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合理化途径分析(附件)【字数:8664】

摘 要摘 要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对客户的需求并反映市场信息。它对于企业的利润影响巨大,企业只有销售才能实现产品价值。一个完善的销售物流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因而,在某些市场成熟的行业,企业将改善销售物流系统作为公司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手段。本论文以摩托车制造企业新大洲本田为研究对象,先阐述了销售物流相关理论,然后介绍了新大洲本田现状,明确了其销售物流方面存在的瓶颈,通过详细地研究探索得出制约其销售物流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组织结构,管理方法,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展开优化,以此为基础,探讨提高公司销售物流运作效率,节约物流成本的方法。关键词销售物流;新大洲本田;流程优化
目 录
0 引言 1
1 几种销售物流模式分析 3
1.1销售物流定义 3
1.2几种典型的销售物流模式 3
2 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系统现状问题 5
2.1新大洲本田公司概况 5
2.2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系统现状 6
2.3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存在的瓶颈及分析 8
3 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优化研究 10
3.1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系统优化思路 10
3.2组织结构优化 11
3.3管理方式优化 14
3.4流程优化 16
3.5信息系统优化 18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合理化的途径分析
0 引言
生产型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的经济实体,企业提供产品给社会并收取回报,获得利润维持企业不断发展[1]。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切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都被运用起来。在企业对内部物流改善趋于饱和,成本降低幅度变小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销售物流这样一个连接生产物流和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纽带环节之上。因此本文选择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作为对象对生产型企业的销售物流网络进行分析并提出使企业销售物流合理化的建议。销售是企业的发动机,关系到企业的运转和生死存亡,销售物流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需求的满足程度[2]。本文会介绍整个销售物流概念,对目前生产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逐步进行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优化对新本公司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国外对销售物流的研究开始较早,研究也更为深入,哈佛商学院的 M. E. Porter教授在1985年提出每个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表现为价值链的形式。销售物流作为企业基本活动,属于一种外部价值链[3]。
2006年,Donald J.Bowersox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书中向读者介绍了制造企业整个企业物流方面内容,包括了订单系统、信息系统、存储系统、运输系统、装卸系统等内容[4]。
Douglas M.lambert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销售物流涉及到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订单处理和信息系统、库存管理、物料流管理、全球物流战略、物流绩效的财务控制、物流价值的衡量、战略物流计划等内容[5]。
在国内,很多的专家也对销售物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得出了很多理论成果和经验,其中王超在销售物流合理化问题探讨中,从物流结构出发,分析了物流各个环节的组合情况及物流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指出物流结构合理化、物流过程优质化、物流体制科学化的重要性,从而说明物流环节的内部结构模式直接影响着物流运作的成效[6]。
赵利安、张迎新等人着重研究了供应链的销售物流问题,介绍了食品供应链销售物流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各种销售模式的优缺点,提出销售物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7]。
沈吉仁在2009年指出,销售物流业的业务来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制造企业是供应链的中心,是带动供应链运作的主体,因此,制造企业的运作是产生物流需求的源泉[8]。
从以前的研究来看,很多专家学者在销售物流系统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订单流程、运输战略、分销渠道、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等方面给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在具体优化措施方面,缺乏实例验证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新大洲本田这样一个大中型企业案列来论证以上研究,通过建立具体模型和对销售物流系统关系密切的几大方面进行优化。
本文研究思路首先是对企业销售物流几种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再对整个新大洲本田的销售物流体系进行研究,最后对于分析所得结论进行优化改善,在评估改善后的新的体系。从以上研究思路对具体章节作如下安排: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主要的框架等。第二章是本文会对传统制造企业销售物流模式分析,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第三章是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系统现状;第四章是对新大洲本田销售物流合理化的一些建议;最后一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提升。
完成本文首先需要大量的文献调查,而校图书馆的书籍有限,网上调查的不便性以及信息的实时性,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国内外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最新动态。对企业的选择并不是单向的,要综合考虑很多影响因素然后进行筛选;而且独自去企业寻求帮助并不容易,企业工作人员并不会很好的配合调查,所以实地调研实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书籍等多重渠道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对企业销售物流模式进行归纳整理,领会已有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其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研究效率,以及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理论联系实际法。
对不同制造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切实分析其过去和现在采用销售物流模式的异同,找寻优劣性,提出更有效率的模式策略。
(3)对比分析法。
根据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将优化后的方案与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优化方案的优越性。
1 几种销售物流模式分析
1.1 销售物流定义
中国在01年发布的《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给出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9]。而销售物流就是将产品从工厂的仓库通过一系列的物流活动送达最终用户这一过程。整个销售物流的环节与普通物流环节基本一致,但销售物流更加强调服务性,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销售物流所采用的模式有三种: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这两者的结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2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