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影响
目 录
1 引言 1
2 公允价值的概述 1
2.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
2.2 公允价值的确认 1
2.3 确认公允价值应注意的事项 2
3 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
3.1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前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
3.2 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4
4 公允价值计量下存在的问题 8
4.1 公允价值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 8
4.2 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问题 9
4.3 盈余管理问题 9
4.4 公允价值可靠性 9
5 改进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措施 11
5.1 关于估值技术方面 11
5.2 加强企业的内外监督 12
5.3 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相关制度 12
5.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 13
6 债务重组过程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应注意的问题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在2014年,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准则中又多了一个新的准则。此次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作了一些改变,使其更加完全的,具体的。我国在债务重组方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必要的,有助于获得更可靠的资产价值信息,有助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确认准确的损益,有助于获得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不够熟练掌握,我国对此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是引入公允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值计量是全球的走向。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一些问题的研究,从而探讨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影响,并指出其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2 公允价值的概述
2.1 公允价值的概念
原来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表述为:“是指在公平交易的环境中,并且交易双方各自熟悉且情愿进行债务清偿或者资产交换的金额。”在2014年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和第39号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有了新的表述:“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1]
2.2 公允价值的确认
公允价值的确定有很多种情况: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当期可变现净值确定;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用当期实际利率折现价值与坏账损失以及催收成本的差值确定;完工产品和存货,按照售价减去变现费用和利润后确定;在产品存货,用完工后售价减去成本,变现费用和利润后确定;原材料按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对于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根据同类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对于即将出售或者持有一段时间再出售的固定资产,根据可变现净值计价,对于使用后的固定资产,根据折旧后可变现净值确定;对于无形资产、自然资源等其他资产根据估价确定;对于负债则是根据当期利率折现所得金额来确定;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根据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来确定;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则是根据估值技术来确定。[2]
2.3 确认公允价值应注意的事项
确认公允价值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一些情况下换入或者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可以可靠计量的。第一种情况就是换入或者换出资产存在于活跃市场,那么这个时候的公允价值就是以市场价格作为依据来确认。第二种情况就是换入或者换出资产存在于不活跃市场,这个时候其公允价值不好直接确定,这就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即找出与其资产同样或者类似的,但是存在于活跃市场的资产,根据这个资产市场价格来间接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种情况是就是第二种情况下,也不存在同样或者类似的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这时候就要使用估值技术。在采用估值技术的时候有一些条件,即公允价值的变动区间不能很大,这样得出的结果才能更加精确。[3]
3 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在过去的会计准则中,账面价值计量下的债务重组有很大的问题,而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说明。
3.1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前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在没有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如果以账面价值计量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将以非现金资产抵偿账务和以存货抵偿债务的会计案例做说明。
3.1.1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以账面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
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很多债权人在和债务人商议后会因为一些原因会减少债务人的应该偿还的账款,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债务的账面价值高于资产价值,而债权人入账时确以债券账面价值入账。
例1: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10000元, 甲公司因出现财务问题,短期内不会支付货款,通过两方面的谈判,乙公司答应了甲公司用甲公司自家的短期投资来支付自己因财务问题无法支付的钱,甲公司的这批短期投资账面价值是7000元,已经计提跌价准备500元。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的计提了800元的坏账准备,对于甲公司抵账的短期投资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入自己的短期投资。那么此时的甲公司和乙公司俩家的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1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500
贷: 短期投资 7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00
(2)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短期投资 9200
坏账准备 8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10000
3.1.2 用存货抵偿债务时以账面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
债务人用存货抵偿债务的,存货成本为应收债券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的和减去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剩余值。如果存货已经减值,在期末就要计提减值准备。
例2: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一批商品,花费20000元,由于甲公司的财务发生了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的支付账款。双方就此进行了协商,乙公司答应甲公司用他的库存来支付不能支付的账款。甲的库存销售价格为16000元,实际成本为13000 元,甲乙的增值税税率都是17%。乙公司把甲公司作为抵账的库存计入自己的库存商品,而且不用再缴纳其他费用,甲乙公司因为一些原因都没有做其他的准备,债务重组日双方所作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20000
贷:库存商品 1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20
贷:应收账款—债务重组120000
作为债务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2015年1月1日
借:应付账款 150000
贷:应付账款—账务重组 120000
预计负债 10000
营业外收入 20000
如果乙公司在随后的日子里盈利了,作为债权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30000
1 引言 1
2 公允价值的概述 1
2.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
2.2 公允价值的确认 1
2.3 确认公允价值应注意的事项 2
3 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
3.1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前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
3.2 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4
4 公允价值计量下存在的问题 8
4.1 公允价值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 8
4.2 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问题 9
4.3 盈余管理问题 9
4.4 公允价值可靠性 9
5 改进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措施 11
5.1 关于估值技术方面 11
5.2 加强企业的内外监督 12
5.3 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相关制度 12
5.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 13
6 债务重组过程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应注意的问题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在2014年,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准则中又多了一个新的准则。此次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作了一些改变,使其更加完全的,具体的。我国在债务重组方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必要的,有助于获得更可靠的资产价值信息,有助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确认准确的损益,有助于获得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不够熟练掌握,我国对此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是引入公允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值计量是全球的走向。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一些问题的研究,从而探讨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影响,并指出其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2 公允价值的概述
2.1 公允价值的概念
原来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表述为:“是指在公平交易的环境中,并且交易双方各自熟悉且情愿进行债务清偿或者资产交换的金额。”在2014年新修订的基本准则和第39号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有了新的表述:“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1]
2.2 公允价值的确认
公允价值的确定有很多种情况: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当期可变现净值确定;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用当期实际利率折现价值与坏账损失以及催收成本的差值确定;完工产品和存货,按照售价减去变现费用和利润后确定;在产品存货,用完工后售价减去成本,变现费用和利润后确定;原材料按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对于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根据同类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对于即将出售或者持有一段时间再出售的固定资产,根据可变现净值计价,对于使用后的固定资产,根据折旧后可变现净值确定;对于无形资产、自然资源等其他资产根据估价确定;对于负债则是根据当期利率折现所得金额来确定;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根据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来确定;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则是根据估值技术来确定。[2]
2.3 确认公允价值应注意的事项
确认公允价值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一些情况下换入或者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可以可靠计量的。第一种情况就是换入或者换出资产存在于活跃市场,那么这个时候的公允价值就是以市场价格作为依据来确认。第二种情况就是换入或者换出资产存在于不活跃市场,这个时候其公允价值不好直接确定,这就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即找出与其资产同样或者类似的,但是存在于活跃市场的资产,根据这个资产市场价格来间接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种情况是就是第二种情况下,也不存在同样或者类似的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这时候就要使用估值技术。在采用估值技术的时候有一些条件,即公允价值的变动区间不能很大,这样得出的结果才能更加精确。[3]
3 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在过去的会计准则中,账面价值计量下的债务重组有很大的问题,而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说明。
3.1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前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在没有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如果以账面价值计量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将以非现金资产抵偿账务和以存货抵偿债务的会计案例做说明。
3.1.1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以账面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
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很多债权人在和债务人商议后会因为一些原因会减少债务人的应该偿还的账款,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债务的账面价值高于资产价值,而债权人入账时确以债券账面价值入账。
例1: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10000元, 甲公司因出现财务问题,短期内不会支付货款,通过两方面的谈判,乙公司答应了甲公司用甲公司自家的短期投资来支付自己因财务问题无法支付的钱,甲公司的这批短期投资账面价值是7000元,已经计提跌价准备500元。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的计提了800元的坏账准备,对于甲公司抵账的短期投资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入自己的短期投资。那么此时的甲公司和乙公司俩家的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1000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500
贷: 短期投资 7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00
(2)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短期投资 9200
坏账准备 8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10000
3.1.2 用存货抵偿债务时以账面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
债务人用存货抵偿债务的,存货成本为应收债券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的和减去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剩余值。如果存货已经减值,在期末就要计提减值准备。
例2: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一批商品,花费20000元,由于甲公司的财务发生了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的支付账款。双方就此进行了协商,乙公司答应甲公司用他的库存来支付不能支付的账款。甲的库存销售价格为16000元,实际成本为13000 元,甲乙的增值税税率都是17%。乙公司把甲公司作为抵账的库存计入自己的库存商品,而且不用再缴纳其他费用,甲乙公司因为一些原因都没有做其他的准备,债务重组日双方所作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20000
贷:库存商品 1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20
贷:应收账款—债务重组120000
作为债务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2015年1月1日
借:应付账款 150000
贷:应付账款—账务重组 120000
预计负债 10000
营业外收入 20000
如果乙公司在随后的日子里盈利了,作为债权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300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