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ip剧行业现状与发展
目 录
前言 1
(一) 国内IP剧的兴起 1
(二) IP剧发展现状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1
一、 IP剧兴盛的原因 2
(一) 原著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保证基本收视 2
(二) 改编成功的电视剧拥有超高人气,吸引投资方 2
(三) 编剧行业活力差,难以出现创新 3
(四) 网络传播的速效性,二次传播 3
二、 网络IP“触电”后的疯狂 3
(一) 疯狂买入网络小说版权,出现囤积版权现象 3
(二) 投资热潮下,网络IP的大跃进运动:数据虚构与催熟乱象 4
三、IP改编电视剧现存问题 4
(一) 不注重正确价值观的传播,一味迎合受众 4
(二)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力不同,改编效果差 5
(三) IP剧情节趋同,走马观花式的体验不能长久 5
(四) 网络小说为了吸引受众,往往脱离现实 5
(五) 金钱至上的中国电视业,重演员,靠演员颜值吸金 6
(六) 不注重作品沉淀,盲目改编,数量大于质量 6
四、IP剧改编的未来与电视剧行业走向 7
(一) 改编还是原创都需要好编剧,编剧行业体制需改革 7
(二) IP剧走得远不能只靠粉丝,优良制作是重点 7
(三) 商业意识为导向的市场意识需改变 8
(四) 电视剧行业需转型,均衡发展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前言
(一)国内IP剧的兴起
近几年来,“IP剧”一词频频出现在观众视野,具体表现为不断涌现的网络小说及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或网剧。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拥有将文学作品或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现象,但是少有像中国这样掀起了狂潮,大有将IP剧的改编变成中国影视文化支柱的倾向,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是福是祸也未可知。不过不能否认的是劣质IP剧的盛行的确体现出了中国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深层问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IP剧的兴起
近几年来,“IP剧”一词频频出现在观众视野,具体表现为不断涌现的网络小说及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或网剧。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拥有将文学作品或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现象,但是少有像中国这样掀起了狂潮,大有将IP剧的改编变成中国影视文化支柱的倾向,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是福是祸也未可知。不过不能否认的是劣质IP剧的盛行的确体现出了中国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深层问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应。
国内IP改编热的兴起引起很多学者的关心,盲目不负责任的改编态度也迅速成为众矢之的,众多学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目前这种现象的观点,预测未来的发展动向,部分学者持观望态度,也有学者批评这种现象,深度分析了现在影视文化以及与价值观的诟病。因“IP”定义太广,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网络小说的IP改编热。
(二)IP剧发展现状研究的现实意义
IP剧的兴起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与人的需求是紧密相连的。IP剧改编的盛行源于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失恋三十三天》《甄嬛传》等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之后,业内人士看准了其中有利可图,疯狂的买进各种当红文学小说的版权。
IP剧改编的狂热气氛还未消减,盲目跟风还是中国影视业的一大弊端,电视剧创作盲目跟风,流水线式的低质电视剧频出也是大问题,同时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众多面容相似、故事千篇一律、制作水平低下的"IP"剧相继问世所引发的创新能力弱化、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也确实令人担忧。如此循环往复,中电视剧行业的深层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电视剧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越走越偏。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产电视剧中"IP热"现象的出现、弊端和拓展之途做出整体思考。
一、IP剧兴盛的原因
2009年《甄嬛传》的成功播出无疑是掀起了一场革命式的IP狂潮,一部剧的播出延伸出了很多的副产品,一时间风头无两,至今还是年年重播,业内人士发现了巨大的利益,于是在那之后,各类文学类IP剧便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尤其以网络小说为主,竟然成了保障收视率的招牌。再加上国家出台“一剧两星”政策之后,影视公司电视剧制作风险也随之提高,于是就引起影视公司大量购买IP版权。
现在国产电视剧自编剧本越来越少,同时国产剧充斥着原创力枯竭,抄袭,盲目跟风,媚俗化严重等问题,无形中鼓励着IP剧的崛起。IP剧已经占据了国产电视剧的半壁江山,近年来一直是收视率的保证,大有成为国产电视剧支柱的趋势,《步步惊心》《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幻城》《微微一笑很倾城》《欢乐颂》《芈月传》《锦绣未央》等都是收视不俗,这更加奠定了网剧改编电视剧的地位。就今年来说,刚刚收官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引起了新一轮追剧风潮,从音乐到服装,演员内容都可说是成功的IP剧改编之作。IP剧的成功也是有多方原因的,行成这样的一种改编热潮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一)原著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保证基本收视
网络小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由于网络的传播特性,所以原著拥有巨大的粉丝群,多至上千万,少也有几十万至百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唐七公子写的首部长篇小说,拥有千万计的粉丝,这与作品本身的质量也是息息相关的,在2016年11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 好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认可,也就拥有更大的改编价值。加之改编成功,庞大的粉丝基数,加上后期的宣传,想收视低都难。
(二)改编成功的电视剧拥有极高人气,吸引投资方
当然拥有固定的粉丝也并不能解决问题,作品改编质量也是重中之重。同样是玄幻类题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与《幻城》相比,差距就是很大的。他们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就原著作者来说,《幻城》的作者郭敬明拥有更高的人气和知名度,粉丝也并不次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但最后的收视却是《幻城》完败。其中制作水平与改编质量差距是主要原因,《三生》制作优良,从选角到服装、音乐、特效都是精品,编剧是原作者唐七,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改编也更符合原著;而
前言 1
(一) 国内IP剧的兴起 1
(二) IP剧发展现状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1
一、 IP剧兴盛的原因 2
(一) 原著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保证基本收视 2
(二) 改编成功的电视剧拥有超高人气,吸引投资方 2
(三) 编剧行业活力差,难以出现创新 3
(四) 网络传播的速效性,二次传播 3
二、 网络IP“触电”后的疯狂 3
(一) 疯狂买入网络小说版权,出现囤积版权现象 3
(二) 投资热潮下,网络IP的大跃进运动:数据虚构与催熟乱象 4
三、IP改编电视剧现存问题 4
(一) 不注重正确价值观的传播,一味迎合受众 4
(二)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力不同,改编效果差 5
(三) IP剧情节趋同,走马观花式的体验不能长久 5
(四) 网络小说为了吸引受众,往往脱离现实 5
(五) 金钱至上的中国电视业,重演员,靠演员颜值吸金 6
(六) 不注重作品沉淀,盲目改编,数量大于质量 6
四、IP剧改编的未来与电视剧行业走向 7
(一) 改编还是原创都需要好编剧,编剧行业体制需改革 7
(二) IP剧走得远不能只靠粉丝,优良制作是重点 7
(三) 商业意识为导向的市场意识需改变 8
(四) 电视剧行业需转型,均衡发展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前言
(一)国内IP剧的兴起
近几年来,“IP剧”一词频频出现在观众视野,具体表现为不断涌现的网络小说及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或网剧。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拥有将文学作品或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现象,但是少有像中国这样掀起了狂潮,大有将IP剧的改编变成中国影视文化支柱的倾向,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是福是祸也未可知。不过不能否认的是劣质IP剧的盛行的确体现出了中国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深层问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IP剧的兴起
近几年来,“IP剧”一词频频出现在观众视野,具体表现为不断涌现的网络小说及文学改编成电视剧或网剧。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拥有将文学作品或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现象,但是少有像中国这样掀起了狂潮,大有将IP剧的改编变成中国影视文化支柱的倾向,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是福是祸也未可知。不过不能否认的是劣质IP剧的盛行的确体现出了中国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深层问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应。
国内IP改编热的兴起引起很多学者的关心,盲目不负责任的改编态度也迅速成为众矢之的,众多学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目前这种现象的观点,预测未来的发展动向,部分学者持观望态度,也有学者批评这种现象,深度分析了现在影视文化以及与价值观的诟病。因“IP”定义太广,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网络小说的IP改编热。
(二)IP剧发展现状研究的现实意义
IP剧的兴起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与人的需求是紧密相连的。IP剧改编的盛行源于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失恋三十三天》《甄嬛传》等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之后,业内人士看准了其中有利可图,疯狂的买进各种当红文学小说的版权。
IP剧改编的狂热气氛还未消减,盲目跟风还是中国影视业的一大弊端,电视剧创作盲目跟风,流水线式的低质电视剧频出也是大问题,同时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众多面容相似、故事千篇一律、制作水平低下的"IP"剧相继问世所引发的创新能力弱化、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也确实令人担忧。如此循环往复,中电视剧行业的深层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电视剧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越走越偏。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产电视剧中"IP热"现象的出现、弊端和拓展之途做出整体思考。
一、IP剧兴盛的原因
2009年《甄嬛传》的成功播出无疑是掀起了一场革命式的IP狂潮,一部剧的播出延伸出了很多的副产品,一时间风头无两,至今还是年年重播,业内人士发现了巨大的利益,于是在那之后,各类文学类IP剧便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尤其以网络小说为主,竟然成了保障收视率的招牌。再加上国家出台“一剧两星”政策之后,影视公司电视剧制作风险也随之提高,于是就引起影视公司大量购买IP版权。
现在国产电视剧自编剧本越来越少,同时国产剧充斥着原创力枯竭,抄袭,盲目跟风,媚俗化严重等问题,无形中鼓励着IP剧的崛起。IP剧已经占据了国产电视剧的半壁江山,近年来一直是收视率的保证,大有成为国产电视剧支柱的趋势,《步步惊心》《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幻城》《微微一笑很倾城》《欢乐颂》《芈月传》《锦绣未央》等都是收视不俗,这更加奠定了网剧改编电视剧的地位。就今年来说,刚刚收官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引起了新一轮追剧风潮,从音乐到服装,演员内容都可说是成功的IP剧改编之作。IP剧的成功也是有多方原因的,行成这样的一种改编热潮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一)原著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保证基本收视
网络小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由于网络的传播特性,所以原著拥有巨大的粉丝群,多至上千万,少也有几十万至百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唐七公子写的首部长篇小说,拥有千万计的粉丝,这与作品本身的质量也是息息相关的,在2016年11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 好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认可,也就拥有更大的改编价值。加之改编成功,庞大的粉丝基数,加上后期的宣传,想收视低都难。
(二)改编成功的电视剧拥有极高人气,吸引投资方
当然拥有固定的粉丝也并不能解决问题,作品改编质量也是重中之重。同样是玄幻类题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与《幻城》相比,差距就是很大的。他们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就原著作者来说,《幻城》的作者郭敬明拥有更高的人气和知名度,粉丝也并不次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但最后的收视却是《幻城》完败。其中制作水平与改编质量差距是主要原因,《三生》制作优良,从选角到服装、音乐、特效都是精品,编剧是原作者唐七,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改编也更符合原著;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