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目录
引言: 1
一、旅游业的发展(以上海和厦门为例) 1
(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1
(二)上海旅游业的发展 2
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弊端及应对政策 2
(一)非传统型旅游城市的弊端——以上海为例 2
1.上海旅游业发展中带来的弊端 2
2.应对政策 3
(二)传统旅游业带来的弊端以厦门为例 3
1.厦门旅游业发展中的弊端 3
2.应对政策 4
(三)传统型旅游城市与非传统型旅游城市的共同弊端?及应对政策 4
三、传统型旅游城市与非传统旅游城市发展的差别 5
四、旅游业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5
(一)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就业压力 5
(二)旅游业使国内外经济再分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
(三)使文化得到再度重视和修复 6
(四)使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营造良好交通氛围 6
结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引言: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所以研究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是必要的,能让我们更好的从中汲取经验,以便更好发展旅游业,更好的促进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本文会以上海和厦门为例,剖析非传统旅游城市与传统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时不同的影响要素。
一、旅游业的发展(以上海和厦门为例)
(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对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多数人知道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但是却不能具体的洞悉旅游如何影响经济发展,而又有哪些因素影响旅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
首先,以厦门为例。厦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没有去过的人,都想揭开它神秘的雾纱。厦门作为海滨城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既多元又极具个性,美丽而不落入俗套,有特色的闽南文化旅游和丰富的发展经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还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频繁的两岸交流,所以作为传统旅游城市 ,厦门的旅游业呈可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目前厦门旅游景点大概有四十七处,众所周知的是鼓浪屿。厦门有独具特色的七大旅游区,目前已有十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对于国人来说有不可取代的吸引力。厦门市完善的会展旅游,其会展市场程度化高,机制比较完善,已经成为服务业支柱型产业。厦门国际展览中心总建筑面积有二十三万平方米。厦门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厦门的旅游业强劲发展。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也是厦门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助力。2004年年初,福建省厦门、漳州、龙岩三市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一起打造“厦漳龙无障碍旅游区”。2004年6月,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及云南九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揭开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序幕。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经济稍微滞后,除非一些特别慕名而去的游客,不然这些城市吸引力甚小,而在厦门发展旅游业之后,渐渐会形成一些产业集群,而且会发展周围交通,使交通较为便利,往来比较方便,而游客也可以一次多去几个城市旅游,增加了这些经济及交通落后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投资商去注资,更好发展这些城市的旅游业。
(二)上海旅游业的发展
上海作为一个非传统旅游城市,它不是以自身的旅游资源作为优势,而是以迅猛发展的经济吸引全球的眼光,兴建带有新时代经济特色的建筑比如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不少人去上海都是因为这些经济建筑,而且这些经济型建筑还会吸引一大批以商务旅游为目的的游客。作为一个新兴发展旅游业而受益匪浅的城市——上海,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实例。
1978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阶段,上海旅游业正在发展。1997年上海定位成都市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而改善环境、促进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经济建设。至此,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10年的年底,上海共有各种旅馆大概6700家,星级298家,包括五星级的饭店44家、四星级的饭店64家、三星级的饭店123家、二星级的饭店65家、一星级的饭店2家;旅行社一共有1037家,其中,有出境旅游业务的一共有42家;A级景区有61个,其中5A级景区有3个,4A级景区有28个,3A级景区有3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一共有38个、红色旅游基地3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5个。上海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处于领军地位,1988年两省一市合力兴办“江浙沪旅游年”,长江三角区地域相邻有互补的旅游资源,所以长三角区域旅游业互相之间影响较大。
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弊端及应对政策
(一)非传统型旅游城市的弊端——以上海为例
1.上海旅游业发展中带来的弊端
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升就有降,物极必衰,旅游业也不例外。
首先拿上海来说,近年来,上海旅游业的比例和传统行业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上海旅游业下降原因:一,缺少大型的国际品牌,上海的景点很多都属于非典型性景点比如上海博物馆,上海大观园,上海太阳鸟国际俱乐部有限公司,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吸引力小,吸引游客的方面少,所以不会有太大的旅游效应。很少有像金茂大厦、东方明珠能反映上海新兴风貌的景点;二,景点和周围城市雷同,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自然景观和江苏、浙江比较相似,而且由于互相往来交通很便利,所以很可能流失部分客源,以至于缺乏竞争力;三,没有大型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上海旅游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而又缺少专门的规划路线。
2.应对政策
综上所述,我们应积极寻找应对政策,使旅游业蓬勃发展。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引进大品牌,如最近兴建的迪尼斯乐园,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二,创出地区特色,可以从上海的文化历史着手或者顺应现在上海经济形式兴建“经济大厦”吸引商务旅行人士;三,政府出台关于资源整合政策,打造专门的旅游路线满足不同人士需求,比如亲子游路线,商务目的路线,名胜路线等。
(二)传统旅游业带来的弊端以厦门为例
1.厦门旅游业发展中的弊端
总的来讲,厦门的旅游业发展中过于着急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各地政府都制定城市生态旅游规划,想要使旅游成为当地的带动性产业,取得想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由于厦门地方政府的任期有限,而且有时一些旅游规划制定人的急功近利,使得城市旅游规划的质量大打折扣,出现不能完成计划的现象。比如:近年来厦门政府对待中外游客的错误态度,厦门对于外籍游客非常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外籍游客能增加所谓的外汇收入,而国内游客不可以所以对待国内游客态度比较冷淡。但事实上厦门旅游业收入90%来自国内游客,所以这样做会影响国内游客对厦门的印象。而且厦门政府未能及早的改变道路建设的规划导致一些城区还处于非常拥堵状态,影响游客及当地人民的出行。这种跳跃性规划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
引言: 1
一、旅游业的发展(以上海和厦门为例) 1
(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1
(二)上海旅游业的发展 2
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弊端及应对政策 2
(一)非传统型旅游城市的弊端——以上海为例 2
1.上海旅游业发展中带来的弊端 2
2.应对政策 3
(二)传统旅游业带来的弊端以厦门为例 3
1.厦门旅游业发展中的弊端 3
2.应对政策 4
(三)传统型旅游城市与非传统型旅游城市的共同弊端?及应对政策 4
三、传统型旅游城市与非传统旅游城市发展的差别 5
四、旅游业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5
(一)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就业压力 5
(二)旅游业使国内外经济再分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
(三)使文化得到再度重视和修复 6
(四)使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营造良好交通氛围 6
结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引言: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所以研究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是必要的,能让我们更好的从中汲取经验,以便更好发展旅游业,更好的促进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本文会以上海和厦门为例,剖析非传统旅游城市与传统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时不同的影响要素。
一、旅游业的发展(以上海和厦门为例)
(一)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对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多数人知道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但是却不能具体的洞悉旅游如何影响经济发展,而又有哪些因素影响旅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
首先,以厦门为例。厦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没有去过的人,都想揭开它神秘的雾纱。厦门作为海滨城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既多元又极具个性,美丽而不落入俗套,有特色的闽南文化旅游和丰富的发展经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还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频繁的两岸交流,所以作为传统旅游城市 ,厦门的旅游业呈可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目前厦门旅游景点大概有四十七处,众所周知的是鼓浪屿。厦门有独具特色的七大旅游区,目前已有十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对于国人来说有不可取代的吸引力。厦门市完善的会展旅游,其会展市场程度化高,机制比较完善,已经成为服务业支柱型产业。厦门国际展览中心总建筑面积有二十三万平方米。厦门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厦门的旅游业强劲发展。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也是厦门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助力。2004年年初,福建省厦门、漳州、龙岩三市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一起打造“厦漳龙无障碍旅游区”。2004年6月,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及云南九省区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揭开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序幕。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经济稍微滞后,除非一些特别慕名而去的游客,不然这些城市吸引力甚小,而在厦门发展旅游业之后,渐渐会形成一些产业集群,而且会发展周围交通,使交通较为便利,往来比较方便,而游客也可以一次多去几个城市旅游,增加了这些经济及交通落后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投资商去注资,更好发展这些城市的旅游业。
(二)上海旅游业的发展
上海作为一个非传统旅游城市,它不是以自身的旅游资源作为优势,而是以迅猛发展的经济吸引全球的眼光,兴建带有新时代经济特色的建筑比如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不少人去上海都是因为这些经济建筑,而且这些经济型建筑还会吸引一大批以商务旅游为目的的游客。作为一个新兴发展旅游业而受益匪浅的城市——上海,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实例。
1978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阶段,上海旅游业正在发展。1997年上海定位成都市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而改善环境、促进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经济建设。至此,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10年的年底,上海共有各种旅馆大概6700家,星级298家,包括五星级的饭店44家、四星级的饭店64家、三星级的饭店123家、二星级的饭店65家、一星级的饭店2家;旅行社一共有1037家,其中,有出境旅游业务的一共有42家;A级景区有61个,其中5A级景区有3个,4A级景区有28个,3A级景区有3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一共有38个、红色旅游基地3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5个。上海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处于领军地位,1988年两省一市合力兴办“江浙沪旅游年”,长江三角区地域相邻有互补的旅游资源,所以长三角区域旅游业互相之间影响较大。
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弊端及应对政策
(一)非传统型旅游城市的弊端——以上海为例
1.上海旅游业发展中带来的弊端
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升就有降,物极必衰,旅游业也不例外。
首先拿上海来说,近年来,上海旅游业的比例和传统行业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上海旅游业下降原因:一,缺少大型的国际品牌,上海的景点很多都属于非典型性景点比如上海博物馆,上海大观园,上海太阳鸟国际俱乐部有限公司,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吸引力小,吸引游客的方面少,所以不会有太大的旅游效应。很少有像金茂大厦、东方明珠能反映上海新兴风貌的景点;二,景点和周围城市雷同,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自然景观和江苏、浙江比较相似,而且由于互相往来交通很便利,所以很可能流失部分客源,以至于缺乏竞争力;三,没有大型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上海旅游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而又缺少专门的规划路线。
2.应对政策
综上所述,我们应积极寻找应对政策,使旅游业蓬勃发展。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引进大品牌,如最近兴建的迪尼斯乐园,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二,创出地区特色,可以从上海的文化历史着手或者顺应现在上海经济形式兴建“经济大厦”吸引商务旅行人士;三,政府出台关于资源整合政策,打造专门的旅游路线满足不同人士需求,比如亲子游路线,商务目的路线,名胜路线等。
(二)传统旅游业带来的弊端以厦门为例
1.厦门旅游业发展中的弊端
总的来讲,厦门的旅游业发展中过于着急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各地政府都制定城市生态旅游规划,想要使旅游成为当地的带动性产业,取得想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由于厦门地方政府的任期有限,而且有时一些旅游规划制定人的急功近利,使得城市旅游规划的质量大打折扣,出现不能完成计划的现象。比如:近年来厦门政府对待中外游客的错误态度,厦门对于外籍游客非常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外籍游客能增加所谓的外汇收入,而国内游客不可以所以对待国内游客态度比较冷淡。但事实上厦门旅游业收入90%来自国内游客,所以这样做会影响国内游客对厦门的印象。而且厦门政府未能及早的改变道路建设的规划导致一些城区还处于非常拥堵状态,影响游客及当地人民的出行。这种跳跃性规划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