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以ofo共享单车为例(附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遍地开花。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的巨大差异与优势吸引着许多人投身共享经济的建设中来,共享单车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一种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OFO共享单车为例,研究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并与传统经济商业模式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需要共享资源具有充裕性、相对稀缺性和标准化的特点,通过平台取代传统企业来提高供给匹配率。并将OFO共享单车与其他单车对比,找寻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用户三个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最后,根据问题提出共享行业的发展路径。关键词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驱动要素,共享单车,发展路径
目 录
1 引言 1
2 共享经济的内涵和驱动要素 1
2.1 共享经济的内涵及演变过程 1
2.2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驱动要素 2
3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特点 3
3.1 传统经济商业模式特点 3
3.2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特点 4
4 OFO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分析 5
4.1 定位 5
4.2 融资 6
4.3 现金流结构 6
4.4 关键资源能力 7
4.5 企业价值 7
5 共享单车问题分析 8
5.1 存在的问题 8
5.2 解决方案 8
6 共享经济的发展路径 9
6.1 政府方面10
6.2 企业方面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共享经济自2010年的Uber、Airbnb等共享平台的出现开始就拥有了强劲的动力,并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支付、大数据的成熟催生出了许多具有强大发展力的共享经济企业。这些企业深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而共享单车作为出行类共享经济里的一大极具活力与特色的行业,其商业模式吸引了许多投资商不断进入这一行业,以摩拜、OFO为首,数十种单车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布开来。但在2017年共享单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业洗牌后,许多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倒闭,如今形成了摩拜、OFO的双寡头经济市场。在共享单车企业大量倒闭的浪潮中OFO共享单车却能够屹立不倒,其必定有其他共享单车不具备的特点。本文以OFO共享单车为例,分析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并结合实际,探讨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从这些问题与解决方案中为共享经济找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2 共享经济的内涵和驱动要素
2.1 共享经济的内涵及演变过程
共享经济又称协同消费。“共享经济”最早出现在1978年的一篇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琼斯潘思发表的论文中[2]。文中用协同消费来描述共享经济这种消费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个体通过第三方平台来实现个人与个人的直接商品与服务交换。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3]同时不影响物品所有权人的使用权。其本质是第三方平台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与需求方建立联系,仅给予需求者使用权。有的学者认为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商品的红利。[3]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2]而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使得共享经济的目标导向发生了一些改变。共享经济在兴起之初目标导向为“通过利用闲置资源的共享,并将其与有短期使用需求的用户相匹配,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现在其导向已经开始全面转变为弱化“物权”,强调“使用权”。这就是从过去如Uber这样让司机的汽车闲置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并让司机从中获利。变成了企业与汽车制作企业合作获得大量的过剩汽车资源,然后将这些汽车投放到市场却只出售汽车使用权而并非所有权,而从中获利。而共享单车便在实行这种商业模式,OFO共享单车通过与自行车生产厂商合作掌握有大量的过剩自行车资源,然后投放到市场让用户得到使用权而从中获利。
2.2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驱动要素
商业模式反应的是企业的经营逻辑,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保证其可持续发展。[4]而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如何运作,细分下去就是企业如何盈利,企业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以及企业的战略方向。
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有许多因素驱动而总结起来是如下三个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2.2.1 社会因素
在人口日益密集的社会中共享经济可以减少个体之间的摩擦,人口越密集,共享需求与匹配越容易,从而有利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人口的密集同时带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加深,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交往中的利他性也就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共享行为也因此兴起,共享平台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加深,能更好的互相了解,这些都推动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分享是时代的潮流,通过分享消费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而如今社会文化的改变也转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上个世纪,人们的价值观是以资产来体现社会地位,是身份的象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的人更愿意以思想、精神文明来体现自己。“轻资产”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形成一种习惯,而共享经济正好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有条件获得某种东西要比真的拥有它更重要。
2.2.2 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中国社会存在大量的过度消费,导致了我国存在着40%的社会资源闲置,许多商品在购买后使用的次数并不多甚至从不使用。资源的闲置,就是资金的损失,而那些需要资源的人却又得不到。资源的私有化也会导致资源使用价值被浪费。比如在汽车领域,私家车保有量在逐年上升如201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17亿辆,全国有53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24个城市超200万辆,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苏州、深圳等城市都超过了300万辆。[5]这些城市几乎达到每4人就拥有一部车。如此大的人均占有率导致了许多私人汽车被闲置,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这些都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共享经济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而资源的提供者则可从中获利。这为商业经济市场开辟了新的利润空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266.html

好棒文