是源于网友们对于台湾腔的模仿,认为其语调发音方式生动有趣。
微博语言的词语特点还包括运用方言词。典型的是“猴赛雷”,这是由粤语“好厉害”直接音译。微博语言词语中外来词也日益增多,“hold 住”这个词,指面对任何状况和各种窘境能控制住并能从容应对,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
对于微博来说,140字的字数限制要求其内容简洁,所以产生了“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随转正”(随手转发正能量)这样的有一句话缩略形成的词语形式的语言在微博上传播速度很快。
在微博这个社交平台,新造词也在此生根发芽。例如“屌丝”“白富美”“矮矬穷”“给力”等等。还有一种新造词属于给生僻词赋予新的含义,例如“囧”,该词古时用于表达“光明”的意思,现在因其外形像倒挂眉毛的人脸和读音和“窘”相同,所以在微博以及其他传播媒体上“囧”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与该词相近的用法如槑(méi)、兲(tiān)、烎(yín)等等。
1.2.2微博语言的语体特点
微博语言在语体方面同书面文字的严谨的语体不同,具有其个性和特点。这里的语体是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语体。总体来说,微博语体是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语体,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语体会在一段时间内风靡。典型的例子如聚美优品2012年度广告的“陈欧体”受到广泛关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