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逐渐成型,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少影响。因此,本文将从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银行收入、理财产品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数据分析,用中国农业银行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其造成的影响并促使其发生了哪些产品创新,最终对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定位,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应该如何转型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3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3
(一)国内研究概况3
(二)国外研究概况4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机制简述4
(一)存款业务方面4
(二)贷款业务方面5
(三)支付功能方面5
(四)理财销售方面6
三、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影响研究6
(一)冲击传统业务6
1、分流银行的存款6
2、弥补贷款业务的空白8
(二)降低银行手续费收入比例9
(三)影响理财用户选择意愿10
(四)推动银行的的改革创新10
1、传统业务创新10
2、手续费收入改革11
3、网上平台拓展11
四、建议11
(一)建议银行加强信息整合12
(二)完善银行业务的程序12
(三)对自身业务进行推广宣传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从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日常消费也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过6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也逐渐逼近50%。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被互联网时代特有的新概念不断更新,人们也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不断地尝试新兴的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金融本身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发展吸引了大众眼球,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这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拥有六种商业模式,分别是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迅速崛起,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习惯,对传统商业银行各个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弥补传统商业银行劣势,比如信息整合不足,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下等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很大便利,而如今却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融资与消费的主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具体业务影响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并积极创新,跟进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刘墁(2015) [1]认为,近年来不断兴起的网上银行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影响了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宝抢占了银行一半以上的盈利,在2014年春节兴起的微信红包更是推动更多的人绑定银行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推动了商业促使银行进行相应改革。
宫晓林(2013) [2]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有金融脱媒、融资、渠道、战略以及定价等方面,并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阐述了结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不会动摇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和经营模式,但是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必须吸收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点,重新定位才能更好的发展。
牛华勇、闵德寅(2015) [3]认为互联网支付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的竞争效应来削弱他的市场势力,传统银行应该将业务模式向中间业务转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但是无需过分夸大冲击,因为作用强度有限,商业银行原本的市场十分庞大而而且基础牢固。
罗微 (2013) [4]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构成了一定的冲击,银行应该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提高利率及扩展业务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共同推动我国金融业和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
邱峰(2013)[5]提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方式和经营模式,二者之间应互利共赢,取长补短。商业银行也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融入到互联网金融潮流当中去。
彭碧芸(2014)[6]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支付宝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冲击了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销售和银行活期存款,所以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开展活期余额理财业务,提高产品的服务效益,打造电商平台等。
冯娟娟(2013)[7]认为商业银行应该抓住互联网金融这一平台,大力发展信贷部门,实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专属服务。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数据广泛性、沟通及时性等,为每一位客户制定专属的服务。单一的服务模式终将被淘汰,商业银行要从市场的细分化入手,多样化多层次满足客户的需求。
张天凤(2015)[8]的观点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挤占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市场份额,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群体流失、利润下降。并且认为银行应该加快自身转型优化,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挖掘新客户群体。
蒲亚昕、刘慧侠(2015)[9]认为从规模和数据上看,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和高效率在理念上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是风险控制方面不及传统商业银行,所以双方应该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二)国外研究概况:
Stijn Claessens, Daniela Klingebiel and Thomas Glaessner (2002) [10]认为电子金融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改变着传统金融模式,这些改变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开始使用新兴的电子金融体系。
Philip Strahan and James Mcandrews (2002) [11]认为电子金融在金融服务领域能够促进银行业的合并,并且促进信贷的发展。
Lihui Lin,Xianjun Geng and Andrew Whinston(2001) [12]认为电子金融使得传统金融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它让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界限变的模糊了,使现有的金融服务又以新的形式出现。面对这样的挑战,应该把握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关键,尤其是利用电脑技术研发专有的新产品。
Manuchehr Shahrokhi(2008)[13] 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金融模式而且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并列。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能有效降低传统交易的成本,互联网数据十分全面,并且通过快速搜集性能够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
Linetal(2009) [14]在研究中发现,互联网虽然在信贷方面迅速发展,客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还是具有很大的风险。网贷资金获得的水平参差不齐,高风险就不能视为偶然情况。因此,他认为应该有专门机构进行贷款指导,对贷款进行风险控制才能降低网贷的信用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