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机报的传播学特征及其发展问题
摘 要近年来,手机报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报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它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对传统纸媒体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的突围和转型生长点,其活跃的表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手机报的传播手段更方便、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也扩大了传播的频率和内容。然而,从整个媒体行业来说,手机报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一脉相通、并行发展的,并不会存在相互取代的关系。因此,手机报的生存基础更为扎实,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
目 录
第一章 手机报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2
第二章 手机报的传播形式及其特征 3
2.1手机报的几种传播形式 3
2.2手机报的特征 4
第三章 手机报的新闻传播学特征 6
3.1实时性特征 6
3.2迅捷性特征 6
3.3多媒体传播特征 6
3.4互动性特征 7
第四章 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8
4.1内容缺乏创新 8
4.2经营模式渠道单一 8
4.3监管制度的缺乏 9
第5章 手机报的发展策略及前景 11
5.1追求内容的独特性 11
5.2营销模式的多样化 11
5.3加强管理的制度性 12
5.4盈利瓶颈的突破性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手机报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何谓"手机报"?简单的说,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是将传统报纸的内容用数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并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进行传播,而且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当前,我国手机报主要以两种样式展示:一是通过彩信,就是用户通过接收彩信,来获取报纸内容进行阅读。另外一种是网络收集形式,即用户通过手机报纸网站,在线阅读手机报纸内容。由于手机媒体作为已经成熟的形式,手机报也拥有传统纸质报纸的长处,如可移植性,阅读的自由,权威,准确,可靠,并具有及时的特点,网络媒体互动等。手机报这些优势,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中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并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阅读终端接入到新闻咨询中。用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看电视,看报纸,看小说,听音乐,浏览等等。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它作为一个新的媒体介质,它除了用于通讯之外,也开始承担传播信息和文娱的新功能。移动电话的普及率,高流动性,可移植性,互动性,工具、服务的针对性,比传统媒体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手机报于06年被大众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如今通讯科技的发展,手机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因此,手机媒体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在当时,成为了中国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新闻传播的畅通、市场的新挖掘、行业互相竞争使得各个电视媒体集团对手机媒体更加看好。然而,在这种环境里,手机报更需要冷静而不是哗躁。毕竟手机报的出现还未真正成功。如果这种新兴起的传播方式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正常开展起来,需要我们客观的认识它。
手机报的传播形式及其特征
手机报于06年被大众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如今通讯科技的发展,手机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因此,手机媒体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在当时,成为了中国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新闻传播的畅通、市场的新挖掘、行业互相竞争使得各个电视媒体集团对手机媒体更加看好。然而,在这种环境里,手机报更需要冷静而不是哗躁。毕竟手机报的出现还未真正成功。如果这种新兴起的传播方式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正常开展起来,需要我们客观的认识它。
2.1手机报的几种传播形式
2.1.1短信形式
短信的初衷作用只在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移动运行商为了降低话费成本而推出的一项便利性服务。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短信开始从单一枯燥的文字向具有生动图片的彩信转变,如今,它成为了手机报的基础。对于短信型手机的使用,信息可以由使用者自己编辑,短信获取信息的需求。与纸质媒体想比较,短信型的手机报拥有许多优点,例如:接收快、针对性强等。然而,由于一些信息技术的限制,手机短信仍然不具备传统纸媒信息所具有的多样性和专业性特点,因此,使用短信接收到的新闻消息量要远小于传统报纸信息量,当然,跟广播电视网络更没法相提并论。
2.1.2 WAP形式
WAP形式的"手机报"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发布平台"的形式,通过其强大的性能优点,承载的信息内容几乎每天全量。广东的移动在线提出的可以互动的资讯平台使的手机平台的性能进一步得到了抬高。"手机报"从"内容中心"到"个人中心"的转变,以用户为导向的WAP版,强调个性化定制服务,开放的用户参与平台。
2.1.3 软件形式
通过手机软件实现资讯获取的功能。随着日益强大的手机终端,移动数据网络的升级,手机成为了移动计算机的功能,并将成为手机软件领域,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竞争最激烈的位置。软件形式的资讯平台,完成了高度整合的电子资讯类消息的发布平台、论坛互动、休闲、商务、生活、游戏等。
2.1.4 掌信型
掌信型手机报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它不会因为网络问题影响到读者的的正常浏览,如今已经有许多类似的科技公司拥有"聚点掌信"。然而这种手机报,因为其技术性较高,而且应用少,目前没有前几种较为普遍。其实它的功能和WAP相似。
2.1.5语音型
语音型手机报也叫IVR:互动式语音应答,是一种可以听得手机报。再有增值业务的前提下,用户可通过拨打指的通信公司的"声讯版",但是语音型手机报的资费过高,而且技术要求同样过高高,所以很难普及,如今还是以彩信型为主。
2.2手机报的特征
2.2.1手机报的传播特性
手机报彻底脱离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局限性,发挥了他便捷的优势,使人们能够随时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在确保移动通信网络顺畅的前提下,不管身处山区还是信号不够发达的乡下,都能通过手机开启手机报简单、轻便的获得你想要的新闻消息。有时候,因为手机报在接收信息的方便性和没有局限的网络性,让他逾越了空间、时间的制约,真正达到了消息传播的及时性,因为笔记本甚至无线电广播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都无法将其胜过。
2.2.2手机报的内容特性
当然,为了使得大众对手机报多样的要求外它不仅要在为大众提供讯息除外,还要去为大众及时提供适用的新闻。当今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包括,经济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及文化多元化等,其中文化观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娱乐的需求程度。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对手机报需求的大众是那些没有太多时间去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新闻的青少年人群,因而,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新闻,而是他们更期待通过手机这种媒介去寻求娱乐和放松,释放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压力和烦恼。为了达到大众读者的这些需求,它的娱乐化方向也就顺其自然的出现了
手机报的新闻传播学特征
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的形式。因而,手机媒体在现代的呈现也是受到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手机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只有四或五年就达到全国遍地开花,满足个性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信息系统。根据信息的选择性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或概率的公式:信息选择或然率=报偿保证/费力程度中可以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手机报纸看到的是必然性。
目 录
第一章 手机报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2
第二章 手机报的传播形式及其特征 3
2.1手机报的几种传播形式 3
2.2手机报的特征 4
第三章 手机报的新闻传播学特征 6
3.1实时性特征 6
3.2迅捷性特征 6
3.3多媒体传播特征 6
3.4互动性特征 7
第四章 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8
4.1内容缺乏创新 8
4.2经营模式渠道单一 8
4.3监管制度的缺乏 9
第5章 手机报的发展策略及前景 11
5.1追求内容的独特性 11
5.2营销模式的多样化 11
5.3加强管理的制度性 12
5.4盈利瓶颈的突破性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手机报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何谓"手机报"?简单的说,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是将传统报纸的内容用数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并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进行传播,而且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当前,我国手机报主要以两种样式展示:一是通过彩信,就是用户通过接收彩信,来获取报纸内容进行阅读。另外一种是网络收集形式,即用户通过手机报纸网站,在线阅读手机报纸内容。由于手机媒体作为已经成熟的形式,手机报也拥有传统纸质报纸的长处,如可移植性,阅读的自由,权威,准确,可靠,并具有及时的特点,网络媒体互动等。手机报这些优势,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中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并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阅读终端接入到新闻咨询中。用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看电视,看报纸,看小说,听音乐,浏览等等。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它作为一个新的媒体介质,它除了用于通讯之外,也开始承担传播信息和文娱的新功能。移动电话的普及率,高流动性,可移植性,互动性,工具、服务的针对性,比传统媒体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手机报于06年被大众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如今通讯科技的发展,手机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因此,手机媒体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在当时,成为了中国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新闻传播的畅通、市场的新挖掘、行业互相竞争使得各个电视媒体集团对手机媒体更加看好。然而,在这种环境里,手机报更需要冷静而不是哗躁。毕竟手机报的出现还未真正成功。如果这种新兴起的传播方式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正常开展起来,需要我们客观的认识它。
手机报的传播形式及其特征
手机报于06年被大众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如今通讯科技的发展,手机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因此,手机媒体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在当时,成为了中国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新闻传播的畅通、市场的新挖掘、行业互相竞争使得各个电视媒体集团对手机媒体更加看好。然而,在这种环境里,手机报更需要冷静而不是哗躁。毕竟手机报的出现还未真正成功。如果这种新兴起的传播方式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正常开展起来,需要我们客观的认识它。
2.1手机报的几种传播形式
2.1.1短信形式
短信的初衷作用只在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移动运行商为了降低话费成本而推出的一项便利性服务。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短信开始从单一枯燥的文字向具有生动图片的彩信转变,如今,它成为了手机报的基础。对于短信型手机的使用,信息可以由使用者自己编辑,短信获取信息的需求。与纸质媒体想比较,短信型的手机报拥有许多优点,例如:接收快、针对性强等。然而,由于一些信息技术的限制,手机短信仍然不具备传统纸媒信息所具有的多样性和专业性特点,因此,使用短信接收到的新闻消息量要远小于传统报纸信息量,当然,跟广播电视网络更没法相提并论。
2.1.2 WAP形式
WAP形式的"手机报"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发布平台"的形式,通过其强大的性能优点,承载的信息内容几乎每天全量。广东的移动在线提出的可以互动的资讯平台使的手机平台的性能进一步得到了抬高。"手机报"从"内容中心"到"个人中心"的转变,以用户为导向的WAP版,强调个性化定制服务,开放的用户参与平台。
2.1.3 软件形式
通过手机软件实现资讯获取的功能。随着日益强大的手机终端,移动数据网络的升级,手机成为了移动计算机的功能,并将成为手机软件领域,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竞争最激烈的位置。软件形式的资讯平台,完成了高度整合的电子资讯类消息的发布平台、论坛互动、休闲、商务、生活、游戏等。
2.1.4 掌信型
掌信型手机报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它不会因为网络问题影响到读者的的正常浏览,如今已经有许多类似的科技公司拥有"聚点掌信"。然而这种手机报,因为其技术性较高,而且应用少,目前没有前几种较为普遍。其实它的功能和WAP相似。
2.1.5语音型
语音型手机报也叫IVR:互动式语音应答,是一种可以听得手机报。再有增值业务的前提下,用户可通过拨打指的通信公司的"声讯版",但是语音型手机报的资费过高,而且技术要求同样过高高,所以很难普及,如今还是以彩信型为主。
2.2手机报的特征
2.2.1手机报的传播特性
手机报彻底脱离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局限性,发挥了他便捷的优势,使人们能够随时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在确保移动通信网络顺畅的前提下,不管身处山区还是信号不够发达的乡下,都能通过手机开启手机报简单、轻便的获得你想要的新闻消息。有时候,因为手机报在接收信息的方便性和没有局限的网络性,让他逾越了空间、时间的制约,真正达到了消息传播的及时性,因为笔记本甚至无线电广播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都无法将其胜过。
2.2.2手机报的内容特性
当然,为了使得大众对手机报多样的要求外它不仅要在为大众提供讯息除外,还要去为大众及时提供适用的新闻。当今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包括,经济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及文化多元化等,其中文化观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娱乐的需求程度。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对手机报需求的大众是那些没有太多时间去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新闻的青少年人群,因而,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新闻,而是他们更期待通过手机这种媒介去寻求娱乐和放松,释放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压力和烦恼。为了达到大众读者的这些需求,它的娱乐化方向也就顺其自然的出现了
手机报的新闻传播学特征
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的形式。因而,手机媒体在现代的呈现也是受到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手机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只有四或五年就达到全国遍地开花,满足个性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和信息系统。根据信息的选择性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或概率的公式:信息选择或然率=报偿保证/费力程度中可以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手机报纸看到的是必然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