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慈善捐赠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2.1 制度环境与慈善捐赠 1
2.2 政治关联与慈善捐赠 3
3 研究设计 4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
3.2 变量定义 5
3.3 模型构建 6
4 实证结果与讨论 6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
4.2 回归分析 9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7
表2 主要变量之间Pearson检验的相关系数 8
表3 制度环境与慈善捐赠的回归结果 10
表4 政治关联与慈善捐赠的回归结果 11
1 引言
慈善捐赠一贯是人们热议的主题,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焦点。慈善捐赠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Carroll,1979)[1],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Brammer等,2006)[2]和价值观,通过公益捐赠行为提升公司在利益相关者心中的形象,提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声誉,从而获得竞争优势(Mescon 和Tilson,1987)[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在中国背景下的体制环境和政治联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原因以及公司战略和绩效的影响上,少数文献探讨制度环境对于企业慈善捐赠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将制度环境作为研究企业捐赠行为的调节变量,视为研究参与企业捐赠的一个控制变量,并未将制度环境作为自变量,慈善捐赠作为因变量进行实证研究。谢鹏和刘春林(2015)以我国制度环境为背景,探讨企业慈善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公司所处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制度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力对企业慈善行为有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与透明性的提高有利于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压力与企业公益捐献的正相关[4]。我国民营企业在转型经济体背景下,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企业具有政治联系的特征,关键高管有政治联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张维迎(2001)[5]研究指出,通过调查一些企业家,他们坦言,企业投入3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与政府部门处理关系。Lenway和Rehbein(1991)[6],Hansen和Mitchell(2000)[7]认为,在中国,企业通过参与慈善捐赠的手段来建立和维持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企业捐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政治动机,增强了接近政策决策者的机会,进而影响他们的想法。所以,我国民营企业在最大的转轨经济体的背景下,研究其政企关系与企业公益捐赠行为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慈善捐赠与关键高管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问题;第三部分为样本的描述与变量设计;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制度环境、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慈善捐赠的关系,实证检验关键高管联系是否会影响公司慈善捐赠,以及制度环境与慈善捐赠的关系。结尾对要点总结,叙述从探讨结果中获得的启发,并说明本论文的局部性,以及指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制度环境与慈善捐赠我国作为最大的转型经济体,目前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不透明,资源配置不合理,法律不完善,竞争机制不充分,对于存在于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当局节制着企业的大量关键资源,政府干涉企业的现象严重,国有企业由于天生的优势,垄断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通过慈善捐赠等行为建立与政府的关系,寻求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制度环境对于企业捐赠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近几年,有学者就我国制度环境对捐赠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Fransen(2013)[8]研究分析指出,不同国家的企业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与政府政策,融入不同的行业组织,从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有所不同。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处于不同的产权性质下,其在市场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相比较而言,非政府控股公司很难受到有效的保护,在这种状况下,非政府控股公司为获得与政府控股公司所拥有的同等资源,其参与慈善事业的动机与政府控股公司有显著的不同。这就促使民营上市公司将与政府关系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等方式,以获得政府对自身的信任,建立与政府的友好关系。
唐跃军等(2014)[9]通过研究中国企业的公益捐赠行为,指出尤其是民营企业看似“踊跃”的公益捐赠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制度背景下政策不稳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他们分析中国特有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差异性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之间关系,还发现市场化完善会降低公司公益捐赠动机,然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红利”主要影响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没有明显影响。马胡杰等(2013)[10]参考樊纲等(2011)[11]的研究,运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制度环境的变量,具体来说,就是将中介和法律环境作为一维度,要素市场发育作为另一维度,政府与市场关系作为一维度以及市场化程度作为一维度,四个维度来全面衡量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运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优化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同时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
任宇等(2012)[12]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慈善行为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较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更积极地投入慈善活动,分析其原因,由于民营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导致民营企业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环境以及资源,因此希望通过较国有企业更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方式,取得政府以及相关公众的好感,以此获得更多的必要资源。孙慧(2015)[13]将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剔除部分公司,截取其2010年至2011年期间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慈善行为与终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和控制层面等方面的关系,并在研究过程中加入了制度环境的调节变量。她分析指出,制度环境正向作用于民营上市公司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并且民营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水平显著高于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结果还表明,制度环境在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非政府控股股东之间起到加强型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同等前提下,制度环境的改善促进企业捐赠水平的提高。
2.2 政治关联与慈善捐赠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政府不仅在宏观上干预企业,而且可以在微观上影响企业,例如通过政策法规的出台,税务的征收等方式,进而企业政治关系盛行,因此,很大程度上企业发展仍然依赖政府,通过政府获取稀缺的资源,这就意味着商业政府分不开,政府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某些关键资源有控制权,这就迫切地要求企业要建立与政府的友好关系,在此基础上,往往会在政府面临灾害求助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向政府提供帮助,参与公益性慈善捐赠,协助政府应对风险。
3.2 变量定义
IND 控制 控制 控制
YEAR 控制 控制 控制
参考文献
1 Carroll A.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Business & Society,1999(3):26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