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学ip的改编以诛仙·青云志为例
摘 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学作品越来越多的占据人们的空闲时间。由于资本的投入和粉丝的支持,由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作品逐渐成为了荧幕的主流,但是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诛仙·青云志》就是一部由热门网络小说《诛仙》改编而来的电视剧,但是其改编效果却引起了很多争议。通过对《诛仙》和《诛仙·青云志》的研究,以及在把握前人的研究结果后,本文认为《青云志》与原著《诛仙》在故事情节和任务形象等方面的差异性非常大,而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了原著粉丝的流失。但是《青云志》在特效和和还原原著场景等细节方面做的还不错,成为该剧一大亮点。所以笔者认为IP改编影视作品要想成功,主要还是要在忠于原著吸引原著粉丝;注重细节,提高制作水平和在演员的形象选择等方面多下功夫。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nline literary works increasingly occupy peoples leisure time. Due to the investment of capital and the support of fans,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dapted from online literary IP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screen. But the quality of these works varies. Zhu Xian, Qingyun Zhi is a TV series adapted from the popular online novel Zhu Xian. The adaptation has caused a lot of controversy. After reviewing previous studies and analyzing the novel and the TV series, this dissertation argued that 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novel and the TV series in terms of storylines and mission images.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hese differences have caused Zhu Xian, Qingyun Zhi to lose some fans of the original novel. However, the details of special effects and restoration of the original scene were major highlights of the show. This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at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dapted from online literary IP may succeed if they can be loyal to original works,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level, and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selection of actors. 一、 前言 1(一) 研究背景 1(二) 研究意义 1(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四)研究方法 1二、 IP改编类影视作品火爆的原因 (一) IP数量方面 2(二) 受众方面 2投资方面 3三、 《诛仙·青云志》改编的特点 3(一)《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同一性 3 1.人物形象 3 2.故事情节 4 3.场景布局 4(二)《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差异性 4 1.人物形象 4 2.故事情节 4 3.场景布局 5 (三)《诛仙·青云志》的改编效果 5四、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建议 6 (一)忠于原著,吸引原著粉丝 6(二)改编合理,适合荧幕展现 6(三)注重细节,提高制作水平 6(四)演员选择,明星效应与原著人物形象并重 7(五)人物形象塑造要推陈出新 7结论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致谢 12一、前言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开始兴起,大量的网络文学IP涌入市场,造成了网络文学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繁荣,甚至可以说是占据了目前我国影视市场的主流。研究意义本论文意欲丰富国内学界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研究,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审美特质进行挖掘,并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发展提出设想,为其更好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领域和市场营销的角度上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1】【2】;对IP改编影视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表示担忧【3】;或者分析网络文学IP改编成功的原因【4】;同时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现在及未来的市场价值状况对作出了评价和建议【5】【6】。反而对改编作品内容本身的艺术性及其美学价值研究的较少。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根据论文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熟悉前人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研究成果,从而深入了解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作品这一主题2.文本研究深入了解《诛仙》和《诛仙·青云志》两部作品,解读其表象和深层次的含义,对其故事和主题进行分析。 IP改编类影视作品火爆的原因要探究IP改编类影视作品火爆的原因,首先知道什么是IP改编我们这里说的IP不是电脑IP地址的那个IP。我们这里所说的IP是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中文直译为知识产权【7】,是指倾注了作者心智的语词、短语、符号和设计等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本小说,一首歌曲,一篇诗文等等。而IP改编就是通过对IP的再创造的方式来对IP的价值进行开发,比如IP名下的游戏,电视剧等等。其实IP改编类的影视作品可以说一直都活跃在我国的影视历史舞台上。比如最早的86版《西游记》,说这是IP改编剧是毋庸置疑的。后面跟上来的就是以各种主流的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影视作品,比如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作家的经典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小李飞刀》等等。而近几年IP改编类的影视作品更是呈井喷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的作品充斥市场,《甄嬛传》、《太子妃升职记》、《孤芳不自赏》等不胜枚举。通过分析《当下我国影视IP改编热现象研究》【8】、《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以《诛仙·青云志》为例》【9】、《玄幻小说的流行现象解析——以《诛仙》的网络传播和市场接受为例》【10】等文章,本文认为IP改编影视作品在近年来越发活跃在荧幕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IP数量方面首先就是在能改编的IP本身数量上面以前的IP改编影视作品数量太少,主要是因为能够用来改编的IP本身就不多,我们民族流传下来的一些经典的传说、神话以及名著等等,基本都是被拍了又拍,改了又改的,留给后面的投资人的不多。虽然后面又跟上了各种流派的武侠小说比如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是有些不够看,所以原创的影视剧占据了市场主流。但是,随着网络进入中国,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网络飞速发展,网络也成为了大众的休闲场所。于是各种小说网站开始兴起,促使网文开始繁荣,其中一些优秀的网文开始占据头条,进入了网民的视野,也就变成了热门的IP进入到了投资商的视野【11】。尤其是伴随着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各种小说网站移动端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写手也好,读者也好加入到了网文的洪流,所以更多的热门网文IP层出不穷,为IP的影视改编创造了基础。受众方面然后是受众方面热门IP的背后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大IP本身就拥有高影响力、高贴近性、高关注度这三大特性【12】。很多IP作品陪伴了粉丝成长,带有青春记忆,所以粉丝会对该IP的改编影视作品买账。而且IP改编影视作品的受众在除了IP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粉丝群体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影视明星自带的庞大粉丝群。这部分粉丝群体是电视剧的固定受众。他们不像IP原著粉丝那样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明星自带的粉丝群体不是原著的粉丝,或许他们连原著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来看电视剧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有他们所喜爱的影视明星出演。所以一些影视剧早早的就放出演员表,定妆照等等,就是为了让话题在粉丝当中发酵。从而造成巨大的广告效应,以期达到一旦开播就是万人空巷的效果。投资方面还有就是在投资方面将热门的IP改编为影视作品应该是比较受投资方欢迎的一种影视投资了,一方面是因为热门的网文IP本身就有比较完善的故事情节,以及被广泛受众普遍接受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节省了编导构思的时间,他们需要的只是思考如何将网文改成容易拍摄剧本呈现成影视作品,这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创作经费。另一方面,因为热门IP其本身就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不少原著粉会成为IP改编影视作品的免费传播者。这些都是免费的宣传广告,能够节省不菲的广告费。而且有着热门IP本身的广泛受众基础,就算是改编的影视作品拍的不好,靠着这些原IP的忠实受众投资方也不会亏。《诛仙·青云志》改编的特点《诛仙》是由当代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小说,全书共八册,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少年张小凡从正道青云门拜师;下山之后和魔教妖女碧瑶相识,后来在正魔两道的纠纷以及张小凡内心情感的纠葛中,碧瑶为小凡而死,因此小凡叛出正道成为鬼厉,四处寻找救碧瑶的方法。在机缘巧合之下习得天书,同时在与以前青云门伙伴及师姐陆雪琪等人的来往中最终明白本心,而且在明悟碧瑶无救之后无奈放弃,参与阻止碧瑶之父鬼王霍乱苍生的阴谋【13】。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该书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2007年4月,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网游。2016年11月,《诛仙》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14】。所以当《诛仙》的影视改编作品《诛仙·青云志》还未现世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原著粉丝真的是奔走相告,甚至建立了各种讨论群组,大家兴致勃勃的讨论、猜测原著会被改编成什么样,在没有确定演员表的时候甚至投票选演员,然而改编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先来谈一谈《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对比(一)《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同一性1.首先是在人物方面《诛仙·青云志》主要还是承袭了原著的经典人物,一些主要人物的属性立场并没有改变,并没有在原著人物的价值取向上做太大改动。比如原著中的三大主角(张小凡,碧瑶,陆雪琪)以及一些其他推动故事发展主要人物(正魔两派首脑,主角师友等)2.然后是故事情节方面仍然承袭原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男主角张小凡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在正与魔的转换中求解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魔道,最后阐述原来正魔两道都是贯穿于天书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正道也有黑暗私欲,魔道也有无私真情的道理。3.最后是在场景设置方面在电视剧中出现过的,原著作品中存在的场景,剧组非常用心在还原原场景布局,比如青云山,滴血洞等等,真实度较高。给了受众一个真实的原著环境(二)《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差异性1.首先是人物形象方面虽然《诛仙·青云志》里面主要人物还是《诛仙》小说里的人物,但是在人物性格与原著已经似是而非了,基本完全是根据主演的性格在刻画人物。比如作为原著最主要的男主张小凡,本身是一个命运凄苦,身世坎坷,前期愚笨老实、倔强坚强、呆板木讷,到了剧中却表现为了聪明沉稳、冷静淡定、豁达从容,好像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不会被他放在心上一样。这样的转变让人看起来很生硬,毕竟不同性格、经历、环境等等会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持不同的看法,如果让一个与原著不搭边的主角按照原著的路来走那种感觉——很别扭。而原著中的陆雪琪应该是清新脱俗、高冷孤傲、不善言辞的姑娘,除了对舍身救她的张小凡另眼相看之外,对其他男弟子都不屑一顾,而剧中却是变成了一个热心肠,善良细心。但是随时随地都要向男主阐述大道理的热心好师姐,还变得古板固执、恩怨不分、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而感情线也变得与原著不同,时不时与曾书书来一两个暧昧镜头,变成了曾书书家的雪琪小宝贝。让以后张小凡怎么面对陆雪琪?毕竟原著里面陆雪琪最后是跟张小凡在一起的。难道说要让张小凡和曾书书两个死党为了一个女人反目成仇?2.然后是故事情节方面或许是为了某些需要,《青云志》整部剧的故事情节都被进行了巨大的改动,与原著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除了在大体上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与原著相同之外,原著的主角和《青云志》的主角经历的给人感觉完全就是两回事。主角从踏入青云开始好像就走上了与原著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本来在原著是等六师兄杜必书下山才开始做饭的小凡,在刚上青云第二天就为了挣表现包揽了厨房;而本身在原著中除了在草庙村中出现过之后再也没出现过的,苍松假扮的魔教妖人也在剧中时常露脸。曾书书个人爱看黄书的喜好甚至变成了全青云门弟子的喜好了。还有一些大的故事情节也在改动本身原著基本上是张小凡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可以说原著的各种事件亲身经历者完全就是以张小凡为中心。而剧中完全不顾原著胡乱安排剧情,什么事情都是一个团队一起走,并没有着重突出描绘主角的意图,好像主角只是故事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一样。而且为了增强明星的粉丝效应,强行延长主演明星的剧情,本来在原著中三分之一处就挡剑下场的女主之一碧瑶在剧中生生拖到了三分之二,生命力之顽强让人感叹。甚至可以说这是第一部大家追着问女主什么时候才能死的剧,就连主演都感叹我还没死呢。并且剧中还胡乱安排感情线,这是受到原著粉丝及作者排斥的,剧中一改原著中清晰明白的三大主角感情主线,胡乱搭配CP,原著本身一上场就对张小凡另眼相看的碧瑶在剧中居然还心挂林惊羽,但是实际上在原著中第一次下青云山完全就没有林惊羽这个人。而陆雪琪开始居然也和曾书书关系暧昧不清。将原本清晰明了的感情线改的乱七八糟。所以说《青云志》完全就是将原著的故事情节摒弃掉,在承接原著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础上重新编造故事。或许让受众不能忍受的还是剧中还有为了打广告而强行增加的剧情及人物,而且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剧情。高敏在《古装电视剧植入广告探析——以《诛仙-青云志》为例》一文当中对《青云志》的广告手法持赞扬态度,认为它很好的贴合了剧情【15】。但在本文看来就不一样,比如说在剧中的58同城镖局设定既方便,又快速,又省心是为了仙门弟子出行方便专门快递行李物品的。但是这个广告完全没有考虑到电视剧的背景。这既然是一部仙侠剧,门中弟子都能御剑飞行,难道带东西还没有镖局快?而且剧中的渝州城在原著中本来是没有的,也没有胃不好的老城主,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三九胃泰的广告加上去的。剧中增加一个医仙三九真人,但是后面表现出这个医仙居然是原著的一个快死的人物六尾妖狐(在原著中中了九寒凝冰剌,几百年来只能靠黑石洞里的岩浆活命,从来没出去过遇到张小凡之后就死了)现在居然在剧里活蹦乱跳到处跑,这是原著粉丝不能忍受的。另外还有康师傅绿茶的广告。作为一个古装仙侠电视剧,这种一看就会出戏的广告强行加塞,还不如《古剑奇谭》里面58将LOGO绣在城池上面的旗帜上打造出来的效果,起码不会让人出戏。3.最后是场景设置方面大幅度替换原著的故事场景,河阳城这个青云附近的第一大城没了,取而代之的渝都这个原著党不知道的地方。不见了小池镇,盖起了定海庄等等。新的场景出现带来了新的人物,自然也就增加了新的故事。结果就是改变了原著本身该有的故事情节,导致了原著的颠覆,造成了原著粉丝的不接受。(三)《诛仙·青云志》的改编效果总的来说《青云志》改编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相当差劲,从正式播放开始,收视率从1.325%一路下滑到0.487%,收视份额从9.11%下降到2.68%,这样的落差不可谓不大。作为一个10多年都长盛不衰的IP来说取得这样的成就简直是不堪造就。尤其是原著粉丝表示不买账,说10年诛仙情已经被《青云志》给毁了;甚至原著作者萧鼎发博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改编。《青云志》虽然在网络上的播放量取得了各种成就(截止至2016年9月11日,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100亿,成为2016年暑期档首部网络播放量突破百亿的电视剧。截止至2016年10月16日,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200亿,成为2016年第一部网络播放量破200亿的电视剧。截止至2016年11月8日收官时,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230亿,成为首部播出期间网络播放量破230亿的电视剧),但是大部分都是靠该剧的明星阵容粉丝撑起来的,毕竟李易峰,赵丽颖还有杨紫这三位当红流量小花自带的粉丝群体也是不少的,更别提还有TFboys这样的小鲜肉后援团了。但是实际的播放效果却不如人意,个中缘由值得反思。当然这次改编也不能说全无特点,不然的话没人能坚持看下去。如果抛开《诛仙》不谈,如果没有《诛仙》这本小说,那么《青云志》还是算是一部不错的古风仙侠电视剧。抛开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来说,其他细节方面这部电视剧还是做的很好的,尤其在特效,服装和还原原著小说场景的真实性方面做的特别有水平。该剧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服装方面为了表现出亮丽清新的效果,《青云志》演员的服装造型创新强调了中国水墨的色彩和质感,引入中国水墨的概念,凸显中国风骨和侠士情怀,通过不同的渐变和抽象的图案来塑造人物形象,运用多种面料来营造丰富俊逸的东方元素。《青云志》服饰造型整体呈现出一种轻薄飘逸的风格,给人一种出尘之感,材质多采用薄纱制料,颜色也是剧组独家定制,更是别出心裁的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服装配饰的制作当中。而且为呈现中国古典风格独特的美感,剧组美工大量采用中国古风形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汉魏时期飘逸风格的图形做为创作素材。整部剧集的服装造型可以说一个人往一处地方一站,就是一幅山水画。而且《青云志》摒弃了传统影视剧采用大量的碰撞色彩烘托人物性格的风格(就是那种正道就是一身素白,魔道就是巨黑,奇装异服,骷髅满身的形象),整体改以中国传统的淡雅色彩来追求世外仙境之感。同时大量运用数码喷绘制作面料的渐变效果。而且该剧主角们的服装随着剧情的发展,服装配色和风格会有所改变。而在特效方面也花了大价钱,在这部总投资两亿多元的电视剧里有四分之一还多的钱拿来做特效,请的是为《钢铁侠》等大片做过特效的国际知名公司。特别是剧中活灵活现的小灰,水麒麟等动物,他们承载还不只是特效,还有剧组工作人员多次对动物的实事考察,真的是用心在做后期的。而且受众也纷纷表示为剧组的特效买账,戏称终于脱离了五毛特效,变成一块的了。而在场景布局方面本文认为在原著书中出现过的,而且在电视剧里面表现出来的场景应该还是值得称道的的;青云山、滴血洞的布局好多都是实地拍摄,而且各种场景的特效做的也非常不错,基本还原了原著中描绘的场景,算是安慰了一下原著粉丝由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变更带来的心灵伤害了。 四、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建议忠于原著,吸引原著粉丝起于粉丝而不止于粉丝是改编剧的基本原则。所以改编剧首先就是要忠实于原著,虽然不能说所有情节都按照原著的走,但是改动不能太大,这样才能吸引原著的粉丝,提高原著粉丝粘合度。在这点我觉得《诛仙》网游都做的比《青云志》好,起码在《诛仙》网游的前期主线阶段在我们能体会到的地方还是基本还原原著剧情的,但是后期只能说是网游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而改编的,这无可厚非,毕竟人家做的是游戏不是电视剧。其实在忠于原著的改变上如果原著作者能参与到编剧中来是最好不过的,这样方便掌握剧情核心,凸显主题。比如IP改编剧中的口碑大作《琅琊榜》,它的剧组就邀请过原著作者参与到编剧组当中,笔者认为《琅琊榜》的成功跟这种编导模式肯定也有一定关系。而有《琅琊榜》这样的珠玉在前,《诛仙·青云志》这样一个不够理想的范本也将多次被提起,个中缘由值得反思(二)改编要合理,适应荧幕展现作为IP改编类的影视作品,原著难免会有不适合在荧幕上展现的地方或者是太过血腥暴力,或者是特效水平不够,或者是由于一些国家政策的原因不能在荧幕上表现。这需要靠导演和编辑从各方面原因把握改编力度,这方面无需赘言(三)注重细节,提高制作水品即使是再好的网络小说,也没人能具体描绘细微之处,我们对它的大体印象也只能保留在大的剧情以及小说所表达的情感上。而改编作品的细节就是剧组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了。比如《青云志》中就以大量的细节来打动观众,不管是造价高昂的特效,还是精心制作的道具服装,甚至就连配乐也都在尽量凸显中国古风,打造出浓厚的仙(武)侠氛围,贴合剧情。在注重细节方面《青云志》还是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的了。演员选择,明星效应与原著人物形象并重作为IP剧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演员应当与原著贴合,而不是一味靠着流量明星撑一部IP剧。为什么李若彤的小龙女是很多人心中的永远的经典,而陈妍希的小龙女就变成了大家调侃的鸡腿套餐?可能是因为李若彤本身气质贴合了无数人心中对小龙女的幻想,而陈妍希打破了无数受众的美梦而已。而《青云志》完全就是放弃了原著人物形象,只顾塑造演员的人物形象,吸引明星粉丝,就连主角的少年时期这种只占一小段的人物都要请当红的明星来演,TFboys在剧中的少年张小凡全然一改原著中呆板老实的形象,毕竟TFboys本身就是活泼的人,而且演技又没有加以磨练,难免会让人觉得出戏。邀请他们来做主演要说不是为了他们背后的粉丝群体谁也不会相信。其实我觉得在邀请演员方面剧组完全可以先排一版演员表,选定几个候选演员让网民投票,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演员。这样不仅能提高受众对演员出演角色的认同感,还能提升受众对作品的热情,何乐不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推陈出新现在国类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好像都有一个模版,一个人一出场我们基本都能分辨出他是哪种类型的。以往仙侠剧中泾渭分明的正魔两道形象虽然在《青云志》中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情节落入俗套。就像剧中周一仙一出场,一副仙人指路的牌子在原著中就是他的标签,无可厚非,但是挂个酒葫芦是什么情况?酒剑仙(仙剑奇侠传一李逍遥的师父,最早教李逍遥剑法的高人)么?好像中国所有影视作品中的高人都是这么放荡不羁,形象迥然于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亮点。我们不需要这样与众不同的高人,反而是《功夫》当中那些隐藏在人群中的普通高手才会让人眼前一亮,或许你身边的裁缝就是铁线拳传人,挑夫也会耍五郎八卦棍这样的人物才会给人以惊喜感。结 论总的来说,《诛仙》作为一个热门的大IP,《诛仙·青云志》只是它的一部不太成熟的改编作品,但我相信《青云志》不会是《诛仙》的最后一次改编。而《青云志》也只是我国IP改编影视作品历史上的一次尝试而已,它的出现为以后的改编作品提供了方向和经验。在总结吸取了《诛仙·青云志》的经验和教训以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IP改编影视作品。但是在具体如何把握好IP改编剧的质量和方向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在期待后续的创作中能给排出所有受众和粉丝都满意的改编作品。参考文献 李建强.一个值得关注的影视文化现象——影视IP改编引发热议[J].上海艺术评论..2016年06期.唐莹莹.如何玩转IP改编价值链?[J] .商业观察.2016年03期3.李华成.网络文学IP改编的“乱”与“治”[J].科技与出版.2017年03期4.毛腾飞.解读网络文学IP改编的成功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0期5.高虎.IP改编电视剧的市场表现[J].当代电视.2017年04期 6.李宏宇.“IP”改编电影与其市场表现分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6年12期7.周子钰.大众文化视野中的网络文学IP[J].文艺评论.2017年08期8.沈吴莎.当下我国影视IP改编热现象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05.019.朱军.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以《诛仙·青云志》为例[N].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1期10.方伟,傅学敏.玄幻小说的流行现象解析——以《诛仙》的网络传播和市场接受为例[N].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11.张丹,邵维佳.网络玄幻小说文本特征及其文化产业价值[N].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12.王晓丹.网络文学IP的转化探析——以《琅琊榜》和《欢乐颂》为例[J].东南传播.2016年10期13.萧鼎.诛仙修订版[M].大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14.张若梦.“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在京颁奖 《火星情报局》等榜上有名[Z].中国网.2016年11月30日15.高敏.古装电视剧植入广告探析——以《诛仙-青云志》为例[J].视听.2017年07期 附录《青云志》首播收视率播出日期集数单元名CSM52城市网收视率全国网收视率/收视率收视份额收视率收视份额2016年7月31日1-2拜师青云1.3527.0751.379.112016年8月07日3-4幽谷奇遇1.0054.9311.17.122016年8月14日5-6七脉会武0.9574.9291.228.222016年8月21日7-8一战成名0.9524.8931.228.112016年8月28日9-10入世迷局0.9074.91817.162016年9月04日11-12渝都重逢0.7053.8550.493.912016年9月11日13-14情溢中秋0.5293.1870.463.832016年9月18日15-16生死相依0.5683.3630.473.862016年9月19日17-180.6313.9180.464.052016年9月20日19-200.6033.660.564.712016年9月25日21-22古窟定情0.5923.6320.423.692016年9月26日23-240.5133.2770.433.772016年9月27日25-260.5363.3120.54.262016年10月02日27-28定海情断0.5482.980.795.82016年10月03日29-300.6163.5052016年10月04日31-320.7164.0032016年10月09日33-34广漠奇遇0.3692.5360.262.562016年10月10日35-360.4242.7330.54.42016年10月11日37-380.4882.9260.433.722016年10月16日39-40月满之誓0.474.1750.425.732016年10月23日41-42陌路难行0.3081.830.32.642016年10月24日43-440.3572.2170.262.292016年10月25日45-460.3752.4180.343.132016年10月30日47-48草庙真相0.2651.6290.332.82016年10月31日49-500.2971.9360.322.952016年11月01日51-520.3052.1360.32.952016年11月06日53-540.3292.0230.32.682016年11月07日55-56大结局0.4252.790.393.52016年11月08日57-580.4873.2390.423.95平均收视率0.5793.480.584.81致谢 从开题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接近一年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有很多人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特别是我的三位导师,他们耐心的帮我检查报告和论文中大大小小的错误,为我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帮助我完成学士学位论文,在这里,我要郑重的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同时也感谢所有的《诛仙》和《青云志》的粉丝受众,是在与他们的讨论和交流中我获取到了更多信息,让我的论文内容更加丰富。谢谢大家。
目录
These differences have caused Zhu Xian, Qingyun Zhi to lose some fans of the original novel. However, the details of special effects and restoration of the original scene were major highlights of the show. This dissertation suggests that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adapted from online literary IP may succeed if they can be loyal to original works,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level, and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selection of actors. 一、 前言 1(一) 研究背景 1(二) 研究意义 1(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四)研究方法 1二、 IP改编类影视作品火爆的原因 (一) IP数量方面 2(二) 受众方面 2投资方面 3三、 《诛仙·青云志》改编的特点 3(一)《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同一性 3 1.人物形象 3 2.故事情节 4 3.场景布局 4(二)《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差异性 4 1.人物形象 4 2.故事情节 4 3.场景布局 5 (三)《诛仙·青云志》的改编效果 5四、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建议 6 (一)忠于原著,吸引原著粉丝 6(二)改编合理,适合荧幕展现 6(三)注重细节,提高制作水平 6(四)演员选择,明星效应与原著人物形象并重 7(五)人物形象塑造要推陈出新 7结论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致谢 12一、前言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开始兴起,大量的网络文学IP涌入市场,造成了网络文学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繁荣,甚至可以说是占据了目前我国影视市场的主流。研究意义本论文意欲丰富国内学界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研究,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审美特质进行挖掘,并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发展提出设想,为其更好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领域和市场营销的角度上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1】【2】;对IP改编影视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表示担忧【3】;或者分析网络文学IP改编成功的原因【4】;同时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现在及未来的市场价值状况对作出了评价和建议【5】【6】。反而对改编作品内容本身的艺术性及其美学价值研究的较少。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根据论文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熟悉前人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研究成果,从而深入了解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作品这一主题2.文本研究深入了解《诛仙》和《诛仙·青云志》两部作品,解读其表象和深层次的含义,对其故事和主题进行分析。 IP改编类影视作品火爆的原因要探究IP改编类影视作品火爆的原因,首先知道什么是IP改编我们这里说的IP不是电脑IP地址的那个IP。我们这里所说的IP是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中文直译为知识产权【7】,是指倾注了作者心智的语词、短语、符号和设计等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本小说,一首歌曲,一篇诗文等等。而IP改编就是通过对IP的再创造的方式来对IP的价值进行开发,比如IP名下的游戏,电视剧等等。其实IP改编类的影视作品可以说一直都活跃在我国的影视历史舞台上。比如最早的86版《西游记》,说这是IP改编剧是毋庸置疑的。后面跟上来的就是以各种主流的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影视作品,比如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作家的经典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小李飞刀》等等。而近几年IP改编类的影视作品更是呈井喷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的作品充斥市场,《甄嬛传》、《太子妃升职记》、《孤芳不自赏》等不胜枚举。通过分析《当下我国影视IP改编热现象研究》【8】、《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以《诛仙·青云志》为例》【9】、《玄幻小说的流行现象解析——以《诛仙》的网络传播和市场接受为例》【10】等文章,本文认为IP改编影视作品在近年来越发活跃在荧幕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IP数量方面首先就是在能改编的IP本身数量上面以前的IP改编影视作品数量太少,主要是因为能够用来改编的IP本身就不多,我们民族流传下来的一些经典的传说、神话以及名著等等,基本都是被拍了又拍,改了又改的,留给后面的投资人的不多。虽然后面又跟上了各种流派的武侠小说比如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是有些不够看,所以原创的影视剧占据了市场主流。但是,随着网络进入中国,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网络飞速发展,网络也成为了大众的休闲场所。于是各种小说网站开始兴起,促使网文开始繁荣,其中一些优秀的网文开始占据头条,进入了网民的视野,也就变成了热门的IP进入到了投资商的视野【11】。尤其是伴随着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各种小说网站移动端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写手也好,读者也好加入到了网文的洪流,所以更多的热门网文IP层出不穷,为IP的影视改编创造了基础。受众方面然后是受众方面热门IP的背后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大IP本身就拥有高影响力、高贴近性、高关注度这三大特性【12】。很多IP作品陪伴了粉丝成长,带有青春记忆,所以粉丝会对该IP的改编影视作品买账。而且IP改编影视作品的受众在除了IP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粉丝群体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影视明星自带的庞大粉丝群。这部分粉丝群体是电视剧的固定受众。他们不像IP原著粉丝那样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明星自带的粉丝群体不是原著的粉丝,或许他们连原著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来看电视剧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有他们所喜爱的影视明星出演。所以一些影视剧早早的就放出演员表,定妆照等等,就是为了让话题在粉丝当中发酵。从而造成巨大的广告效应,以期达到一旦开播就是万人空巷的效果。投资方面还有就是在投资方面将热门的IP改编为影视作品应该是比较受投资方欢迎的一种影视投资了,一方面是因为热门的网文IP本身就有比较完善的故事情节,以及被广泛受众普遍接受的世界观、价值观等,节省了编导构思的时间,他们需要的只是思考如何将网文改成容易拍摄剧本呈现成影视作品,这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创作经费。另一方面,因为热门IP其本身就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不少原著粉会成为IP改编影视作品的免费传播者。这些都是免费的宣传广告,能够节省不菲的广告费。而且有着热门IP本身的广泛受众基础,就算是改编的影视作品拍的不好,靠着这些原IP的忠实受众投资方也不会亏。《诛仙·青云志》改编的特点《诛仙》是由当代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小说,全书共八册,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少年张小凡从正道青云门拜师;下山之后和魔教妖女碧瑶相识,后来在正魔两道的纠纷以及张小凡内心情感的纠葛中,碧瑶为小凡而死,因此小凡叛出正道成为鬼厉,四处寻找救碧瑶的方法。在机缘巧合之下习得天书,同时在与以前青云门伙伴及师姐陆雪琪等人的来往中最终明白本心,而且在明悟碧瑶无救之后无奈放弃,参与阻止碧瑶之父鬼王霍乱苍生的阴谋【13】。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该书最早连载于幻剑书盟。2007年4月,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网游。2016年11月,《诛仙》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14】。所以当《诛仙》的影视改编作品《诛仙·青云志》还未现世就已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原著粉丝真的是奔走相告,甚至建立了各种讨论群组,大家兴致勃勃的讨论、猜测原著会被改编成什么样,在没有确定演员表的时候甚至投票选演员,然而改编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先来谈一谈《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对比(一)《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同一性1.首先是在人物方面《诛仙·青云志》主要还是承袭了原著的经典人物,一些主要人物的属性立场并没有改变,并没有在原著人物的价值取向上做太大改动。比如原著中的三大主角(张小凡,碧瑶,陆雪琪)以及一些其他推动故事发展主要人物(正魔两派首脑,主角师友等)2.然后是故事情节方面仍然承袭原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男主角张小凡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在正与魔的转换中求解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魔道,最后阐述原来正魔两道都是贯穿于天书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正道也有黑暗私欲,魔道也有无私真情的道理。3.最后是在场景设置方面在电视剧中出现过的,原著作品中存在的场景,剧组非常用心在还原原场景布局,比如青云山,滴血洞等等,真实度较高。给了受众一个真实的原著环境(二)《诛仙·青云志》与原著的差异性1.首先是人物形象方面虽然《诛仙·青云志》里面主要人物还是《诛仙》小说里的人物,但是在人物性格与原著已经似是而非了,基本完全是根据主演的性格在刻画人物。比如作为原著最主要的男主张小凡,本身是一个命运凄苦,身世坎坷,前期愚笨老实、倔强坚强、呆板木讷,到了剧中却表现为了聪明沉稳、冷静淡定、豁达从容,好像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不会被他放在心上一样。这样的转变让人看起来很生硬,毕竟不同性格、经历、环境等等会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持不同的看法,如果让一个与原著不搭边的主角按照原著的路来走那种感觉——很别扭。而原著中的陆雪琪应该是清新脱俗、高冷孤傲、不善言辞的姑娘,除了对舍身救她的张小凡另眼相看之外,对其他男弟子都不屑一顾,而剧中却是变成了一个热心肠,善良细心。但是随时随地都要向男主阐述大道理的热心好师姐,还变得古板固执、恩怨不分、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而感情线也变得与原著不同,时不时与曾书书来一两个暧昧镜头,变成了曾书书家的雪琪小宝贝。让以后张小凡怎么面对陆雪琪?毕竟原著里面陆雪琪最后是跟张小凡在一起的。难道说要让张小凡和曾书书两个死党为了一个女人反目成仇?2.然后是故事情节方面或许是为了某些需要,《青云志》整部剧的故事情节都被进行了巨大的改动,与原著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除了在大体上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与原著相同之外,原著的主角和《青云志》的主角经历的给人感觉完全就是两回事。主角从踏入青云开始好像就走上了与原著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本来在原著是等六师兄杜必书下山才开始做饭的小凡,在刚上青云第二天就为了挣表现包揽了厨房;而本身在原著中除了在草庙村中出现过之后再也没出现过的,苍松假扮的魔教妖人也在剧中时常露脸。曾书书个人爱看黄书的喜好甚至变成了全青云门弟子的喜好了。还有一些大的故事情节也在改动本身原著基本上是张小凡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可以说原著的各种事件亲身经历者完全就是以张小凡为中心。而剧中完全不顾原著胡乱安排剧情,什么事情都是一个团队一起走,并没有着重突出描绘主角的意图,好像主角只是故事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一样。而且为了增强明星的粉丝效应,强行延长主演明星的剧情,本来在原著中三分之一处就挡剑下场的女主之一碧瑶在剧中生生拖到了三分之二,生命力之顽强让人感叹。甚至可以说这是第一部大家追着问女主什么时候才能死的剧,就连主演都感叹我还没死呢。并且剧中还胡乱安排感情线,这是受到原著粉丝及作者排斥的,剧中一改原著中清晰明白的三大主角感情主线,胡乱搭配CP,原著本身一上场就对张小凡另眼相看的碧瑶在剧中居然还心挂林惊羽,但是实际上在原著中第一次下青云山完全就没有林惊羽这个人。而陆雪琪开始居然也和曾书书关系暧昧不清。将原本清晰明了的感情线改的乱七八糟。所以说《青云志》完全就是将原著的故事情节摒弃掉,在承接原著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础上重新编造故事。或许让受众不能忍受的还是剧中还有为了打广告而强行增加的剧情及人物,而且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剧情。高敏在《古装电视剧植入广告探析——以《诛仙-青云志》为例》一文当中对《青云志》的广告手法持赞扬态度,认为它很好的贴合了剧情【15】。但在本文看来就不一样,比如说在剧中的58同城镖局设定既方便,又快速,又省心是为了仙门弟子出行方便专门快递行李物品的。但是这个广告完全没有考虑到电视剧的背景。这既然是一部仙侠剧,门中弟子都能御剑飞行,难道带东西还没有镖局快?而且剧中的渝州城在原著中本来是没有的,也没有胃不好的老城主,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三九胃泰的广告加上去的。剧中增加一个医仙三九真人,但是后面表现出这个医仙居然是原著的一个快死的人物六尾妖狐(在原著中中了九寒凝冰剌,几百年来只能靠黑石洞里的岩浆活命,从来没出去过遇到张小凡之后就死了)现在居然在剧里活蹦乱跳到处跑,这是原著粉丝不能忍受的。另外还有康师傅绿茶的广告。作为一个古装仙侠电视剧,这种一看就会出戏的广告强行加塞,还不如《古剑奇谭》里面58将LOGO绣在城池上面的旗帜上打造出来的效果,起码不会让人出戏。3.最后是场景设置方面大幅度替换原著的故事场景,河阳城这个青云附近的第一大城没了,取而代之的渝都这个原著党不知道的地方。不见了小池镇,盖起了定海庄等等。新的场景出现带来了新的人物,自然也就增加了新的故事。结果就是改变了原著本身该有的故事情节,导致了原著的颠覆,造成了原著粉丝的不接受。(三)《诛仙·青云志》的改编效果总的来说《青云志》改编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相当差劲,从正式播放开始,收视率从1.325%一路下滑到0.487%,收视份额从9.11%下降到2.68%,这样的落差不可谓不大。作为一个10多年都长盛不衰的IP来说取得这样的成就简直是不堪造就。尤其是原著粉丝表示不买账,说10年诛仙情已经被《青云志》给毁了;甚至原著作者萧鼎发博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改编。《青云志》虽然在网络上的播放量取得了各种成就(截止至2016年9月11日,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100亿,成为2016年暑期档首部网络播放量突破百亿的电视剧。截止至2016年10月16日,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200亿,成为2016年第一部网络播放量破200亿的电视剧。截止至2016年11月8日收官时,该剧网络播放量突破230亿,成为首部播出期间网络播放量破230亿的电视剧),但是大部分都是靠该剧的明星阵容粉丝撑起来的,毕竟李易峰,赵丽颖还有杨紫这三位当红流量小花自带的粉丝群体也是不少的,更别提还有TFboys这样的小鲜肉后援团了。但是实际的播放效果却不如人意,个中缘由值得反思。当然这次改编也不能说全无特点,不然的话没人能坚持看下去。如果抛开《诛仙》不谈,如果没有《诛仙》这本小说,那么《青云志》还是算是一部不错的古风仙侠电视剧。抛开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来说,其他细节方面这部电视剧还是做的很好的,尤其在特效,服装和还原原著小说场景的真实性方面做的特别有水平。该剧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服装方面为了表现出亮丽清新的效果,《青云志》演员的服装造型创新强调了中国水墨的色彩和质感,引入中国水墨的概念,凸显中国风骨和侠士情怀,通过不同的渐变和抽象的图案来塑造人物形象,运用多种面料来营造丰富俊逸的东方元素。《青云志》服饰造型整体呈现出一种轻薄飘逸的风格,给人一种出尘之感,材质多采用薄纱制料,颜色也是剧组独家定制,更是别出心裁的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服装配饰的制作当中。而且为呈现中国古典风格独特的美感,剧组美工大量采用中国古风形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汉魏时期飘逸风格的图形做为创作素材。整部剧集的服装造型可以说一个人往一处地方一站,就是一幅山水画。而且《青云志》摒弃了传统影视剧采用大量的碰撞色彩烘托人物性格的风格(就是那种正道就是一身素白,魔道就是巨黑,奇装异服,骷髅满身的形象),整体改以中国传统的淡雅色彩来追求世外仙境之感。同时大量运用数码喷绘制作面料的渐变效果。而且该剧主角们的服装随着剧情的发展,服装配色和风格会有所改变。而在特效方面也花了大价钱,在这部总投资两亿多元的电视剧里有四分之一还多的钱拿来做特效,请的是为《钢铁侠》等大片做过特效的国际知名公司。特别是剧中活灵活现的小灰,水麒麟等动物,他们承载还不只是特效,还有剧组工作人员多次对动物的实事考察,真的是用心在做后期的。而且受众也纷纷表示为剧组的特效买账,戏称终于脱离了五毛特效,变成一块的了。而在场景布局方面本文认为在原著书中出现过的,而且在电视剧里面表现出来的场景应该还是值得称道的的;青云山、滴血洞的布局好多都是实地拍摄,而且各种场景的特效做的也非常不错,基本还原了原著中描绘的场景,算是安慰了一下原著粉丝由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变更带来的心灵伤害了。 四、对IP改编类影视作品的建议忠于原著,吸引原著粉丝起于粉丝而不止于粉丝是改编剧的基本原则。所以改编剧首先就是要忠实于原著,虽然不能说所有情节都按照原著的走,但是改动不能太大,这样才能吸引原著的粉丝,提高原著粉丝粘合度。在这点我觉得《诛仙》网游都做的比《青云志》好,起码在《诛仙》网游的前期主线阶段在我们能体会到的地方还是基本还原原著剧情的,但是后期只能说是网游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而改编的,这无可厚非,毕竟人家做的是游戏不是电视剧。其实在忠于原著的改变上如果原著作者能参与到编剧中来是最好不过的,这样方便掌握剧情核心,凸显主题。比如IP改编剧中的口碑大作《琅琊榜》,它的剧组就邀请过原著作者参与到编剧组当中,笔者认为《琅琊榜》的成功跟这种编导模式肯定也有一定关系。而有《琅琊榜》这样的珠玉在前,《诛仙·青云志》这样一个不够理想的范本也将多次被提起,个中缘由值得反思(二)改编要合理,适应荧幕展现作为IP改编类的影视作品,原著难免会有不适合在荧幕上展现的地方或者是太过血腥暴力,或者是特效水平不够,或者是由于一些国家政策的原因不能在荧幕上表现。这需要靠导演和编辑从各方面原因把握改编力度,这方面无需赘言(三)注重细节,提高制作水品即使是再好的网络小说,也没人能具体描绘细微之处,我们对它的大体印象也只能保留在大的剧情以及小说所表达的情感上。而改编作品的细节就是剧组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了。比如《青云志》中就以大量的细节来打动观众,不管是造价高昂的特效,还是精心制作的道具服装,甚至就连配乐也都在尽量凸显中国古风,打造出浓厚的仙(武)侠氛围,贴合剧情。在注重细节方面《青云志》还是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的了。演员选择,明星效应与原著人物形象并重作为IP剧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演员应当与原著贴合,而不是一味靠着流量明星撑一部IP剧。为什么李若彤的小龙女是很多人心中的永远的经典,而陈妍希的小龙女就变成了大家调侃的鸡腿套餐?可能是因为李若彤本身气质贴合了无数人心中对小龙女的幻想,而陈妍希打破了无数受众的美梦而已。而《青云志》完全就是放弃了原著人物形象,只顾塑造演员的人物形象,吸引明星粉丝,就连主角的少年时期这种只占一小段的人物都要请当红的明星来演,TFboys在剧中的少年张小凡全然一改原著中呆板老实的形象,毕竟TFboys本身就是活泼的人,而且演技又没有加以磨练,难免会让人觉得出戏。邀请他们来做主演要说不是为了他们背后的粉丝群体谁也不会相信。其实我觉得在邀请演员方面剧组完全可以先排一版演员表,选定几个候选演员让网民投票,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演员。这样不仅能提高受众对演员出演角色的认同感,还能提升受众对作品的热情,何乐不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推陈出新现在国类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好像都有一个模版,一个人一出场我们基本都能分辨出他是哪种类型的。以往仙侠剧中泾渭分明的正魔两道形象虽然在《青云志》中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情节落入俗套。就像剧中周一仙一出场,一副仙人指路的牌子在原著中就是他的标签,无可厚非,但是挂个酒葫芦是什么情况?酒剑仙(仙剑奇侠传一李逍遥的师父,最早教李逍遥剑法的高人)么?好像中国所有影视作品中的高人都是这么放荡不羁,形象迥然于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亮点。我们不需要这样与众不同的高人,反而是《功夫》当中那些隐藏在人群中的普通高手才会让人眼前一亮,或许你身边的裁缝就是铁线拳传人,挑夫也会耍五郎八卦棍这样的人物才会给人以惊喜感。结 论总的来说,《诛仙》作为一个热门的大IP,《诛仙·青云志》只是它的一部不太成熟的改编作品,但我相信《青云志》不会是《诛仙》的最后一次改编。而《青云志》也只是我国IP改编影视作品历史上的一次尝试而已,它的出现为以后的改编作品提供了方向和经验。在总结吸取了《诛仙·青云志》的经验和教训以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IP改编影视作品。但是在具体如何把握好IP改编剧的质量和方向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在期待后续的创作中能给排出所有受众和粉丝都满意的改编作品。参考文献 李建强.一个值得关注的影视文化现象——影视IP改编引发热议[J].上海艺术评论..2016年06期.唐莹莹.如何玩转IP改编价值链?[J] .商业观察.2016年03期3.李华成.网络文学IP改编的“乱”与“治”[J].科技与出版.2017年03期4.毛腾飞.解读网络文学IP改编的成功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0期5.高虎.IP改编电视剧的市场表现[J].当代电视.2017年04期 6.李宏宇.“IP”改编电影与其市场表现分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6年12期7.周子钰.大众文化视野中的网络文学IP[J].文艺评论.2017年08期8.沈吴莎.当下我国影视IP改编热现象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05.019.朱军.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困境与出路——以《诛仙·青云志》为例[N].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1期10.方伟,傅学敏.玄幻小说的流行现象解析——以《诛仙》的网络传播和市场接受为例[N].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11.张丹,邵维佳.网络玄幻小说文本特征及其文化产业价值[N].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12.王晓丹.网络文学IP的转化探析——以《琅琊榜》和《欢乐颂》为例[J].东南传播.2016年10期13.萧鼎.诛仙修订版[M].大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14.张若梦.“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在京颁奖 《火星情报局》等榜上有名[Z].中国网.2016年11月30日15.高敏.古装电视剧植入广告探析——以《诛仙-青云志》为例[J].视听.2017年07期 附录《青云志》首播收视率播出日期集数单元名CSM52城市网收视率全国网收视率/收视率收视份额收视率收视份额2016年7月31日1-2拜师青云1.3527.0751.379.112016年8月07日3-4幽谷奇遇1.0054.9311.17.122016年8月14日5-6七脉会武0.9574.9291.228.222016年8月21日7-8一战成名0.9524.8931.228.112016年8月28日9-10入世迷局0.9074.91817.162016年9月04日11-12渝都重逢0.7053.8550.493.912016年9月11日13-14情溢中秋0.5293.1870.463.832016年9月18日15-16生死相依0.5683.3630.473.862016年9月19日17-180.6313.9180.464.052016年9月20日19-200.6033.660.564.712016年9月25日21-22古窟定情0.5923.6320.423.692016年9月26日23-240.5133.2770.433.772016年9月27日25-260.5363.3120.54.262016年10月02日27-28定海情断0.5482.980.795.82016年10月03日29-300.6163.5052016年10月04日31-320.7164.0032016年10月09日33-34广漠奇遇0.3692.5360.262.562016年10月10日35-360.4242.7330.54.42016年10月11日37-380.4882.9260.433.722016年10月16日39-40月满之誓0.474.1750.425.732016年10月23日41-42陌路难行0.3081.830.32.642016年10月24日43-440.3572.2170.262.292016年10月25日45-460.3752.4180.343.132016年10月30日47-48草庙真相0.2651.6290.332.82016年10月31日49-500.2971.9360.322.952016年11月01日51-520.3052.1360.32.952016年11月06日53-540.3292.0230.32.682016年11月07日55-56大结局0.4252.790.393.52016年11月08日57-580.4873.2390.423.95平均收视率0.5793.480.584.81致谢 从开题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接近一年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有很多人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特别是我的三位导师,他们耐心的帮我检查报告和论文中大大小小的错误,为我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帮助我完成学士学位论文,在这里,我要郑重的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同时也感谢所有的《诛仙》和《青云志》的粉丝受众,是在与他们的讨论和交流中我获取到了更多信息,让我的论文内容更加丰富。谢谢大家。
目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