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异动与财务风险关联性研究__以云南铜业巨亏案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异动与财务风险关联性研究__以云南铜业巨亏案为例[20191230185639]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财务风险
目 录
1 引言 1
2 财务数据异动与财务风险关联性分析 1
2.1财务数据异动的判断依据 1
2.2财务数据异动的判断指标 2
2.2.1财务指标的选择原则 2
2.2.2财务指标的选择 2
2.3财务风险 3
2.3.1财务风险的定义 3
2.3.2常见的财务风险 3
2.4财务数据异动与财务风险的关联性 4
2.4.1偿债能力指标 4
2.4.2营运能力指标 5
2.4.3盈利能力指标 5
3 案例分析——以云南铜业为例 6
3.1财务指标分析 7
3.1.1偿债能力分析 7
3.1.2营运能力分析 8
3.1.3盈利能力分析 9
3.1.4负债结构分析 10
3.2分析结果与讨论 11
4 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2
4.1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12
4.2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 12
4.3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效能 13
4.3.1财务预警系统的涵义 13
4.3.2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13
4.3.3财务预警的作用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上市公司在迎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风险。近十几年上市公司巨亏案屡屡发生。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不仅会给企业的经营者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会给广大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政府证券监管部门也面临着证券市场秩序混乱的压力。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取足够的信贷资金和提高商业信用等目的,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甚至公布欺诈性财务报表。这些具有欺骗性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会让人误读,让人产生企业发展良好的假象。
2013年,云南铜业的巨亏案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异动与财务风险的关联性理应存在逻辑关系。曹德芳和曾慕李(2005)以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中提取的财务数据为原始资料,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与负债结构正相关,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负相关[1]。本文在理论分析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以云南铜业集团的巨亏案为例,从云南铜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财务数据入手,通过计算分析异动的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异动与财务风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并对防范财务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2 财务数据异动与财务风险关联性分析
在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会通过计算财务指标来实现。财务指标是指搜集和传达财务信息,以用来说明资金活动,从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财务指标是可以通过企业年报中的财务数据来计算的指标。计算这些财务指标企业可以分析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等,从而分析企业已经存在和可能会产生的财务风险。
2.1财务数据异动的判断依据
财务数据异动是相对于正常的财务数据而言的,财务数据的正常值是指与教科书、经验、行业标准或其它规定的标准所设定的区域相符合的值。例如,生产企业对流动比率设置的标准值为2,资产负债率的适宜范围为40%-60%。当这些财务指标偏离正常值到一定程度时认为与之相关的财务数据异常。常见的财务数据异动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的限定值来判断。例如, 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中对上市公司实行ST 和*ST的条例[2]。
(2)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判断财务数据是否异动。一般的经营管理者和普通的投资者虽然没有受过较为专业的财务培训,但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较为普及的财务知识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判断财务数据是否出现异常。
(3)根据勾稽关系、年度数据变动以及行业横向比较判断。刘峻峰(2006)认为在判断财务数据是否异常时,可以依据财务报告中的财务数据是否与相应会计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相违背;可以根据不同年度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出现明显的异常,违背了企业经营运作规律;还可以根据与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年报中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判断公司财务数据是否与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3]。
(4)与同行业可比企业相比,判断财务数据是否异动。Blum.M.(1974)认为当公司的业绩与反映公司运营状况的财务指标,在横向上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企业的指标数值,在纵向上其增长趋势,出现明显的异动时,则可认为该公司的财务指标异常[4]。
2.2财务数据异动的判断指标
财务数据异动的判断指标即财务指标。作为判断指标,在选择时需要遵循一定原则,使得我们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事半功倍。
2.2.1财务指标的选择原则
(1)可操作性和可比原则。在选择财务指标时要选择容易操作和对比的,否则所选的财务指标就失去了其实用性,形同虚设。
(2)体现重要性原则。所选择的财务指标不仅要是全面的,而且要是比较重要的,可以从根本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3)直观性原则。通过所选择的财务指标,阅读者可以很快地直观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予以了解。
2.2.2财务指标的选择
在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时,主要通过比较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类财务指标的变化,来透视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过程。在比较盈利能力时,可以选择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偿债能力时,可以选取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作为度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营运能力时,可以选择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作为主要的财务指标;分析发展能力时,可以选择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作为主要的财务指标。
2.3财务风险
2.3.1财务风险的定义
所谓“风险”,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未来事件的预期和实际产生偏离的可能性,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各种风险中的一种,也是企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是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使企业可能偿债能力变弱,使得投资者预期收益减少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每一个财务环节,是企业各类风险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指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当中得到预期财务结果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只和负债经营相关,即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使得偿债能力丧失或者企业利润下降的可能性,这种风险通常被称为筹资风险。日本学者龟井利明则认为,风险不仅仅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并且还包含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本身就是不确定的,由于遭到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者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变得不确定,它既可能给经营活动的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机遇,这是风险的广义定义。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所有风险的财务表现,是企业所面对的所有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它涉及到企业资金活动的每个环节、企业内部的每个方面以及企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有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